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心四 文曉琴 潘幸 楊憑飛
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 病)為人體甲狀腺濾泡上皮細胞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后,過量的甲狀腺激素入血后出現的一種毒癥,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1-2]。有資料顯示,Graves 病是引起青少年甲亢的主要原因,其中約95%的青少年Graves 病患者可出現甲亢[3]。青春期少年骨骼正處于生長期,Graves 病可提升患者骨代謝能力,進而增強骨轉換,嚴重影響青少年骨骼發育。而甲狀腺激素與骨骼的生長發育聯系密切,正常狀態下的甲狀腺激素可促進骨吸收,調節骨骼組織中礦物質代謝[4]。青少年由于學業壓力、心理壓力的影響,難以接受長時間系統化的治療,從而難以控制病情,進而影響青少年的生長發育。溫鐵軍[5]研究指出,131碘可有效治療青少年甲亢,且復發率較低。基于此,本研究對40 例青少年Graves 病患者使用131碘治療,探討其療效及對骨轉換標志物水平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 年1-9 月在萍鄉市人民醫院進行治療的40 例Graves 病青少年患者為研究組,另選取同期于本院進行健康體檢的40 例青少年為對照組。納入標準:(1)研究組滿足文獻[6]Graves 病的診斷標準;(2)研究組臨床癥狀及體征均符合Graves 病;(3)年齡≤18 歲。排除標準:(1)合并嚴重心、肺、肝、腎功能障礙;(2)合并其他惡性腫瘤;(3)合并其他骨關節疾病或內分泌疾病;(4)意識障礙,精神類疾病等無法正常溝通;(5)就診前服用抗甲狀腺藥物。本研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入組人員及其家屬均知曉本研究目的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研究組治療前2 周禁止食用紫菜、海帶等碘含量較高的食物,停用抗甲狀腺藥物、含碘藥物、甲狀腺片4 周以上。入院后行血常規、心電圖、肝腎功能等檢查。檢測患者甲狀腺攝131碘率,患者服用131碘后,于服用后2、4、24 h 檢測甲狀腺部位的放射性計數。使用甲狀腺核素平面顯像或甲狀腺超聲并結合觸診法估算患者甲狀腺質量,甲狀腺質量=兩葉平均高度×兩葉正面投影面積×0.32。確定患者治療劑量,每日131碘治療劑量=計劃量(2.96~4.44)×甲狀腺重量/24 h 攝131碘率。囑患者空腹口服藥物,服藥后2~4 h 之內避免進食以影響藥物吸收,同時服藥后近2 周內禁止使用含碘的食物或藥物。連續治療6 個月。
1.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1)分別于治療3、6個月后對研究組進行療效判定,療效標準分為治愈:臨床癥狀、體征完全消失,甲狀腺功能恢復正常;有效: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減輕,甲狀腺功能改善;無效:臨床癥狀、體征無改善,甲狀腺功能無變化甚至惡化[6]。(2)比較兩組骨標志物水平。對照組于體檢當日,研究組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3、6 個月后采集空腹靜脈血4.0 mL,使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總Ⅰ型膠原氨基端延長肽(TPⅠNP)、β 膠原特殊序列(β-CrossLaps)、骨鈣素(BGP)、甲狀旁腺激素(PTH)水平。(3)比較兩組甲狀腺功能。對照組于體檢當日,研究組分別于治療前和治療3、6 個月后采集空腹靜脈血4.0 mL,運用電化學發光法檢測游離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離四碘甲腺原氨酸(FT4)、促甲狀腺激素(TSH)水平。(4)于治療前及治療3、6 個月后采集研究組空腹靜脈血4.0 mL。使用電化學發光檢測法檢測抗甲狀腺球蛋白抗體(TGAb)、抗甲狀腺過氧化物酶抗體(TPOAb)水平。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1.0 統計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 檢驗,兩組內比較采用配對t 檢驗,重復測量的計量資料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一般資料比較
2.2 研究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3、6 個月后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2.296,P>0.05),見表2。

表2 研究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3 兩組骨標志物、甲狀腺功能比較 治療前,研究組TPⅠNP、β-CrossLaps、BGP、PTH、FT3、FT4、TSH 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t=27.200、18.337、10.548、10.702、15.302、15.242、24.307,P<0.05)。研究組治療前和治療3、6 個月后的TPⅠNP、β-CrossLaps、BGP、PTH、FT3、FT4、TSH 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F=98.271,75.595,23.190,47.663,80.667,73.632,822.604,P<0.001),見表3。
表3 兩組骨標志物、甲狀腺功能比較()

表3 兩組骨標志物、甲狀腺功能比較()
2.4 研究組自身抗體比較 治療3、6 個月后,研究組TGAb、TPOAb 均低于治療前,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研究組自身抗體比較[U/mL,()]

表4 研究組自身抗體比較[U/mL,()]
*與治療前比較,P<0.05。
Graves 病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性疾病,TPOAb、TGAb 等自身抗體與TSH 受體的細胞外結構域相結合,引起甲狀腺增生,進而促進FT3、FT4大量分泌,從而發生甲亢[7-8]。目前臨床研究治療Graves 病多選取老年患者,對青少年Graves 病患者研究較少[9-12]。為此,本研究對青少年Graves 病進行131碘治療過程中骨轉換、甲狀腺功能等指標進行總結分析。
本研究顯示,研究組與對照組TPⅠNP、β-CrossLaps、BGP、PTH、FT3、FT4、TSH 水平差異顯著。有資料顯示,青春期甲狀腺激素對骨骼生長發育具有重要意義[13-15]。TSH 可提升破骨細胞及成骨細胞活性,提高骨吸收速率,同時可結合前成骨細胞及破骨細胞上的TSH 受體,阻礙破骨細胞形成,抑制成骨細胞分化,使青少年Graves 病患者骨吸收速率遠大于骨形成,進而影響骨骼生長發育[16-18]。本研究顯示,研究組治療前和治療3、6 個月后的TPⅠNP、β-CrossLaps、BGP、PTH、FT3、FT4、TSH 比 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131碘可改善患者骨轉換標志物水平,調節甲狀腺功能,促進疾病恢復。分析原因在于131碘衰變后生成的β 粒子可發揮碘離子作用以破壞甲狀腺細胞,促進甲狀腺細胞壞死、變性等,進而縮小甲狀腺體積,減少甲狀腺分泌合成,從而緩解Graves 病臨床癥狀,并改善骨轉換標志物水平[19-22]。本研究中,研究組治療3、6 個月后治療效果差異不顯著,分析原因在于與本研究樣本量較少。
綜上所述,131碘可有效改善青少年Graves 病患者骨轉換標志物水平和自身抗體,調節甲狀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