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記者 唐藝

01 / 第6 屆中國—東盟農業合作論壇現場(攝影:唐藝)

02 / 中國無人機運用到泰國農業種植領域 (圖源:新華絲路)
農業是關乎國計民生的支柱性產業,一直是中國—東盟合作的重要領域。中國—東盟博覽會(以下簡稱東博會)作為中國和東盟國家的重要交流合作平臺,一直以來都走在助推中國和東盟農業合作前沿。
2022年9月舉行的東博會持續聚焦中國—東盟農業領域,并以“促農業綠色發展,固區域糧食安全”為主題,舉辦了第6屆中國—東盟農業合作論壇(以下簡稱農業論壇),為進一步深化中國與東盟農業交流合作提供了新機遇。
“2010 年1 月1 日中國—東盟自貿區建設完成后,2010~2021 年,中國—東盟農產品貿易額從183 億美元提升到530 億美元,這10 年來平均年增長10.2%,超過中國和其他國家的農產品貿易8.7%的平均增幅。”中國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副主任宋聚國在農業論壇上用數據“說話”,展示了中國和東盟雙方在農業貿易方面取得的重大進展。
事實上,1991 年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系以來,雙邊關系實現跨越式發展,東盟已成為中國第一大農產品貿易伙伴。同時,雙方農業合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合作機制不斷完善,綠色發展持續推進。
目前,中國已與東盟國家簽署了30 多個雙邊農業合作項目協議,在“10+1”“10+3”、瀾湄合作、大湄公河次區域等多邊框架下建立了相應的合作機制,開展政策交流和協調,明確發展戰略和方向。
隨著制度和政策的不斷健全和中國—東盟自貿區3.0 版加快推進,在農產品貿易快速增長的同時,農業產業投資等方面合作也取得突破。中國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馬有祥在農業論壇中表示,近年來,在中國和東盟雙方高層的引領和農業部門的積極作為下,實施了一系列覆蓋廣泛領域的農業合作項目,農產品貿易和農業跨境投資加速發展。
廣西是中國對外開放面向東盟走向世界的重要門戶和前沿,在推動和東盟國家的農業合作方面更是積極作為?!?021 年,廣西與東盟雙邊貿易額是2821.2 億元,同比增長18.8%,其中與東盟農產品貿易規模達35.6 億美元,同比增長19.6%。廣西備案登記‘走出去’的農業企業達110 多家,投資的存量33.6 億美元。”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黃俊華表示,廣西與東盟開放合作走深走實,為廣西加快農業領域的改革發展,深化與東盟農業交流合作提供了新的機遇,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2022 年1 月1 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實施,區域內農產品貿易迎來新的機遇。農業論壇上宋聚國展示的一組數據顯示,2022 年上半年中國和RCEP 國家的貿易總額為519 億美元,同比增長19.8%,其中,與東盟國家貿易總額為294 億美元,同比增加20%,占RCEP 國家貿易總額的57%。這意味著,中國—東盟在RCEP 框架下互為最大貿易伙伴。
“從海關程序衛生服務措施領域來說,RCEP 生效后區域內形成了一致的規則,更加透明高效,可能甚至超過了世貿組織以前協定的規定水平。值得一提的是‘易腐貨物六小時通關’,這很重要,有利于促進農產品,包括海鮮、果蔬、乳品等生鮮農產品的貿易增長,這一塊是農業的重大特點?!彼尉蹏谡搲宵c出了RCEP 生效后對中國—東盟農業貿易帶來的利好。
此外,RCEP 生效不僅利好區域內國家農民、農業企業,豐富了當地消費者的“菜籃子”“奶袋子”,其框架下涉及農業的優惠政策也有利于推動跨境農業投資、跨境農業合作等重大項目的展開,進一步優化區域內農業產業布局。
“RCEP里面有許多的協議和框架,包括動植物的檢疫標準,包括政府之間的協作,我們需要通過這樣的多邊的框架,讓市場更加開放,推動區域間的合作?!奔砥艺r業、林業和漁業部司長斯雷·維西稱,柬埔寨要投入資本生產更多安全的產品和糧食,就要推動外來直接投資的便利化,尤其是對來自中國的投資者和其他東盟國家的投資者。
柬埔寨農業漁業部國務秘書長何萬鴻表示,在東盟和中日韓糧、農、林合作戰略框架下可以持續通過實施一系列的項目,加強人力資源的開發合作,包括組織關于綠色農業生產技術、加工技術和創新的研討會、論壇、培訓課程,幫助東盟成員國農業技術人員和官員提升能力。
2021 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 周年峰會上就未來中國和東盟的關系提出了共建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的建議。其中在與東盟各國共建美麗家園方面,習近平表示,中方愿發起中國—東盟農業綠色發展行動計劃,提高各國農業發展的韌性和可持續性。
2022 年是落實中國—東盟全面戰略伙伴關系的開局之年,在此契機之下,雙方在開展農業綠色發展技術合作、打造智慧農業命運共同體方面的發展空間廣闊且意義重大。
在農業論壇上,部分東盟國家代表就本國為進一步提升農產品質量,保護生態系統,出臺一系列發展綠色可持續農業的國家政策做了介紹,并透露出和中國加強農業技術交流合作等方面的期待。
“在農業部的大力指導下,我們加強作物和牲畜新生產技術的研究和開發,包括建立作物牲畜和漁業生物技術中心。同時我們和已確定的專家把研究和開發重點放在生產農民所需要的農業投入上,提高農業生產力和產量。”菲律賓駐華大使館農業參贊安娜在農業論壇上分享了菲律賓可持續農業發展和應對糧食安全挑戰的經驗;越南駐華大使館參贊農德來就中國和東盟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貿易合作、促進中國—東盟農產品可持續發展給出建議;泰國農業與合作社部部長察霖猜稱,泰方正推行綠色循環生物模式,這是典型的綠色低碳理念和發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和東盟在綠色可持續農業方面的合作也取得一些進展?!霸诖龠M綠色發展方面,雙方共同實施了病蟲害綠色防控、稻魚共生綠色種養、果蔬綠色標準化生產等一系列發展項目,提高了農漁業綠色生產水平,提升了農漁業發展的可持續性?!瘪R有祥表示,中國—東盟不斷加強農業技術雙向交流和知識共享,在柬埔寨、老撾、菲律賓等國建立了農業技術示范基地,在越南、印尼、緬甸多國建立了農作物優良品種實驗站。
“農業綠色發展是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實現經濟與環境目標協同的重要手段?!敝袊r業農村部國際合作司一級巡視員倪洪興表示,農業論壇上分享的包括智慧農業解決方案、構建農業綠色供應鏈等建議,對促進中國—東盟農業可持續發展,打造有韌性的農業生產體系具有重要的意義。
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3.0 版的加快推進,疊加RCEP 生效紅利,中國和東盟的農產品貿易前景廣闊,雙方在農業農村發展和糧食安全領域等方面合作有望攀上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