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如皋市東皋幼兒園 劉勇慧
設計意圖:有人認為:少年不知愁滋味,幼兒園的孩子能有什么壞情緒呢?事實上,再小的孩子也會有各種不良的情緒體驗,比如,沒能吃到喜歡的食物,有些失望;同伴搶了自己的玩具,有些生氣等。但是他們因為年齡小,還不能準確地認識和表達這些情緒,也沒有足夠的方法來化解不良情緒。壞情緒一定可怕嗎?繪本《并不壞的壞情緒》用生動、詼諧并且溫暖的文字告訴孩子們:壞情緒到過你這兒,也到過我這兒,它去過世界的任何角落,每個人都會遇到,只要我們擁有一份好的心境,就不用懼怕壞情緒。
活動目標:1.能夠清楚地識別自己的情緒,并愿意表達出來。
2.知道每個人都會有壞情緒,理解并接納壞情緒。
3.嘗試用積極的方法化解壞情緒。
活動準備:1.開展有關情緒的談話活動,引導幼兒將壞情緒記錄下來。
2.《并不壞的壞情緒》繪本PPT、輕音樂。
3.展板、記錄材料等。

》活動方案[活動時長]20~30分鐘[活動過程]一、感知:繪本里的壞情緒師:小朋友們,今天老師邀請來了三位特別的客人。教師播放PPT,出示繪本《并不壞的壞情緒》中卷卷、媽媽和盧先生三位人物形象。師:看一看這三個人的表情,猜一猜他們的心情怎么樣。幼:不開心。師:他們因為什么事情不開心呢?幼1:卷卷沒有拿到喜歡的玩具,她很生氣。幼2:我看到盧先生的褲子是臟的,他可能因為這個不開心。師:小朋友們觀察得真仔細,他們三個到底因為什么事情心情不好呢?讓我們一起來聽一聽故事。教師播放PPT,與幼兒共讀繪本前半段。PPT繪本內容:有一朵壞情緒,誰要是生氣了,它就會飄到誰的頭頂。它和一個叫卷卷的小女孩在一起……壞情緒飄到了盧先生那里——“瞧瞧我的褲子,臟兮兮的,一團糟!”盧先生抱怨道,他的心情很糟糕。師:故事聽到這里,現在你們知道他們為什么不開心了吧!幼1:卷卷沒有吃到冰激凌,所以不開心。幼2:卷卷用小樹枝戳弟弟,媽媽生氣了。幼3:盧先生被小浣熊嚇了一大跳,摔倒在坭坑里,褲子被弄得臟兮兮的,所以他的心情很糟糕。師:是的,卷卷、媽媽和盧先生都遇到了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所以他們的心情很糟糕。二、共情:談談我的壞情緒1.壞情緒故事師:你們遇到過不開心的事情嗎?請和同伴說一說并畫下來。通過共讀繪本,幼兒初步感知失望、生氣、懊惱等壞情緒。生動形象的繪本內容貼近幼兒的實際生活,激發了幼兒的情感共鳴。

師:現在請將你畫的壞情緒故事送到前面來,覺得自己的心情和誰的(卷卷、媽媽和盧先生)比較接近,就和誰貼在一起。教師請幾個具有代表性的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自己的壞情緒故事。幼1:姐姐搶了我的玩具,不還給我,我很生氣。師:你生氣的時候會做出什么動作?幼1:雙手叉腰,瞪大眼睛,使勁跺腳。幼2:我一個人玩,沒有朋友,所以我很傷心。師(抱抱幼兒2):現在老師要做你的好朋友,你還難過嗎?幼2:好一些了。幼3:我打羽毛球時只接到了三個球,感覺有點難過。師:那接到幾個球你才會開心呢?幼3:十個吧!師:那有沒有辦法接到十個球呢?幼3:我以后要多多練習。幼4:外婆給弟弟買了三個禮物,給我只買了一個,我很難過。幼5:外婆一定更喜歡弟弟,不喜歡她。師:你也這樣想嗎?(幼兒4點點頭。)師:那你有沒有問過外婆是不是這個原因呢?(幼兒4搖搖頭。)師:回家后你可以和外婆談一談,說不定外婆藏著其他秘密呢!2.壞情緒的感受師:看來讓我們不開心的壞情緒還真多,有傷心、有生氣、有孤單、有失望。當遇到這些壞情緒的時候,你們有什么感覺?幼1:當我生氣時,我的嗓子會疼。幼2:我想哭,什么事情也不想做。3.壞情緒的危害師:如果一個人長時間和壞情緒在一起,他會怎么樣呢?幼:會更生氣。師:除了情緒變得越來越糟糕,還會怎么樣?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心理醫生怎么說。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認真觀看心理醫生的講解。視頻內容:現代醫學證明,人的情緒與健康有著極其密切的關系,如心情抑郁時,腸胃不適、食量頓減;焦慮不安時,頭痛暈眩;情緒激動時,心跳加速等。為什么情緒能影響人的健康呢?據統計,在所有患病的人群當中,90%以上的病例都和情緒有關。所以壞情緒越多,越容易招惹疾病,好心情越多,身體就越健康。師:心理醫生的話,你們聽明白了嗎?幼:長時間和壞情緒在一起容易生病;擁有好心情身體會更加健康。小結:是的,當遇到一些糟糕的事情時,我們可能會傷心、難過、害怕、恐懼……這些壞情緒會讓我們的身體產生不適,時間長了還會生病,所以我們要想辦法趕跑它。三、管理:一起趕跑壞情緒師:你們有什么好方法能夠趕跑壞情緒嗎?幼兒講述,老師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展示。幼1:找好朋友玩。幼2:吃點好吃的。幼3:去跑步。活動前引導幼兒通過繪畫把自己遇到的壞情緒表征出來;活動中讓幼兒結合圖畫和同伴交流,在講一講、聽一聽的過程中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別人的情緒,與繪本中的人物產生情感共鳴。通過追問“壞情緒來了,人會有什么反應?”“壞情緒有什么危害?”等問題幫助幼兒全面認識壞情緒。教師運用簡筆畫的方式幫助幼兒把講述的方法及時記錄下來,讓幼兒有了更加直觀、深刻的印象。

師:現在老師交給你們一個小任務,采訪一下后面的“客人老師”遇到過的壞情緒,她們是怎樣趕跑壞情緒的?記住音樂結束就回到座位上哦!師:剛剛你采訪到什么了?幼1:老師說開車時有人超車,他很氣憤,后來聽聽音樂心情就變好了。幼2:老師家的寶寶不好好吃飯,老師很生氣,后來她深呼吸三次,心情就好多了。師:深呼吸這個辦法不錯,我們一起來試一試吧!吸氣,吸到小肚子鼓鼓的;然后慢慢地呼氣,再吸氣……師:壞情緒并不可怕,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會遇到,只要我們學會自我調節、轉移注意或尋求幫助,就能趕跑壞情緒。四、升華:并不壞的壞情緒師: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盧先生有沒有趕跑壞情緒。你們猜猜壞情緒會不會去達達小姐那兒嗎?為什么?幼:會,因為她不想幫盧先生洗那么臟的褲子。師:壞情緒到底有沒有去達達小姐那兒呢?(沒有)師:你從哪兒看出來的?幼:他們兩個人都很開心。師:噢,原來達達小姐看到盧先生滑稽的內衣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壞情緒就從窗口飄了出去。師:為什么壞情緒會跟著卷卷、媽媽和盧先生,但卻沒有找達達小姐?幼:因為她看到了盧先生滑稽的內衣哈哈大笑起來。師:原來只要我們眼里、心里都裝著快樂的事情,壞情緒就會遠離我們。師:卷卷用小樹枝戳弟弟,隨后她的心情變好了;媽媽看到盧先生的囧樣哈哈大笑;盧先生找到干洗店處理自己的臟褲子;達達小姐看到了讓自己開心的事……你更喜歡哪個人的開心法寶?幼:達達小姐、媽媽、盧先生。師:你們喜歡卷卷的方法嗎?為什么?幼:因為她戳了弟弟,壞情緒跑到媽媽那兒去了,媽媽很生氣。師:趕跑壞情緒時,不能亂發脾氣,不能傷害別人,不能讓糟糕的事情變得越來越多。[活動延伸]師:當壞情緒不見后,人們就會遇到美好的事情。故事后來發生了什么美妙的事情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教師配樂講述故事后半段)。通過采訪“客人老師”,一方面幫助了解幼兒化解壞情緒的方法,另一方面鍛煉幼兒主動與人交往的能力。將幼兒和成人化解壞情緒的方法進行歸類,用簡筆畫的形式記錄,歸類思路如下:1.自我調節深呼吸、睡覺、一個人安靜……2.轉移注意吃好吃的、聽音樂、看書、唱歌、跑步、跳舞……3.尋求幫助找朋友玩、找個人談心、抱一抱……通過思辨,讓幼兒明白:只要我們保持一份好的心境,壞情緒就不會找到我們;如果處理不當,壞情緒會轉移到其他人身上,也就產生了“踢貓效應”,我們要盡量避免被壞情緒傳染。
反思:
1.巧借繪本,幫助幼兒理解情緒。離開具體的事例來談情緒顯得有些空洞,就事論事對幼兒來說又顯得生硬。如何言之有物、深入淺出、生動形象地設計出適合幼兒的情緒管理方法?本節活動中,教師巧借繪本故事,并與幼兒生活巧妙連接,自然過渡,很好地調動了幼兒的感官體驗,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了各種壞情緒。
2.營造氛圍,幫助幼兒體驗情緒。活動中,背景音樂的選擇、親切的師幼互動,都為幼兒營造了良好的交流氛圍。在自然放松的環境下,幼兒更容易打開心扉,暢談內心最真實的想法。通過共情和換位思考,引導幼兒體驗不同的情緒情感。
3.多樣學習,幫助幼兒管理情緒。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想到了一些化解壞情緒的方法。首先借用采訪的形式,鼓勵幼兒從成人身上習得一些化解壞情緒的經驗;其次通過模仿、體驗等方式,加深對這些方法的理解和運用。以上方法的運用,符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和認知水平,從而促使幼兒有效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