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宇
武漢城市職業學院,湖北武漢 430064
得益于中國經濟的強勢增長、旅游環境的不斷優化,入境旅游市場發展十分可觀。世界旅游組織(UNWTO)預測,到2020年,中國入境旅游規模將成為全球第一,中國入境游持續發展的動力持續強勁。在此背景下,既提升了旅游業從業者信心,也挖掘了行業潛在的發展潛力。
然而,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大背景下,世界旅游業的發展遭受重創,不得不被迫按下了“暫停鍵”。根據UNWTO(世界旅游組織)的最新數據,從2020年1月至12月,世界旅游人數相比2019年平均下降了73%,跌幅明顯。
即使是在疫情稍有好轉的2021年,旅游業發展的前景仍然暗淡,根據UNWTO最新數據,2021年上半年(1月-5月),世界旅游人數仍保持下降趨勢,相比2019年,這一數據下降了85%。
再來看中國國內的旅游數據,UNWTO數據指出,相比2019年,2020年1月—11月,中國入境旅游人數減少了88%。
隨著2021年國內疫情的基本控制,中國國內游有回暖的趨勢,特別是法定節假日的旅游活動恢復明顯,呈現復蘇跡象。但是,我們仍不能忽視世界新冠肺炎疫情這一大背景對中國旅游業發展所帶來的消極影響。此外,國內疫情的零星發生,疫情常態化防控也會隨時觸動旅游業的敏感神經,讓其未來的全面恢復充滿不確定性。
本課題首先通過數據收集,引用UNWTO(世界旅游組織)發布的官方報告,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世界旅游業發展的現狀進行概括。
其次,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對旅游專業畢業生進行調研。調研對象主要為武漢城市職業學院2017級旅游專業畢業生,部分兄弟院校同專業少量畢業生也參與調研;調查問卷的設計采用半開放形式,通過在線方式進行;調研問題主要關注畢業生在實際就業中面臨的問題,并要求學生提出相應建議。
再次,通過與部分校企合作單位溝通,以及課題小組在實際調研中收集到的數據,嘗試分析就業難問題產生的原因,并給出相應建議。
本課題在數據收集,特別是問卷調查階段,由于調查對象相對單一,且以線上方式進行,調查過程無法把控,故問卷數據的代表性具有局限性。
妊娠是女性一生中的一個特殊生理階段, 妊娠期婦女全身環境和口腔局部環境都會發生變化,導致口腔疾病的發生或原有口腔疾病的加重,在妊娠各期都會出現。二孩政策實行以來,高齡孕婦比例上升,各種妊娠并發癥的發病率也相對增加。為更有效地開展孕婦口腔保健工作,提高孕婦的生活質量,本研究對長春市989名孕婦進行了問卷調查,現報道如下。
就業問題的分析更多是以研究者所任職的高校實際情況作為依托,鑒于不同高校人才培養模式的不同,其分析結果不具備廣泛說明性。
根據調查結果所提出的相應建議,其可行性如何,是否具有普遍適用性,仍需進一步觀察。
通過收集和分析國內外關于旅游危機的相關研究資料可以發現,國內外學者在對旅游危機進行研究時,更多關注危機事件的分類及特征、旅游者行為及心理的變化、旅游危機的應對等方面。
首先,新冠肺炎疫情對旅游業發展的總體影響深遠。第一,覆蓋面廣,本次新冠肺炎疫情在全國各個省份均有發生,旅游及其周邊行業受到了很大程度的影響,比如傳統旅行社、景區景點、酒店住宿、OTA電商平臺等時常進入了“歇業”狀態,餐飲、購物、交通、文化演藝和娛樂等周邊活動也受到了波及;第二,受損嚴重,新冠肺炎疫情下,全國進入常態化疫情防控狀態,極大限制了人員的流動,人員交流基本停止,旅游需求無法得到滿足,旅游經濟收入下降明顯;最后,新冠肺炎疫情異常嚴峻 ,不僅造成旅游經濟規模整體下滑,還對旅游產業結構、旅游消費者心理、旅游消費結構等產生了巨大影響,未來旅游業的發展態勢和方向還需進一步觀察和評估。
其次,新冠肺炎疫情對旅游業產生的后果相對嚴重。對比以往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新冠肺炎疫情雖然體現出了諸多相似之處,但此次疫情持續時間長、影響范圍廣,對旅游業整體發展帶來的消極結果更為嚴重,比如在旅游人數、旅游經濟規模上都呈現出了明顯下降,對整體經濟增長的預期帶來了不利影響。
此次調研共收集問卷120份,有效問卷112份。根據對問卷結果進行數據統計,對學生就業情況做如下匯總。
此次調研學生,98%的學生處于在職狀態,2%的學生為待就業狀態。
旅游專業畢業生在選擇就業行業時,其傾向性主要為旅游相關行業(72%),其次為教育類行業(17%)。
多數學生(62%)反饋旅游相關行業人才需求量降低,對口崗位少,可選擇性不足;30%的學生則認為所從事行業的發展前景不樂觀,小部分畢業生把工資待遇作為首要因素。其他學生把就業問題歸結為創業、家庭原因等。
在開放問卷中,要求調查對象給出解決就業問題的建議。針對這一問題,問卷反饋數據相對復雜,如:增加校企合作單位數量、約束企業保障學生權益、學校開設相關就業方向(新媒體運營、文化、直播等)。
新冠肺炎疫情的發生,對旅游業發展帶來的影響顯而易見。隨著消費者旅游活動受到限制,旅游企業業務量不足,崗位需求數量減少。
以中國經濟市場為例,僅是住宿行業,在過去幾年里每年都創造了超過一百萬個就業發展機會,但是幾個月的疫情影響使這些工人面臨被解雇或短期收入減少的問題。從全球范圍看,WTTC(世界旅游業理事會)最近預測: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將導致全球5000萬名旅游業者失業,由此可見,旅游活動的暫停,對市場經濟的影響非常明顯。為了渡過這個難關,很多酒店、航空公司、在線旅游公司,包括全球旅游相關企業,大都采取了裁員,減薪,放無薪假期的辦法,暫停部分或全部業務活動的措施,希望降低成本然后盡快走出困境。如北歐航空公司SAS被迫解雇大約10000名員工,約占員工總數的90%;法荷航集團為了應對疫情的嚴重性, 辭掉了80%的員工;加拿大航空計劃幾周內裁員超過5000人,以應對疫情造成的數百個國內國際航班停飛。
旅游企業受疫情影響,畢業生在就業崗位需求及收入上都發生了明顯的波動,比如,實際工作崗位與心理預期產生沖突,使畢業生對職業發展前景表示懷疑,出現了就業大軍中的“慢就業”現象。當然,畢業生在就業時的觀望情緒,也有其他原因,比如部分學生考慮暫緩就業或不就業,坐等家人的安排;還有的學生因為對自身認識不足,缺乏清晰的職業規劃,在面臨求職時感到迷茫無助,選擇困難;也有不少家庭困難學生,性格內向、自信心不足、就業主動性不強。
此外,疫情環境下的畢業生就業心態更加“求穩”。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他們的職業規劃,他們變得更傾向于去相對穩定的國企、事業單位工作,哪怕收入低一點也無妨。
疫情之下,不少旅游企業在苦苦掙扎著等待疫情結束,或是寄希望于政府的扶持政策;而有些旅游企業則在產品方面有了新的思考,比如更多地關注自駕游、家庭游等小團隊游客。
新形勢要求旅游企業要迅速捕捉消費者對旅游產品需求的新變化,也對旅游從業人員提出了新要求。比如,從業者要在專業性、文化素養、儀容儀表等方面進一步提升。與此同時,線上會議、線上直播、網絡宣傳等多面手的需求也會更多。多數旅游專業畢業生在就業時,對新形勢下的新業態認識不足,服務技能匹配度不夠。
不少畢業生在就業過程中,無論是從自身出發,還是來自家庭的壓力,普遍對旅游專業未來發展前景持懷疑態度。在實際調研中發現,旅游專業畢業生跨專業就業現象較為普遍,即使是對口就業,人才流失率也較高。
但從長遠來看,經濟形勢會逐步向好,旅游行業未來可期。業內專家指出,短期就業形勢,肯定不樂觀,但中長期看好,一旦旅游業恢復正常狀態,將釋放大量用人需求。疫情會暫時影響旅游業的發展,但無法抑制人們的旅游需求。面對旅游業未來井噴式的發展,旅游專業人才很有可能一枝獨秀,比以往更受歡迎,只是簽約期會相應延遲。
畢業生要以積極的心態和科學的判斷,面對就業困境。社會各界都應該以發展的觀念看待問題,多渠道幫助學生渡過難關。作為旅游人才培養單位,應幫助畢業生建立先就業再擇業的思想,指導畢業生做好職業規劃,提前準備和學習針對突發事件的應急管理知識。
數字化背景下,要求旅游管理類專業未來發展要融入更多的信息化手段,在人才培養上,要更加重視提升學生數字化與傳統旅游融合的能力,提升運營技能。疫情的持續發展,將對這些新知識、新技能的要求更加迫切。
比如,精準營銷或將成為未來需要關注的新方向。可以預見,在新冠肺炎疫情態勢轉好后,旅游市場將會迅速回暖,逐漸展現出應有的活力,旅游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仍將是需要重點關注的領域。此外,防疫等相關知識或將為研學旅行提供新的主題。研學旅行是以中小學生為對象的校外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和鍛煉,并應用于實際生活中解決問題,不難看出,隨著社會大眾對自身生活環境的不斷重視,防疫知識和技能將逐漸融入研學旅行課程中。最后,數字化社會的發展必將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互聯網、大數據、AI等手段的應用,為未來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云旅游等新的體驗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尤其是在新冠疫情下,如何運用數字化手段滿足人們的旅游需求,是我們不得不思考的問題。疫情對旅游行業提出的新要求,對旅游人才培養帶來的新變化,都將成為我們未來需要探討的新話題。
重大公共衛生危機,也為旅游相關企業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面對未來旅游市場的逐漸復蘇,旅游企業必須提早未雨綢繆,提前布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
旅游經營者對新的發展模式、運營模式、管理模式的探索,將給旅游業原有的穩定性和服務質量等帶來新的挑戰,然而不斷迎接挑戰、戰勝挑戰,正是人類社會和旅游業不斷發展、不斷完善的必經之路。對此,我們不應該有太多的顧慮和擔心。
當然,就業問題的解決需要多方的協同努力。比如,高校可以從以下方面發力:做好就業信息發布,拓寬畢業生就業信息獲取渠道;提供就業服務和支持,為畢業生提供簡歷修改、就業咨詢等服務;邀請企業直接面向旅游專業畢業生開展招聘工作;引導畢業生赴基層就業鍛煉。
對旅游企業而言,疫情之下更應做好人才儲備計劃,樹立長遠的人才理念,重視畢業生技能培養,儲備高層次管理人才。
對旅游專業畢業生而言,應當樹立科學的就業觀念,調整好就業預期,拓寬就業視野,提高就業主動性,用積極的態度面對就業市場因疫情帶來的變化。
面對疫情給旅游專業畢業生就業帶來的影響,我們要積極應對挑戰,從中找尋機遇,采取切實可行的方法,保障學生就業。
就業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部門、學校、企業和相關機構共同發力。學校積極聯系旅游相關企業、科研機構等,舉辦“云招聘會”,利用視頻招聘、遠程面試、崗位匹配精準推送等線上方式,開展就業服務;重視學生心理調整,適時進行在線心理輔導。相關政府部門可以開展高校畢業生招聘專項行動,就業手續“秒辦”“簡辦”,并對在線培訓、在線招聘給予補助補貼政策。如通過旅游公眾號運營、寫作、直播等,提升學生技能,增加就業砝碼,緊跟線上旅游發展趨勢,開拓康養、大數據、體育等新業態領域就業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