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幸 蘇麗 湯文銀
(高郵市人民醫院,江蘇 揚州 225600)
小兒支氣管肺炎為臨床常見的肺炎之一,屬于感染性疾病,一般因病毒和細菌等多種微生物感染而發病[1],臨床癥狀以精神狀態欠佳、咳痰、寒戰、胸痛、呼吸困難、高熱和氣促等為主。輕度的小兒支氣管肺炎通過口服藥物治愈,但重度小兒支氣管肺炎會導致患者缺氧[2-3],若不及時治療會對其呼吸系統功能產生不利影響[4]。臨床治療慢性支氣管肺炎的常用藥物就是抗生素和止咳平喘類藥物。但根據臨床數據調查發現[5],此治療方案起效速度較慢且療效有限,很難在短時間內獲得理想效果。而霧化吸入對咽部刺激較小,藥物直達肺部,治療方式安全且無創傷,因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中,特別是α-1 b干擾素與布地奈德等。α-1 b干擾素是一種抗病毒藥物,可通過抑制病毒繁殖、釋放與增長,達到抗病毒的目的。布地奈德為糖皮質技術類藥物,能夠與糖皮質受體有效結合,抗炎效果突出[6-7]。由此可見,深入研究并分析支氣管肺炎患兒采用干擾素霧化吸入的價值十分有必要。為研究干擾素霧化吸入輔助治療小兒支氣管肺炎的臨床治療效果,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82例支氣管肺炎患兒為研究對象,進行深入探討,分析報道如下。
課題選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于本院接受治療的支氣管肺炎患兒82例進行統計學比對,按照入院序號劃分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41 例。對照組41例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齡3個月~6歲,平均年齡(2.24±0.27)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3.35±1.26)d;實驗組41例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齡4個月~7 歲,平均年齡(2.26±0.24)歲,病程1.5~8 d,平均病程(3.22±1.52)d。兩組患兒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相比,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視為組間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所有患兒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氣喘、發熱、咳嗽等小兒支氣管肺炎典型臨床癥狀;患者均符合《實用兒科學》中關于小兒支氣管炎相關診斷標準,確診為小兒支氣管炎;患兒年齡為8歲以下;患兒家屬均了解并自愿參與本次研究。
排除標準:合并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癥;合并嚴重心血管疾病患兒,如支氣管發育不良、先天性心臟病等;中樞神經功能障礙者;其他資料不齊全或不配合者。
對照組應用常規治療+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常規治療主要包括化痰止咳、退熱、吸氧、抗感染和平喘等方式。同時,聯用布地奈德(國藥準字H20030987,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霧化吸入治療,月齡小于6個月的患兒每次用量0.5 mL,月齡大于6個月的患兒每次用量1 mL[8]。
實驗組應用常規治療+布地奈德、α-1 b干擾素霧化吸入,常規治療與布地奈德用法用量同對照組,同時輔之α-1 b干擾素(國藥準字S20033034,深圳科興藥業有限公司)霧化吸入治療,月齡小于6個月的患兒每次用量5×105IU,月齡大于6個月的患兒每次用量10×105IU。
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治療前后各項炎癥指標變化和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治療效果評判標準:顯效為患兒恢復正常體溫,肺部啰音、咳喘等臨床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有效為患兒體溫顯著改善,肺部啰音、咳喘等臨床癥狀體征有所緩解;無效為以上兩項均未達到,甚至加重。治療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臨床癥狀緩解時間主要有咳嗽緩解時間、氣促緩解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和退熱時間。各項炎癥指標包括C-反應蛋白(CRP)、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乳酸脫氫酶(LDH)、紅細胞沉降率(ESR)[9]。
不良反應指藥物常見副作用,如胃腸道反應、皮疹、刺激、發熱等。
數據處理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為[n(%)],計量資料為(±s);計數資料為χ2檢驗,計量資料為t檢驗。統計學意義判定標準:P<0.05。
實驗組的治療總有效率(97.56%)顯著高于對照組(80.49%),組間總有效率比照,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總有效率對比[n(%)]
實驗組咳嗽緩解時間、氣促緩解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退熱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對比,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分析對比(±s,d)
表2 兩組患兒癥狀緩解時間分析對比(±s,d)
組別 例數 咳嗽緩解時間氣促緩解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 退熱時間實驗組 41 6.02±2.13 2.16±1.48 6.04±1.55 3.05±0.46對照組 41 8.87±2.68 4.63±2.57 7.94±2.65 4.53±0.78 t值 5.3307 5.3329 3.9628 10.4652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治 療 前,實 驗 組CRP、TNF-α、LDH、ESR 各項指標水平和對照組相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經治療,實驗組的CRP、TNF-α、LDH、ESR指標水平較對照組相比,均顯著降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指標對比(±s)
表3 兩組患兒治療前后炎癥指標對比(±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CRP(mg/L)治療后CRP(mg/L)治療前TNF-α(ng/L)治療后TNF-α(ng/L)治療前LDH(U/L)治療后LDH(U/L)治療前ESR(mm/h)治療后ESR(mm/h)實驗組 41 38.27±28.71 12.27±4.15 106.77±46.91 45.56±19.18 324.68±70.42 150.04±20.77 39.34±25.58 19.87±11.09對照組 41 38.24±28.69 18.36±9.11 106.73±46.87 54.28±20.09 324.65±70.45 188.58±35.58 39.32±25.53 25.86±13.11 t值 0.0047 3.8953 0.0039 2.0102 0.0019 5.9899 0.0035 2.2336 P值 0.9962 0.0002 0.9969 0.0478 0.9985 0.0000 0.9972 0.0283
經觀察發現,實驗組和對照組在霧化治療過程中和治療后均未產生任何皮疹、嘔吐、腸胃刺激不適等藥物引發的副作用,治療效果安全可靠。
小兒支氣管性肺炎是病毒和細菌等多種微生物感染引起的兒科常見呼吸道疾病,以呼吸困難、寒戰高熱、咳痰、氣促等為主要表現。該病起病急、病情發展速度快、容易造成危重疾病,損害患兒肺部功能,導致心力或呼吸衰竭、中毒性腦病等并發癥發生,輕則影響患兒日常生活質量,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臨床治療一定要引起重視[10-11]。
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發病因素以肺炎支原體、病毒、細菌等單一病原或混合病原引發,以5歲以下兒童為主要發病群體,年齡越低越容易發展為重癥。這是由于年齡較低的小兒機體免疫功能尚未完全建立,抵抗力較差,容易受細菌、病毒等病原侵襲,小兒支氣管黏膜較柔嫩,氣管狹窄,支氣管功能尚未發育完全[12],肺部功能較弱。因此,一旦發生支氣管炎一定要積極進行科學規范的系統治療。臨床實踐中,針對小兒支氣管肺炎的特效藥物尚待研究發現,臨床治療以控制細菌和病毒造成的肺部感染為基礎,同樣要針對其他臨床癥狀加以治療。經實踐發現,通過霧化吸入可對患兒肺部病灶產生直接作用,抗過敏性、消炎效果以及化痰功效明顯,具有較高的安全性且無創,因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治療工作中[13]。
其中,重組人干擾素屬于廣譜抗病毒制劑,在使用過程中不會使病毒被直接殺傷,而是通過對靶器官細胞的誘導,實現翻譯抑制蛋白x的轉錄目的,同時使合格的翻譯抑制蛋白接受相應指導。通過結合核蛋白體和翻譯抑制蛋白能夠抑制宿主細胞核蛋白體聯合病毒x的效果,最終在合成復制病毒、病毒核酸等方面發揮有效的抑制作用[14]。同時,通過對重組人干擾素的運用,使得巨噬細胞更有效地吞噬,且強化了抗病毒的能力。干擾素在與敏感細胞表面的干擾素受體結合的基礎上,可有效活化核內抗病毒蛋白基因。在此條件下所生成的抗病毒蛋白在病毒x降解方面的作用更明顯,對病毒mRNA翻譯得以阻止,使病毒蛋白合成被抑制。同時,干擾素還可迅速增殖細胞毒淋巴細胞,進而達到自然殺傷細胞的目的。而且,也強化了巨噬細胞對病毒殺傷和吞噬的效果。除此之外,細胞因子產生量也會隨之增加,進而合理化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合成[15]。而α-1 b干擾素應用于支氣管肺炎患兒臨床治療中,一般經霧化吸入直接作用于患兒的呼吸道,與特異受體在細胞表層融合。這樣一來,細胞抗病毒蛋白的形成更容易,同樣也能夠選擇性抑制原有宿主細胞,在IGA傳導與結合的過程中使得病毒無法繁殖、釋放以及增長,同樣也增強了巨噬細胞巨噬活性,進而阻止炎性介質生成,最終實現治療目標。對于小兒采用霧化治療方式,不會刺激口部和咽部,藥效可通過口腔呼吸道系統直接作用于小兒支氣管和肺泡內,直接作用靶向細胞,起效快,作用時間上更加持久,給藥方式便捷,治療依從性更高且安全無毒,使患兒更易于接受。
而布地奈德則是高效局部抗炎糖皮質激素,能夠使細胞與溶酶體膜更穩定,并對免疫反應加以抑制,使抗體合成降低。在肝代謝的基礎上可經腎排放,使腎臟受損程度下降,具有較高的安全性。布地奈德是腎上腺皮質激素,在臨床應用中能夠更好地修復氣道,并且抑制其高反應性,使得患兒臨床癥狀的持續時間得以縮短。此外,布地奈德還可抑制患兒氣道內黏液蛋白的釋放,同樣使上皮黏膜的分泌受到抑制,更有利于患兒病情的康復。在臨床治療中,布地奈德霧化吸入的給藥劑量不大,且以肺部為主要吸入部位,可在肺部長時間停留,進而增強局部抗感染療效,不良反應發生率偏低。霧化吸入的治療方式能夠確保藥物全部抵達病灶部位,使得支氣管收縮物質的釋放、合成均被抑制,使得平滑肌收縮反應明顯減輕,實現毛細血管擴張的目的,炎性滲出也可隨之減少,阻滯過敏介質釋放,進一步清除氣道炎癥。而且,布地奈德局部活性高,不良反應少,因而抗炎效果突出。
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兒采用常規治療+布地奈德、α-1 b干擾素霧化吸入治療后,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總有效率(97.56%,40/41)顯著高于對照組(80.49%,33/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在緩解各種臨床癥狀時間上,如咳嗽緩解時間、氣促緩解時間、肺部體征消失時間、退熱時間也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通過治療,實驗組CRP、TNF-α、LDH、ESR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并且兩組患兒在經過治療均無與用藥相關的不良反應出現。因此,以常規治療為基礎,聯合應用布地奈德與α-1 b干擾素,可使患兒的痰液消除,并改善其呼吸道癥狀;同時可使有效降低機體炎癥水平,減輕炎癥程度,防止病情發展惡化,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復,促進預后效果,推廣可行性顯著。
總體來講,臨床治療支氣管肺炎患兒的過程中,將常規治療作為基礎療法,與布地奈德霧化吸入和α-1 b干擾素霧化吸入聯合應用,可顯著提高治療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改善患兒臨床體征和癥狀,縮短了咳嗽、退熱等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減少了住院治療時間,降低患兒家庭的經濟負擔,有利于加快病情康復速度,提高了患兒的治療依從性和治療效果,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