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莉莉,姜 健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畜牧水產技術服務中心,江蘇 揚州 225200)
1.1 豬瘟 該病是由豬瘟病毒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不同品種和年齡的豬均可感染,其有較高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健康豬攝入受污染的飼料或飲水后會感染,病毒也可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引起感染。通常該病潛伏期在一周左右。
臨床上豬瘟可分成最急性、急性、溫和性和慢性四個類型。生產中常見的是急性型,病豬發病后精神不振、采食量減少、體溫升高、怕冷打顫、不愿站立,出現嘔吐和便秘現象,隨著病情加重,病豬排稀軟便,最后昏迷衰竭而亡。
1.2 寄生蟲病 牛羊易感染寄生蟲病。寄生蟲病分體內寄生蟲病和體外寄生蟲病兩類。寄生蟲會奪取寄主機體營養,其長期寄生會引起牛羊生長緩慢、營養缺乏、貧血、體質下降等癥狀。

寄生蟲具有較強的抵抗力且在適宜條件下能迅速繁殖,故常用的消毒藥物難以將其殺滅。寄生蟲對有的驅蟲藥物有耐藥性,且牛羊體內常同時寄生好幾種寄生蟲,故寄生蟲病的治療有一定難度。
1.3 瘤胃積食 瘤胃積食牛發病較普遍。突然更換飼料或一次性飼喂過多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飼草或牛過度勞役、飼喂搭配不當等,均會致使大量食物滯留在瘤胃內而引起發病。
病牛食欲下降、站立不安、回望腹部,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救治措施,可導致牛死亡。
1.4 綿羊痘病 春季和冬季綿羊發生痘病的幾率較大,該病是由痘病毒引起的傳染病。
綿羊感染痘病后通常表現為食欲下降、呼吸加快,少毛的皮膚可見突出丘疹,然后形成結節和水皰,最后水皰破潰形成痂皮,如無繼發感染,痂皮脫落后羊可以痊愈。
病羊通過分泌物或皮膚痂皮向環境中排出大量病毒,病毒通過呼吸道,破損黏膜或皮膚引起感染,健康羊也可通過與病羊直接接觸而感染。
該病主要對綿羊產生嚴重危害,不會傳播給其他家畜。
1.5 牛炭疽病 牛常會受到牛炭疽病的困擾,本病是由炭疽桿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臨床上分最急性型、急性型和亞急性型,典型的臨床病變是敗血型炭疽。
病牛主要表現為體溫升高、呼吸困難、瘤胃臌脹、腹部疼痛、身體發抖、黏膜有點狀出血,昏迷1~2d后窒息死亡。整個病程大約維持1~5d。
病死牛尸體不會僵硬,口腔和肛門流出煤焦油樣血液,這是由于機體缺氧造成的,其脾臟發黑,腹部腐敗、膨大。
2.1 做好清潔消毒工作 使用新潔爾滅或0.1%的高錳酸鉀溶液等對料槽和水槽進行全面清洗和消毒,其他用具或設備清掃干凈,使用紫外線消毒或進行熏蒸消毒。
每天及時清理圈舍內的廢棄物,包括糞便、尿液、墊草等,并運至指定地點發酵處理。每周對圈舍及家畜活動場所等進行2~3次全面消毒,可使用2%~3%的火堿溶液或石灰水對地面或墻壁進行消毒,用碘制劑對圈舍進行噴霧消毒。如果家畜在發病期間,應增加消毒次數,每天消毒1~2次。
2.2 切斷疾病傳播 家畜養殖場應遠離森林或莊稼,避免野鳥或老鼠等動物侵入,可在圈舍窗戶上安裝鐵絲網,避免老鼠或野鳥進入圈舍。合理保管飼料,避免引入老鼠或野鳥。
清理場區的雜草、污水和垃圾等。一些寄生蟲病可通過蚊蠅或貓、犬進行傳播,可以使用驅蚊蠅的藥物殺滅蚊蠅,并禁養貓、犬等動物,切斷疾病傳播。
2.3 加強免疫接種 根據家畜發病規律或疾病流行特點制定免疫程序,選擇毒株對型的疫苗給家畜接種,接種操作規范化。
春秋季是家畜常見疾病的高發季節,需要及時給家畜接種相應的疫苗,并進行抗體檢測,保護力低下的家畜需要立即進行緊急接種。
2.4 改善飼喂管理 根據家畜品種或體重制定飼喂程序,保證精飼料和粗飼料搭配合理,切忌突然更換飼料或一次性飼喂過多的青綠飼草,家畜合理使役。
每天定時定量給家畜飼喂營養全價的飼料,滿足機體對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的需求。供給幼畜蛋白質和能量充足的飼料,提高幼畜的免疫力。
2.5 科學用藥 合理使用藥物,減少用藥成本,避免病菌產生耐藥性。根據家畜病情采用不同的治療方案,如家畜瘤胃積食較嚴重,用藥效果不明顯的,可以選擇手術治療。
幼畜體質較差,當其感染疾病后,需立即查明發病原因,并及時改善飼料營養和養殖環境,減少各種應激,以提高幼畜體質,增強抵抗力。幼齡家畜發病后,不能按成年家畜的用藥方法進行治療,需要科學選擇用藥劑量和療程,以免對幼齡家畜造成毒害。
家畜感染疾病后,需要根據發病階段和家畜生長階段用藥,以免病情加重或反復發作。
對常見的寄生蟲病,首先做好預防工作,定期清理圈舍糞便并發酵處理,同時保持牛羊體表清潔,定期擦拭或消毒體表,消除體表寄生蟲及蟲卵。春季和秋季可使用驅蟲藥物給家畜驅蟲。如果家畜感染了寄生蟲病,應根據臨床癥狀,結合糞便或血液檢查,合理使用驅蟲藥物治療。
2.6 病死家畜處理 家畜發病死亡后,應根據獸醫防疫要求對尸體進行處理。
污染的圈舍或環境使用熱火堿溶液進行徹底消毒,料槽、水槽和用具使用百毒殺溶液消毒,污染的墊料或廢棄物焚燒或發酵處理。家畜尸體應進行銷毀或高溫處理、深埋處理等,嚴禁加工出售,忌讓野獸吞食。
劃定為疫區的地方,嚴禁進行家畜交易,防止車輛和人員隨意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