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汝國(江蘇:灌南縣新安小學)
創客教育是創客文化與教育的結合,指通過數字化工具的使用進行創造,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倡多元的解決問題思維,增強團隊合作能力,拓寬國際化未來化視野的一類素質教育。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作為互聯網飛速發展環境下產生的一門課程,在重視程度、實踐意識、團隊合作等方面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簡述了創客教育這一素質教育背景,分析了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了創客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學實踐的方案建議。
信息技術是管理整合并處理分析信息的各類技術的總和,小學信息技術教育旨在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做到將課程與現代化、國際化的技術水準接軌。創客教育鼓勵學生運用數字化的工具進行技術學習與技術創新,豐富解決問題思路,鍛煉解決問題思維。在這一素質教育模式的背景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現階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仍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實踐意識、限制團隊合作等方面的問題,需要通過完善教學體系、采用任務驅動、鼓勵團隊協作等方式加以解決。
創客的原本含義是指基于興趣愛好并通過一定的技術手段將各類創意理念轉變為現實內容的人。創客教育將創客文化與教育體系相結合,鼓勵學生成為“創客”,實現自我創意概念,從而讓學生保持對現實世界的興趣與好奇,有創新地挖掘天馬行空的概念;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與團隊協作解決問題,培養動手能力與創作能力,將理論概念落地為現實創作,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水平。
首先,創客教育合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加深了學生對自我能力的認知程度,降低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依賴性與惰性,培養了學生獨立主動地獲取知識并運用知識的能力。其次,創客教育重視實踐操作,解決了學生僅擅長處理教材與書本中的理論知識,而無法將其運用于現實生活的問題。在實踐過程中,學生能夠更高效更全面更形象地理解理論知識,為日后的學習工作奠定良好的實踐基礎。最后,創客教育重在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相比于傳統單人單向的學習模式,多人協作更加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多層次多角度的思維碰撞也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了更為多元和高效的答案。
小學信息技術的學習與掌握離不開創新思維、技術實踐與團隊交流。首先,創客教育背景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要加大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讓學生保持對現實世界持久的興趣與好奇心,善于從中挖掘和發現問題,并創意性地展開深入思考,提出自己的理解與建議。其次,創客教育背景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要增強學生將理論運用于實踐的能力,讓學生不再依賴于教師或書本給出的問題答案,而是主動探索解決,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能夠解決現實問題的方法。最后,創客教育背景下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還要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或求助外界的方式共同完成項目任務,鍛煉學生的交流表達能力、任務管理能力與合作共贏意識。
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信息爆炸年代,信息的管理整合與處理分析成了高端人才必不可少的技能,國家與政府在信息技術領域對人才與市場的各類幫扶政策也體現了信息技術行業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而目前的家長與學校仍受制于傳統教學思維模式,對數字技術領域持較為保守的態度,缺乏前瞻性的眼光,忽視了信息技術在小學教育中的重要性,教育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理念未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得到貫徹,使學生難以獲得全面的信息技術教育。
小學信息技術旨在培養學生運用數字化工具管理與處理信息的能力,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更側重對學生技術技能的培養和訓練,培養學生樹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觀念。這一教育任務的實現,離不開動手實踐,需要讓學生參與技術學習與使用,在實操過程中掌握信息技術。傳統的教學模式局限于理論性的課堂,重在書面知識的傳達,教學方式落后于時代的需求,忽視了對學生實踐意識與實踐能力的培養,無法將理論通過實踐落地為現實。
在信息技術領域,良好的團隊協作意識與分享交流能力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質。信息技術的更新、迭代與發展離不開信息技術人才的分享與交流。只有在團隊間的學習與合作中,各個成員才能發揮出自己獨特的個人優勢;只有通過團隊的信息交流網絡,將個人優勢綜合起來,才能呈現出1+1>2的合作效果。而傳統的教學模式更側重教師向學生的單方面輸出,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不強,從而在信息技術這一需要合作交流的課程任務中無法獲得良好的效果。
為使創客教育理念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育教學中充分發揮作用,就要建立完備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體系。在小學信息技術教育尚未受到足夠重視的現階段,教師只有通過充分運用合適的教材,在教學中合理安排課程時間與學習路徑,運用恰當的教學技術手段,才能形成完善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體系,有效培養學生的信息技術能力。此外,教師還要掌握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將信息技術運用到實際教學追蹤過程中,從而確保信息技術教學成果。
小學信息技術課程與各類基礎學科和邊緣學科“接壤”,且作為一門新型教育學科,小學信息技術并不像語文、數學等基礎學科一樣能被學生系統性地掌握。另外,信息技術作為一門實踐性課程,不僅需要學生在知識層面上了解信息技術的基礎技能,還要引導學生通過實踐參與信息技術知識的運用。因此,教師可采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學習的內容與現實問題相結合,讓學習任務帶動學生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在實踐操作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與程序設計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
小學信息技術教育要注重學生團隊合作意識的建立。教師可按照學生學習能力、思維特性與性格品質的不同,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學習小組,在學習任務的驅動下,鼓勵學生通過交流與合作完成目標任務;要讓學生熟悉團隊協作的流程,認識自己在團隊學習中扮演的角色與需要完成的任務,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思維模式,從而更新自我的信息技術知識,形成科學的思維習慣。
素質教育背景下,教師不僅要在小學信息技術的學科知識層面對學生進行教學,還應結合其他基礎學科與課外知識,向學生展示信息技術與現實生活方方面面的聯系,拓寬學生的知識層面,加深學生對信息技術全方位深層次的理解。創客教育鼓勵學生運用數字技術手段,采用多元的思維模式與知識理論來解決問題。知識層面的拓寬,能為學生提供多角度解決問題的思路,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提升學生的創客意識與創客素養。
信息技術作為新型學科,與傳統基礎學科的教學不同,需要運用多種多樣的數字化技術手段。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與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學生普遍對計算機有了足夠了解并能靈活運用。因此,采用傳統的教材與手段,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創新教學形式,將新型編程軟件運用到課堂中,傳授一定的編程知識,培養學生的編程思維;或運用游戲化的教學課程設置,在信息技術教學中采用數字工具記錄學生的學習成績與獎勵懲戒,將學習游戲化,提高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為他們后續的工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信息技術作為互聯網時代產生的新型學科,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教育事業中,將成為必不可少的基礎學科。在小學信息技術的教育實踐中,創客教育理念將帶動學生投身于技術的學習與運用,鼓勵學生運用數字化的工具進行技術學習與技術創新,豐富解決問題思路,鍛煉解決問題思維。現階段的小學信息技術教育仍存在重視程度不夠、缺乏實踐意識、限制團隊合作等方面的問題。我們要不斷完善教學體系,提高對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重視程度;要采用任務驅動方式,培養學生信息技術的實踐意識;要鼓勵團隊協作,樹立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合作理念;要幫助學生拓寬知識層面,提升學生信息技術的綜合素質;要創新教學形式,豐富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技術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