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淼
(山東能源重裝集團泰裝工程裝備制造有限公司,山東 泰安 271000)
隨著機械行業的快速發展對機械裝配工藝的要求在不斷提高,而現在裝配工藝能否滿足要求,能否快速有效地完成工作任務,完全取決于裝配工藝水平。其中關鍵部件的裝配工藝方法是整體產品質量的重要控制點。由于在牽引車裝配過程中,制動一體輪轂螺栓裝配方法是依靠人工錘擊,安裝后會出現不一致的現象,從而造成整車裝配工作效率的下降,所以對于輪轂螺栓壓入裝配技術的研究非常有必要的。
近年來,公司研發了新型陽極牽引車,該產品作為公司的拳頭產品,已批量投入生產。在生產過程中,部分零部件裝配質量得不到保證,其中新型制動一體輪轂是該產品的關鍵件,質量核心控制點。輪轂螺栓現有裝配方法采用人工逐個目測車輪螺栓的部位,對準輪轂法蘭面上的安裝孔,利用鐵錘將車輪螺栓逐個砸入到輪轂上,這種方式存在以下缺點:由于每個輪轂螺栓都需要人工目測去核對輪轂環形槽的安裝位置,工作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大、安全性低;經常出現由于目測不準確,輪轂螺栓未能垂直壓入,發生位置偏移,輕微的需要將螺栓從輪轂螺栓孔內撬出后重新壓裝,嚴重的甚至會損壞輪轂螺栓及輪轂。
在陽極牽引車使用中保證車輛制動性能至關重要,同時為了進一步提高裝配精度,降低勞動強度和裝配難度,進一步提高生產效率,必須保證其裝配質量。
(1)現今輪轂結構和安裝要求,大部分機動車安裝盤式制動器(也稱為剎車盤),其通常由金屬、碳或陶瓷材料制成,并與輪轂緊密連接。當制動時,位于盤狀部件一對剎車片壓向盤狀部件,對盤狀部件施壓,產生摩擦使車減速。而現有的盤式制動裝置一般是通過多個周向均布的輪轂螺栓將輪轂、制動盤和輪軸端部處的法蘭盤固定安裝在一起,各輪轂螺栓的旋緊力矩一般要求要均一,才能保證制動盤各處與卡鉗制動時的穩定性,如果車輪螺栓的擰緊力矩過低,行駛時車輪螺栓會松開,有引發事故的危險,故影響裝配維修效率和裝配質量。
新型陽極牽引車現有輪轂結構(如圖1)根據車輛使用安全性設計,制動盤與輪轂一體,平行排列。制動盤與輪轂法蘭盤一體同軸平行,制動盤直徑為460mm,輪轂法蘭盤直徑為410mm,兩者僅僅差距50mm,上下間距也僅有134mm。安裝時,在輪轂法蘭面上需要均布安裝12個螺栓,其安裝位置在內側垂直方向,無法使用普通壓力機及拉馬等設備。
圖1
(2)設計分析及結構
根據裝配要求首先分析了輪轂螺栓與安裝孔過盈配合公差,孔徑為φ20E8,上下公差為+0.073、+0.04,螺栓(如圖2)為自主設計尺寸,裝配連接處為圓環型,要求緊密配合性強,又通過分析各項影響壓入力值的參數(如表1),計算了輪轂螺栓壓入力值。
圖2
表1
12 結合面最大單位壓力(N/mm2) Pfmax 14.8148 13 壓入力(kg) P 94.98
壓裝所需的壓力一般為壓入力的3~3.6倍,選定了反拉千斤頂的噸位為5T,然后設計了螺栓固定形式和壓入結構(如圖3)。
圖3
設計按照壓入力值選用滿足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的材料,結構既能滿足裝配要求,又能最大程度節省成本。工裝主要采用左右對稱反提拉式結構,由上平板、下壓緊板同步裝置、加強筋、支撐圓板組成。分兩部分壓緊固定,下壓緊板底部分別對2個螺栓進行固定。裝配時先將螺栓放入定型中間區域,將平頭一邊對正軸心,放入安裝孔,2個對稱位置的螺栓為一組,再將輪轂法蘭面放上支撐圓板墊平,最后在中心放置千斤頂,通過起升作用,利用工裝反作用力,將2個對稱螺栓同步壓入到位,最大程度保證了輪轂螺栓裝配效果。
該工裝的成功研制,保證了工件的裝配質量,提高了生產效率。工裝使用后,螺栓安裝更加便捷,原來2個人1個小時完成,現在1個人0.5小時完成,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勞動強度,操作安全性增加,保證了整體產品質量,為提高工作性能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本套螺栓壓入工裝的成功研制也可以在同類結構產品中推廣應用。關系陽極牽引車使用功能的另一關鍵件,整車提升裝置搖臂,搖臂總裝配前,需要在舉升連接孔安裝鋼套,鋼套在機械傳動過程中起到固定和減小載荷摩擦系數的部件,該鋼套與連接孔配合為過盈配合。安裝中安裝難度系數大,傳統方式采取鐵錘錘入,工作效率低下,勞動強度大,安全性低。
為了更好地提高生產效率,降低勞動強度,鑒于螺栓壓入工裝在生產中應用良好,為了最大程度的發揮工裝的設計成果,該結構應用拓展設計了鋼套壓入工裝。
陽極牽引車的主要功能是實現鋁材陽極的搬運,車輛有承載力大、運輸速度慢的特點。在陽極運輸裝卸中,通過陽極托盤作為承載,放置在后車架上,后車設計提升功能機構(如圖4),利用前后搖臂連桿與液壓油缸的推動力控制托盤的舉升和降落,實現陽極的裝卸,并保證在車輛運輸中的穩定性。其中搖臂的安裝至關重要,搖臂中的鋼套設計起到了固定和抗磨損的作用,可以說其組裝質量直接影響到整車的功能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圖4
提升搖臂分為2種,前后搖臂外形不同,尺寸存在差異(如圖5、圖6),內鋼套尺寸也不相同,其差異設計是為了讓托盤在舉升和降落工作時,穩定承載重心,保證其承載力均布,平穩上下運動。
圖5
圖6
工裝設計首先根據提升搖臂與鋼套過盈配合尺寸,進行了壓入力的計算,確定了材料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規格,然后應用拓展螺栓壓入工裝的結構,設計了鋼套壓入結構(如圖7),其利用千斤頂牽拉回力對鋼套實施壓入。該結構上下板采用了高強度板材,中間用160*63*6.5槽鋼作為支撐梁,為了防止使用中作用力變形,在上部加焊了承力加強板,經過材料力學分析,選用了200*100*7工字鋼,保證適合作用力范圍工件的穩定性。設計后,生成三維模型,模擬實際作用力情況,進行了結構有限元分析,充分驗證了工裝結構及使用情況,保證了工裝的可靠性和實用性。工裝生產投入使用前,制定了工裝使用操作規程,指導一線進行操作,保證了使用效果。
圖7
工裝使用后,因其結構操作簡便,裝配過程中不產生噪音,維護了車間裝配環境,同時達到了6S管理標準,最大程度降低了工人勞動強度,操作時間由原來2人10分鐘,現在提高到1人5分鐘,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操作安全性得到了保障,為公司創造了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