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唐琪

01 / “華龍一號”示范工程中核集團福建福清核電基地(圖源:中核集團)
核技術作為人類最偉大的科技成就之一,已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醫療、安全等領域,在全球經濟發展與社會進步中發揮著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多年來,中國也一直積極投入核技術研發,與世界合作緊密,成績斐然。
在核技術對外合作中,東盟可謂是中國的重要伙伴。一直以來,中國尊重東盟各國和平利用核技術,并以實際行動支持東盟和平利用核技術事業的發展。在第19屆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期間,首屆中國—東盟和平利用核技術論壇(以下簡稱核技術論壇)順利舉辦,賦予了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新內涵,為構建更為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了“核”力量。
中國核技術的發展歷時已久。據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介紹,“中國核技術應用產業起源于20 世紀50 年代,中國核技術經過60 余年發展,目前已形成一個涵蓋核醫學、輻照應用、核安保、核電子學等諸多領域的高新技術產業集群。”
而多年的發展經驗,讓中國核技術賦予了更多新內涵。中國國家原子能機構主任張克儉在論壇上說:“目前,我國核工業取得了以‘華龍一號’為代表的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核技術在助力鄉村振興、制造強國、健康中國、平安中國和美麗中國戰略實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如此豐碩的成果,為中國—東盟核技術合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中國寶原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孟琰彬表示,東盟是中國核技術與核能產業“走出去”最有潛力的市場之一。中國核技術應用產業已積淀了深厚的人才、技術、創新研發優勢,依托東博會平臺,將推動中國核技術產業走進東盟,為東盟國家民眾美好生活和社會經濟發展發揮作用。
反觀東盟市場,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高立剛指出,由于其核技術產業仍處于起步階段,這意味著中國—東盟雙方在核技術應用的發展前景有著巨大的空間。目前,核技術應用的領域已涵蓋了工業、農業、醫療衛生健康、環境質量、公共安全等領域,均是等待中國—東盟深耕合作的熱土。
值得一提的是,東盟還是全球經濟發展最快的區域之一,而中國則是世界上少有的具有核技術開發核應用體系的國家。因此,核技術將為中國—東盟構建經貿合作新增點,深化區域經濟,開放融合帶來嶄新的發展機遇,雙方在開發應用、區域安全,共同打造產業升級,環境保護等領域具有廣闊的合作空間。
可以說,在這樣的背景下,首屆核技術論壇舉辦恰逢其時,將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高質量發展培育新動能、為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賦予新內涵。
作為東博會框架下的高層級論壇,首屆核技術論壇以“核技術助力美好生活”為主題,旨在推動廣西核能與核技術產業發展、助力“雙碳”目標落地,加深東盟國家對中國核技術應用、核能技術產品和服務的了解,推動中國與東盟國家需求對接和務實合作。
在本次論壇上,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核集團)發布了“一帶一路”可持續發展報告,介紹了中核集團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合作伙伴共商共建共創、共生共榮共享的責任行動。此外,通過東博會平臺,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發布了中國—東盟核技術應用國際合作示范項目,共同見證了有關涉核企業與相關政府合作伙伴簽署相關合作成果文件。
雖然此次論壇為首屆舉辦,但中國與東盟各國卻早已通過東博會平臺在核技術領域展開了諸多合作交流。在第18 屆東博會上,已連續8 年參會的中核集團創新以“展臺+論壇”形式,全面展示了在核電、核技術、新能源等方面產品和技術,并聯合中國同位素與輻射行業協會舉辦首屆中國—東盟核技術與核能合作發展論壇,與來自中國和東盟國家的同行分享中國在推動能源可持續發展與核技術應用方面所做實踐和發展計劃。
而在東博會展館內部,中核集團還通過全球同步直播的方式,對東盟核能合作、核醫療、輻照應用推介、集裝箱消殺產品等主題交流討論。鮮明的主題吸引了線上線下近6 萬觀眾的關注,不少觀眾表示:“通過觀看論壇,發現核技術就在我們身邊,正在造福我們的生活,未來對核能發展更加有信心。”
除了中核集團,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廣核)已連續10 年參展東博會,向東盟各國企業充分展示了中廣核強大的核電研發、建設、運營及科技創新能力。在第17 屆東博會上,中廣核攜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自主研發的系列核電機器人、電子束治污技術、等離子體氣化熔融技術、核燃料組件等創新科研成果參展,并借助東博會平臺,對精準扶貧對口幫扶地區特色產品進行展銷,為東盟各國企業與對口幫扶地區牽線搭橋,創造了合作機會。

02 /第19 屆東博會中廣核展館(圖源:東博會官網)
2022 年不僅是《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元年,也是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開局之年,隨著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進入新階段,中國—東盟核技術合作必將迎來多輪新契機。
在提及中國—東盟核技術未來發展時,國家原子能機構秘書長鄧戈表示,一是共建務實有效的合作機制,推動建立政府部門、產業界、知識界之間良性互動、多元互補的長效機制;二是充分利用廣西獨特區位優勢,借助東博會平臺,打造若干既具有廣西特色、又貼合東盟需求的核技術示范項目,帶動更多“可持續”“惠民生”的核技術應用務實項目在東盟國家落地。
對此,中核集團總經理、黨組副書記顧軍指出,中核集團未來將堅持以科技創新為引領,積極推動雙方在核技術人才培養、核技術多用途利用等領域的合作向縱深推進,并借助東博會平臺和開啟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契機,為推動中國—東盟地區核技術應用產業快速發展貢獻中核力量。
中國廣核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副總裁張明表示,“東博會對于我們企業來講,是我們與東盟各國企業之間建立聯系、共享信息的一個非常好的平臺,是一個助推器。”希望借助東博會平臺,能夠與更多東盟國家的企業建立聯系,將更多清潔的、安全的能源送到一衣帶水的東盟國家,同時協助推動區域能源轉型,促進區域能源合作全面提質升級。
核技術造福人類,助力美好生活是一個永恒的課題。相信在未來,核技術將通過東博會平臺惠及更多領域,為構建更加緊密的中國—東盟命運共同體貢獻“核”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