福建省漳州高新職業技術學校 鄭曉娟
《教育部2021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要點》)提出:2021年的目標任務是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高質量發展,加快發展“互聯網+教育”,引領教育現代化。《要點》提及,要普及數字校園建設,建設國家中小學網絡云平臺,啟動“互聯網+教師”教育創新行動。通過政府和教育機構合力構建健康的網絡信息平臺,助力建設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使網絡教學常態化、長效化。
網絡教學模式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面對如流行性傳染病或霧霾等不利條件時,和時代背景不謀而合,如今,線上線下教學有機融合漸成趨勢,為中職計算機改革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陶淵明所言“勤學如春苗,不見其增,日有所長;怠惰如磨刀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形象詮釋了“量變引起質變”,微小進步會使學習效果聚沙成塔。師生利用直播課堂,開啟了新的學習形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綜上所述,本文初衷是通過研究基于直播課堂的中職計算機網絡教學,探索和完善新的網絡教學模式,提升師生信息素養和信息能力。
學校開學初組織安排了公共課合格性考試、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和以“云班課”班課號為單位的網絡答疑活動,開啟了“在家上學”“直播課堂”的網絡教學新形式,實現了線上與線下教學的有機融合。
從右表可看出,綜合型直播課堂的形式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教育”的功能,生動直觀地給學生提供了多種多媒體信息,又發揮了“空中課堂”的優勢,更接近于傳統課堂,能實現在家中與教師零距離互動。“騰訊課堂”可切換上課模式,滿足了教師課上的不同需求,且畫質清晰不卡頓,但無法實現布置和收集作業的功能,因此僅用一個平臺無法達到高效的學習質量。基于此,我選擇了“騰訊課堂”直播+“云班課”布置作業完成網上教學。

直播課堂類型分析表
任課教師選好授課平臺,注冊—登錄—建立班課,然后讓學生提前了解所在班級的課程安排及學習方式,并根據實際要求安裝必要的學習軟件,登錄客戶端,如下載“云班課”軟件并加入相應的班課號,或者下載“騰訊課堂”軟件并加入相應的直播課堂,上課前在相應的班課頁面簽到。
該網課實施過程主要分為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課前包括線上直播課堂準備階段,課中包括直播授課階段,課下則是利用社交軟件,如微信、QQ、云班課等作為直播課堂的延續和補充,進行作業布置和評價考核,將學生聯系起來,在交流互動過程中了解學生學習效果,起到查缺補漏的作用。此種“直播+云班課”的教學方式起到了良好的取長補短效果。下圖所示為直播課堂模式圖。

直播課堂模式圖
1.課前準備階段
在開始上課前,任課教師會提前發布授課通知,將課程簡介發送到微信群,并將課堂素材發布到云班課平臺,方便學生提前了解直播課程內容,做好預習工作。
2.課中直播課堂
每天上課前十分鐘,教師會再次到微信群進行提醒,并調試好設備,測試攝像頭和麥克風聲音,準備好各種多媒體素材,等待學生簽到。在課堂上利用課件與攝像頭直播相結合的的模式授課,利用白板、答題等互動的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并隨時導出學生出勤情況。
3.課后作業布置
教師不僅要備好課,還要把學生作業、線上的表現當成線上教學的核心。沒有監管,學生可能會偷懶;沒有批改,學生可能會應付。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后要求學生提交課堂筆記,并完成云班課的測試,檢驗學生的上課效果。
4.課后評價考核
中職生還處于性格養成期,自律和自制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因此,這個階段,學生的學習還需要家長和教師監督。
班級可以設置形式多樣的獎懲制度,讓學生在家可以自我約束、自我激勵。教師可通過物質激勵、情感激勵、榮譽激勵、量化排名等方式,幫助學生明確學習要求和目標。科任教師需要及時統計每節課學生的出勤情況、在線時長、云班課經驗值總分,作為班級量化的參考。對量化優秀的學生可以給予評優評先資格,對量化不合格的學生可以將其納入政教處德育管理系統。
1.課前做好準備
學生根據課程表,在上課前調試好手機或電腦設備,準備好專業課本、筆記本、筆等學習用品。利用“云班課”平臺,參與課前預習,完成電子課件瀏覽和下載,獲取經驗值;提前5分鐘點擊上課鏈接或掃碼進入“騰訊直播課堂”,學生可以利用網頁、QQ、微信等多種終端觀看直播課堂。
2.課中認真聽講
上課期間,要營造一個相對安靜的學習環境,盡量排除干擾。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上積極與自己互動,學生可以通過在討論區發表文字、圖片、獻花、與教師語音連麥發言等方式,積極參與直播課堂。
其中,直播課堂的彈幕式回答、豐富點評可以全部呈現在屏幕上。這種實時記錄,既能讓教師查看學生的參與率,又能增進師生、生生互動。
3.課后作業及復習
線上直播的回放功能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及時將知識、難點記錄下來,重新整理好筆記,從而加深印象,提高學習質量。在“云班課”完成測試,查看答題結果,讓學生能在復習過程中更有針對性,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在“互聯網+教育”時代,師生開啟了“在家上學”的新形式,教師不再像以前一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一間教室實現課堂教學,網絡教學成為全國師生傳遞知識的“第二橋梁”。線上教學模式縮小了城鄉差異,彌補了師資緊缺的不足,城市優質線上教學資源也可以與鄉鎮配套線下教學有機融合,有效緩解了城鎮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
電子屏幕里的第二課堂更加新奇、活潑,其交互性也更強,這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線下課堂中,學生可能會怕說錯,怕與教師眼神對視,而網絡課堂則消滅了這些問題,隔著屏幕的學生膽子也能變大,于是,學生的課堂參與度、課堂積極性也更高,學習自主性也更強。
學生在網絡中的回答和互動,讓我看到了他們內心真實的想法,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點也更加豐滿。直播課堂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讓教師的角色變為可以開玩笑的伙伴。
延期開學,對學生和家長都是極大的考驗,但成長包含的從來就不止于課堂,人生的考驗也不只有考試。豐富的線上課程資源可以讓學生與全國優秀教師零距離接觸,學習與專業相關的各種慕課,如教育部職成司官網“專業教學資源庫管理平臺”提供的國家級資源庫,其提供了PS教程、數碼繪畫、健身公開課、WPS辦公軟件、機器人與智能制造等課程,能幫助學生擴展閱讀、開闊視野、豐富素養,使學生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
“騰訊課堂”課間可隨時導出到課學生名單,查看學生昵稱、聽課總時長及進出直播間的次數,為最終的評價考核提供依據。“云班課”平臺詳細記錄了學生的線上活動、任務、測試,實時記錄的數據精細化了課堂管理,能夠幫助教師找出問題,詳細分析學生的學習行為,做到多元化評價學生。
結合兩種平臺的智能化統計數據,多維度的過程考核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綜合素養,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
直播課堂新奇的授課方式能給學生帶來新鮮感,但新鮮勁過后,學生可能會松懈、消極參與、難以集中注意力,這都是一些自然的反應。
因此,網課期間,家長需要堅持給學生鼓勵和陪伴,多花點時間和學生交流,調整學生的學習心態。同時,家長可以利用這個契機和學生一起學習,一起溝通,如騰訊企鵝提供了免費的“家庭教育”課程,開設了針對父母的“智慧父母公開課”,從親子閱讀、親子交流、職業規劃、情緒管理等角度,幫助家長和學生共同成長。
網絡學習帶來了新的改變和進步,紙面上的知識已經無法滿足學生終身學習的需要,教師必須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除了傳授理論知識,更要教會學生獲取知識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使學生終身受益。面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網絡信息資源,師生都應主動地收集信息,不斷擴展對知識掌握的深度和廣度,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和認知度。
學校應積極開展創新式、協同式、研討式等豐富的教學形式,利用網絡平臺開展線上學科教研、網絡公開課,建立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新型教學模式,加強“三個課堂”的建設與應用,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學情分析、教學設計、學法指導和學業評價等微能力的測評和考核,采用收集和提交教學實踐證據的方式,推動教師基于信息化開展自主學習、實踐應用和自我反思的進程。
《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加速了線下課堂與線上網絡教育的融合,轉變了傳統人才培養觀念,推動了教育理念更新,促進學校從智慧校園轉向“智能+”校園,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對教育教學的革命性影響,提升了人才培養質量,培養了適合時代發展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加速推進了我國教育現代化進程。在這個過程中,廣大教師要迎難而上、與時俱進,積極構建并完善線上教育模式,提升自我信息化素養,積極探索和創新教學實踐,助力線上線下教育教學的新融合,開啟數字化教育常態化與未來大講堂的新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