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劍秀
懸浮在天空的云,不斷變換顏色和形狀,給人留下許多遐想空間,令人景仰。我卻一直認為云應該屬于大地,云是大地上龐大的水循環結果。大地上的水吸熱變成水蒸氣,上升到天空高層,再下降到底層,在低溫區漂移浮動,這便是云。
追根溯源,大地是云的家園,云是大地派往天空的信使。于是,我們把頭頂的云叫作故鄉的云。
云被大地送往天空,就像母親把兒女送到外面去履職,叮嚀與囑咐里包含著殷切的希冀,期望恪守不渝,有所作為,福蔭一方。
云在天空無論怎么變幻,它終歸不是妝飾天空的顏料,也不是用來供人觀賞的風景,它有自己的職責和使命,大地在看著它呢。
云是大地孕育供養成才的。含辛茹苦撫育,不可辜負的感恩情結,牽系太多,承載著厚望。感受天氣變化,觀測天文氣象,搜尋準確信息,及時反饋于大地和萬物生靈,這便是云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離開溫暖的大地,漂浮在廣袤的天空,置身變幻莫測的天文環境,時而云蒸霞蔚,時而云譎波詭,要想捕捉到詳盡的信息也不是那么容易。即便獲取了天象的機密,快捷迅疾地傳遞也是難題。錯過,便是一次遺憾,或是一份失職和內疚。回報,是云的終極宿命。
云在大地襁褓孕育的時候,汲取大地精華,萬物靈氣,自有足夠的智慧。云不斷地變化自己的顏色和形態,巧妙地告知大地天氣的變化。長此以往,云和大地有了奇妙的默契,人們通過看云識天氣,便能一次次預防和化解來自蒼天的災害。
千百年來,生存于大地上的人們,通過接收、觀測、感知云的訊息,依據云的形狀、方向、移速、厚薄、顏色等變化暗示,積累成約定俗成的經驗,調節安排自己的生產生活。
云的形態千姿百態,生動有趣,每個迥異的形態都是一種喻示和提醒。
形態聳立,狀如炮臺,便有了“炮臺云,雨淋淋”的諺語。炮臺云指堡狀高積云或堡狀層積云,多出現在低壓槽前,表示空氣不穩,一般在幾小時左右有雷雨降臨。
妙趣橫生的動物形狀,那是“豬羊過河,大雨滂沱”的前兆。指雨層云下的碎雨云,表明雨層云中水汽充足,大雨即將來臨。
狀似棉朵的白云奔突,即是“棉花云,雨快臨”的節奏。棉花云指絮狀高積云,出現這種云表明中層大氣層很不穩定,如果空氣中水汽充足并有上升運動,就會形成積雨云,將有雷雨普降。
天空暗淡,出現灰蒙蒙的顏色,便是“天上灰布懸,雨絲定連綿”的明示。灰布云指雨層云,大多由高層云降低加厚蛻變而成,范圍很大,云中水汽充足,常產生連續性降水。
云在天空中的移動速度、方向,也是一種明確暗示。“云往東,車馬通;云往南,水漲潭;云往西,披蓑衣;云往北,好曬麥”。人們依據云的指引和豐富的實踐經驗來預測陰晴。
有時靠簡單的形狀和造型,難以傳達準確信息,云就把自己演繹成一個畫面,預告即將變化的天氣。比如“烏云接落日,不落今日落明日”,指太陽落山時,西方地平線下升起一朵城墻似的烏云接住太陽,說明烏云東移,西邊陰雨天氣系統正在移來,將要下雨;“太陽現一現,三天不見面”,指春、夏時節,雨天的中午,云層裂開,太陽露一露臉,但云層又很快聚合變厚,這表明本地正處在準靜止鋒影響下,氣流升降強烈、多變。人們就會根據云的暗示,歸納出“太陽笑,淋破廟”、“亮一亮,下一丈”等實用的民謠,提前做好防范準備。
遇到突如其來的極端天氣,云措手不及,就會強烈扭動身軀,做出稀奇古怪的樣子,引起大地的警覺。人們看到云里黑夾紅,天象昏黃,這就是“天黃悶熱烏云翻,天河水吼防冰蛋”的預警,明白空氣對流強盛,就要下冰雹了。
云在天空中盡職盡責,給生養它的大地和萬物蒼生帶來了極大的福祉,人們記著它的好,感念它的忠誠和奉獻,大地上就有了義薄云天的激情和云開霧散的美好。在云卷云舒的日子,云是安靜悠閑的,盡情展示藍天白云的純凈美景,與大地上的人們共享天上人間的舒展和安康。有興致的時候,云也是極富情趣的,它利用日月光線的原理,編織出一道道絢麗的光環或彩虹,呈現給天空和大地,人們才有了七彩斑斕的生活。
云在天空的生活單調乏味,就像遠離母親懷抱的游子。游子還有歸家的一天,云卻沒有,命運注定它有家不能歸,終生游弋天空,直到魂斷形散。唯一期盼的就是大地把新生代的云送上天空,與其團聚。那是個幸福的時刻,得知大地對它敬業的盛贊和褒獎,它與年輕的云相擁,喜極而泣,卻不敢哭出來,哭出來就要下雨。只有在大地需要雨的時候,它才敢悲凄哭泣,淚水變成雨水,降下甘霖,滋潤萬物。
宇際茫茫,浩瀚無邊,在那長河落日的空間里,重復著枯燥的時光,七情六欲無處釋放,有苦無人訴說,有喜與誰分享?長期的壓抑和忍耐,云的性格變得孤獨落寞,甚至渴望得到爆發的瞬間,排解淤積已久的郁悶。
云和風相遇了,這是個偶然。
好似在特殊的場所遇到了童年的發小,云見到同是來自大地的風,一下子欣喜若狂,終于有了協作的伙伴兒,它與風結盟,便有了團隊的力量。云甘愿服從風的引領和使喚,因為風比云有分量,威風八面啊。
蒼天說,云是跟著風學壞的。風本不該離開大地的,偶爾竄到空中,必有不良心機。風來到天空以后,好事不多,壞事不少,帶著云到處游蕩,借助云的資源,翻云覆雨,危害人間。起初,云被風的表象所迷惑,亂了心智,懵懂地跟在風后,只要風起,它就在后面云涌。風和云糾合一起,就成了風云際會,原本就不是什么好的組合。漂移到哪里,哪里就會誕生一段驚險傳奇。
道不同不相為謀。云忽然發現,自己漸漸成為風的附庸,走上了天地不容的邪路。
云在盲從中迷失自我,丟棄自己的本職,成了風作惡的同伙和工具,這不是它的初心和品行,云開始醒悟了。云毅然決然地疏遠和背離風,不再與其同行,風卻不依不饒,常用風掃殘云的強勢手段來脅迫、恐嚇。云不懼強權,以凌云之志的姿態和口吻,不屑地斥責和嘲諷風的罪惡行徑。幾番較量下來,云最終順利掙脫,安然回歸到自己的軌道。
與風的短暫交往,留下一道道罪孽的疤痕,成為云的歷史污點和痛苦記憶。在不堪回首的往事中,沉痛反思,也算是一次經歷和淬煉。迷惑中誤入歧途,是一次修行,學會了自重和清醒,心生欲望的狂躁,所要追逐的名利,皆為過眼煙云。
一個雨過天晴的午后,云在天空中寫下幾個遒勁大字:寧碎寰宇,不做浮云。大地上的萬物生靈隱約看得見,一如既往地仰望、銘記。
風是由空氣流動產生的一種自然現象。風的出世,是一段荒誕的傳奇。
太陽的輻射,引來光照的追隨。兩者生歡,在豐茂的大地上毫無顧忌地相擁親昵,激情四射地癲狂,不知疲倦地翻上覆下,摩擦產生的溫度,使身下地表的空氣膨脹變輕而往上升。升高了遭遇冷卻,再降下來。粗野的動作,不斷地重復,后來就生下了風。
風出生后,太陽不管了,輻射和光照也不來認領,大地慈悲,敞開懷抱,收留了氣息微弱的風,當親生嬌兒寵著養著。
大地成了風的母親,風也有了自己的家。
風在大地的曠野上、村莊里自由地成長。風的身世不太體面,生就性格靦腆和自卑,常常獨自到山崗或河谷里轉悠,到樹林或莊稼地里閑逛,無聊時就在高高聳立的樹梢上打盹兒。有時也陪村里人耕讀,或到農戶家串門,天生帶著謹慎和怯懦,唯恐言行不當,不招人待見。
相處日久,萬物無歧視,蒼生有善意,風感受到了人間的美好。
風懂得感恩,總想在恰當的時候為人間做點善事,以恩報德。眾人喜歡風,是因為它活潑勤快,靈動俏皮。
春天還在沉睡,風就去搖擺楊柳,晃醒春天。和風惠暢,春意濃了,春耕備播的畫面鋪展開來,風跟在農人和老牛的身后撒歡兒。村姑到河邊洗衣,風也跟著湊熱鬧。洗好的衣服搭在樹枝上晾曬,風學壞挑逗,搖頭晃腦,便吹散一地。村姑轉身瞅過去,氣惱地罵,風哧溜跑了。
夏收時節,繁忙的打麥場上,急需風的助陣,貪玩的風不知哪兒去了,急得莊稼人滿頭浸汗,扯著嗓門吆喝。風聽到呼喚,急乎乎地來了,麻利進入自己的角色。木锨高揚,風吹麥芒,隨著竹掃帚的左擺右晃,金黃的麥粒燦亮如丘。遠處的霞光鋪灑過來,笑意在夕陽里悅動。
溽熱的夏夜,苦熬難眠。風勤快,前前后后地閑不下來,老人孩子都要照應,一會兒為嬰兒驅趕蚊蠅,一會兒為病人擦汗送爽。實在忙不過來,風就跑到河堤上,運氣深呼吸,把河水的陰涼吸入腹腔,一口氣噴射出來,一陣涼風飄來,吹停了老人手中的芭蕉扇子,村子安然入睡。
時令進入八月,金秋如約而至。風漫過山崗,覆蓋田野,抹下大片大片的金黃,大地上收獲的喜悅隨處蕩漾,空氣里彌漫著谷米的清香。農人在打谷場上,或在打掃的道路旁晾曬玉米,風就頑皮地搗亂,呼呼啦啦撒上一層樹葉,嬉鬧著轉身溜了。
風也有孤獨憂傷的時候,萬物不能理解,生靈不予安撫,越發覺得委屈。盡管它做了不少好事,仍難以換來尊重,大都用世俗的眼光看它,拿它戲弄開涮,隨意往它身上潑臟水,似乎橫豎都是它的錯。
細數也是。人們做了不搭邊、不靠譜的事,便說是風馬牛不相及,愣是把風和馬牛放在一起,風在人們的認知里,原來是和牲口一樣的地位;風高月黑夜,盜賊出沒時,似乎盜賊行竊是風創造了機會。偷竊是盜賊的職業,啥時間他們都可以下手,硬把風拉扯上,這是對風的褻瀆;人到晚年,體弱衰竭,本屬自然現象,卻說是風燭殘年,好似是風把人摧殘成這樣子的,這還有理可說嗎?
真正有學問的人,會把優美的詞語用到風的身上。比如,高風亮節、雷厲風行、風韻猶存、風姿綽約等等。
受到各種刺激,風的性情越來越古怪,追憶爹娘的無情遺棄,回想人世間的熱嘲冷諷,常常獨自徘徊在空曠的山野,或冷清地躲在一隅哭泣,那嘶啞悲凄的聲響,彌散到千家萬戶,冷淡了蕭瑟落寞的日子。
壓抑久了,風的心性開始蛻變扭曲,身體里蘊含著強烈的釋放欲望,以引起人們對它的重視和尊敬。
機遇是在夏天,雷電和暴雨,突如其來,張牙舞爪地肆虐大地,大自然的秩序紊亂,萬物生靈遭遇屠戮,一片絕望的聲浪鋪天蓋地。叛逆的風,不知是昏了頭,還是故意為之,神經質地大發淫威,一時狂風大作,加入了蹂躪大地的行列。天地之間徹底亂了章法,驚悚的炸雷一個接一個,大風強力加持,推波助瀾,洪水洶涌而來,淹沒莊稼,摧毀家園,生靈涂炭……
人們期盼風調雨順的祈禱聲里,有了對風痛切的謾罵和詛咒,痛斥風的忘恩負義,數典忘祖。
風停在山崗上,望著一片沼澤和滿目狼藉,忽然恐懼起來,渾身顫動發抖,它知道闖下大禍了。這是個喪盡天良的彌天大錯,天地都不會輕易饒恕。
風無臉面對大地,羞于見到善待它的父老鄉親,茫然不知所措。
山在罵水在罵,牛馬驢在罵,豬狗羊在罵,雞鴨鵝在罵。凌厲的言語攻擊和心靈的折磨懲罰,風的身心近乎崩潰。更可怕的是大自然發出的憤怒聲響,猶如雷霆萬鈞之音,頃刻間要震碎風的身骨與靈魂。懲戒的利劍懸在頭頂,身歸何處,魂斷何方,惶恐的風再次做出錯誤的選擇,一跺腳竄到天上去了。
風掙脫了束縛和制約,到天上撒野,一意孤行地往歧途上走。它遇到了云,攜手連續作惡,破罐子破摔。云醒悟以后,與其鬧得不歡而散,風才明白天上根本沒有它的位置,更沒有它的生存空間,不得不灰頭土臉地又沉落到人世凡間。
風匍匐在大地上,頓足捶胸,痛哭流涕。
仁慈的大地再次把風收容,以期它悔過自新。
風在痛徹心扉的巨變中收斂了它的野性,開始虔誠地懺悔。風知道,它離不開寬闊的大地,這里才是它生息的家園,它需要用一生的造化去彌補過錯,感恩未來。
一切風平浪靜之后,風開始恢復原來的模樣,融進大自然的規章中,多一次善舉,就多一次救贖,多一次施舍就多一次修行。天地相通,主宰萬物,自有不可違背的定律,能與萬物生靈融洽相處,是風的榮幸和福分。
知天意,曉民意,萬物皆榮,萬事順風,便是朗月清風。
盤古開天地,五千年倏忽間,風經往迷惘行途,在滄桑古道上行走,觸摸秦磚漢瓦的風骨,飽經風餐露宿的苦難,在唐詩宋詞的光影里穿越,走過四季輪回的時空,抖落一地歷史風塵,親吻生養它的大地,福報和善行,最終成為它踔厲追尋的方向和坐標。
無論四季如何變幻,風都以它的方式生存。一縷清風拂過,大地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