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彥杰,王豪東,公 強
(1.莒南縣大店鎮農技站,山東莒南 276600;2.臨沂市檢驗檢測中心,山東臨沂 276000)
光對植物生長、形態形成、光合作用、植物新陳代謝及干物質生成等具有重要作用,冬季大棚生產中各種作物育苗及栽培過程中經常遇到光照不足的現象,嚴重影響作物的生長,易發生病害。補光燈大棚內應用較少,近年來隨著農業生產的發展溫室大棚大面積推廣,進行室內合理補光及降低補光成本的研究已越來越重要。人工補光成本高,且國內設施農業發展起步晚,設備簡單,光照主要采用白熾燈、熒光燈、鈉燈等,由于耗電量大、補光效率低,還會產生很多熱輻射,因此除了在一些高附加值的花卉種植和人工氣候室試驗中有所應用外,并沒在農田生產上的廣泛應用。
設同樣的地塊、同樣管理法,如:澆水、施基肥、追肥及面積,同一天育苗,移栽,移植相同的株樹和品種。記錄觀察植物生長情況。一棚用陽光補光燈,對照不用陽光補光燈。內容:①尖椒育苗。尖椒移栽后采收果實記錄。②黃瓜田間管理記錄及收5次果實記錄。③草莓采收產量記錄對比。
地點:莒南縣道口鎮山東莊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育苗基地。時間:2021年1月10號。用陽光補光燈400 m2,未用陽光補光燈400 m2。
地址:山東省莒南縣延邊鎮齊莊子村。面積:0.08 hm2,用陽光補光燈6分地,未用燈(對照)6分地。設二個棚,基肥相同,用三元素復合肥(15.15.15)20 kg、莊氏墨黃金有機肥300 kg,還苗后用螯合鈣2 kg沖施。移栽時間2月15日,密度70cm×40cm,移栽當晚安裝補光燈,每晚5:30~9:30開燈。
4月26日調查試驗對照,差別明顯。用補光燈長勢旺、尖椒皮發亮、果多、商品性好,未用燈的果少,椒皮發暗。同天開始第1次采收,用補光燈的226 kg,未用燈的131 kg。5月2號第2次采收,用補光燈的188 kg,未用燈的142 kg。以后未單獨采收,但是每次采收增產顯著。二次采收增產89 kg,折合產增產148.5 kg/667m2,增產率32.8%,增產顯著。
2.3.1 試驗地點:莒南縣道口鎮,山東莊氏農業科技有限公司。2月10日,大田黃瓜移栽,且當日安裝補光燈。定植前,用墨黃金有機肥1 000 kg、復合肥20 kg含量15-15-15三元素。
2.3.2 2月17日苗期測量。用補光燈平均苗高25 cm,未用燈平均苗高18 cm。用補光燈平均莖稈直徑1 cm,未用燈平均莖稈直徑0.6 cm。用補光燈平均葉片長度8 cm,未用燈平均葉片長度5 cm。用補光燈平均葉片寬度5 cm,未用燈平均葉片寬4 cm。
2.3.3 2月28號花果期測定。用補光燈單株平均開雌性花數10朵,未用燈8朵。用補光燈單株平均掛果數10果,未用燈6果。用補光燈單株花花果總數10個,未用燈也10個。用補光燈其中果數占開雌花數的比例100%,未用燈比例75%。用補光燈花果長勢描述:坐果快無落果。未用燈長勢描述:坐果慢有落果。2月18日~28日,噴葉面肥1次,沖施肥1次,葉面噴霜霉威,靶斑靈農藥各1次。
2.3.4 黃瓜采摘的5次記錄(表1)。用補光燈增產3 589 kg/667m2,增產率31.9%。試驗總結:使用陽光補光燈后黃瓜增產、抗病、長勢旺。比對照坐果率高,未發生灰霉病,未用補光燈的發生灰霉病,用灰霉克星打藥2次。

表1 尖椒800 m2育苗試驗數據
試驗面積1 240 m2,用陽光補光燈620 m2,未用補光燈620 m2。試驗時間:2021年11月5日。安裝陽光補光燈到2022年2月17日(第一茬果采收結束)。試驗地點:莒南縣大店鎮莊家莊。試驗方法及材料:試驗用陽光補光燈1盞,每晚6:00~10:00開燈,陰天加大補光時間,用電3度/月。施三元素復合肥40 kg、莊氏墨黃金有機肥500 kg。試驗采收時間:安裝陽光補光燈的12月17日采收,未用補光燈的12月27日采收。裝陽光補光燈的共采收2 475 kg,未裝陽光補光燈共采收1 723 kg。安裝陽光補光燈的地塊未發生灰霉病,未裝補光燈的發生灰霉病,打藥3次,腐爛了31 kg。

表2 2021年道口鎮蔬菜大棚黃瓜采摘記錄(kg)
裝陽光補光燈的草莓果糖度13.5度,未用補光燈糖度12度,增加糖度1.5度,增加產量752 kg,折合增產808.5 kg/667m2。提前上市10天,按平均價格計算808.5 kg×24元=19 404元,產值增加19 404元/667m2。
綜上所述,陽光激光植物生長燈為實現作物的優質高產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在農作物的大棚生產中將有廣泛的運用價值,并有很廣闊的市場前景。陽光補光燈是采用激光合成植物光合作用光譜技術、促進植物光作用的植物生長補光燈,具有亮度高、指向性好、射程遠易控制、耗電成本低等優點,可在育苗化工廠和各種冬暖式大棚內應用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