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永平:蚌埠醫學院一附院婦產科主任醫師,2017年度安徽省三八紅旗手、2019年度安徽省三八紅旗手標兵
她說:在那個離死亡那么近的地方,我幾乎每天都在見證新生命帶來的希望,很幸福,不是嗎?
2015 年2 月,我作為唯一一名女隊員,加入安徽省第三批援南蘇丹醫療隊,來到南蘇丹首都朱巴教學醫院工作。南蘇丹位于非洲東北部,常年氣溫在40℃左右,旱季氣溫更是高達50℃。那里物資匱乏,經常缺水斷電,蚊蟲肆虐。
飽受戰亂摧殘的南蘇丹無醫藥工業,醫院使用的藥品和器械幾乎全靠國際捐贈。病房設施也極其簡單,炎熱的天氣里,手術室連風扇也沒有,更不要說空調了,做手術時我們常常渾身濕透。但這里的婦產科病人很多,每天都有許多婦女在屋外簡易的棚下候診。當地醫生很少,為了盡快開展救治工作,我們克服語言上的困難與科室主任Kuma 溝通,取得當地醫生的信任。記得剛到醫院,我們就遇到了一名患有巨大卵巢腫瘤的婦女,肚子大得像懷孕足月的孕婦,當地醫生束手無策,向我們求助。通過努力,我們順利切除了這例重達9 公斤的卵巢腫瘤,術后病人恢復正常,健康出院。
當地報紙在頭版報道了此事,我們也贏得了當地醫護人員和病人的高度信任,很多病人點名要中國醫師給她們做手術。
有一名孕婦,生產時胎位異常,只能臀位分娩,當地醫生接產方法不對,導致胎兒胎頭分娩不出來。我仔細檢查,發現胎兒四肢已娩出,但胎頭被卡住,胎兒全身發紫,生命奄奄一息。緊急時刻,我立即接手,用正確手法順利娩出胎兒,母子平安。像這樣的例子每天都在發生,我們為一個出生7 天的女嬰成功切除骶尾部巨大畸胎瘤,挽救了其生命;為一名未婚女性剔除多達27 個子宮肌瘤,保住了病人的子宮;我們還完成大型義診兩次,在超過40℃的高溫下診治2000 多名病人……我們盡心竭力幫助當地醫院緩解缺醫少藥的困境,幫助在貧困戰亂中掙扎的百姓。
當地每月大概有500 多名產婦待產,但分娩過程沒有消毒,沒有產程監護和產后觀察,因難產、產后出血等問題導致產婦、新生兒死亡的概率較高。針對這個問題,我們對當地醫護人員開展培訓,指導當地醫生學習規范的診治技術和手術操作方法,有效地降低了孕產婦和新生兒的死亡率。
援外期間,醫療隊還有一項重要任務:守護和保障中國駐南蘇丹大使館工作人員和在南蘇丹工作的中資機構華人華僑的身體健康。由于援外工作表現優秀,我受到南蘇丹政府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駐南蘇丹大使館的表彰和嘉獎。我們以實際行動踐行了“不畏艱苦,甘于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