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菊,李照偉,陳娟,李瀟,羅元宇,董然然
(1.六盤水水城區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貴州六盤水 553600;2.貴州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貴陽 550000;3.六盤水市農業科學研究院 貴州六盤水 553000;4.盤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貴州六盤水 553537;5.貴州大學 貴陽 550000)
自2018 年8 月我國確診第一例非洲豬瘟疫情以來,非洲豬瘟疫情在我國境內蔓延,為實現各級實驗室非洲豬瘟病毒的快速檢測并啟動防控反應,農業農村部陸續開展獸醫實驗室非洲豬瘟病毒檢測資質授權。而實驗室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的準確性,對指導基層開展非洲豬瘟疫情防控起到關鍵性作用,實驗室非洲豬瘟病毒檢測技術的提升和檢測能力的準確性是非洲豬瘟疫情能否得到快速控制的重要環節。因此,嚴格管控非洲豬瘟采樣及實驗室檢測的各個環節,規避影響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結果,在對非洲豬瘟檢測結果及時有效的應用到疫情防控工作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抗凝血采集和全血時,用含有EDTA 的真空采血管(紫色)或含有3.8%枸櫞酸鈉的注射器抽取血液。采樣部位要充分消毒,避免外源污染的影響。采集抗凝血時,需輕微晃動血液,確保血液與抗凝劑充分混勻,防止因混合不均勻而導致血凝塊的產生。
2)在養殖場或規模屠宰場自檢時,常使用方便快捷的采集方式,即血拭子。通常采取耳血拭子或尾根血拭子,采集前對采集部位進行消毒,用一次性針頭扎破尖或尾根淺表血管,用醫用棉簽蘸取適量血樣,將白色棉簽全部染成紅色,每頭豬1 個棉簽,血拭子采集時,確保蘸取足夠的血量,確保病毒的檢出率。采樣結束按壓止血至血液不再滲出,嚴防污染其他豬只。
3)非洲豬瘟檢測可使用棉拭子檢測,棉拭子采集時,眼鼻、肛門棉拭子確保采集到分泌物,否則為無效樣品,無法檢出病毒或為低檢出。
4)病死豬或屠宰場宰后胴體抽檢時,采集病死豬組織樣品,主要采集下頜淋巴結和脾臟組織。采樣時防止腸道等內容物污染,取樣時采集病豬病變的組織,胴體采集時,采集組織病變部位的中部,確保樣品采集量適中。采樣后放入樣品保存管或保存袋中,標記后密封保存。
1)血液樣品的保存與運輸。抗凝血樣品采集后,在抗凝劑與血液充分混勻的前提下,冷藏保存,防止暴曬。蘸取淺表血之后,將血拭子放入含有適量PBS 或生理鹽水的無菌試管中,冷藏保存;血樣采集管需正向靜置后,在采集樣品12h 內送至實驗室檢測,樣品若置于常溫或超出12h 后進行檢測,則會降低病毒含量,影響檢測結果。
2)棉拭子保存與運輸。棉拭子采集后,放入含有適量PBS 或生理鹽水的無菌試管中,嚴禁常溫干燥放置采集的棉拭子,或將棉拭子放置于不衛生的容器中,導致棉拭子污染或干燥。采樣后12h 內送至實驗室檢測或冷凍保存待檢。
3)組織樣品保存與運輸。采集組織樣品后,對樣品進行分類放置,嚴格放置于組織保存管或密封袋內,冷藏保存,于采樣后2~6h內冷藏送至實驗室檢測或冷凍保存待檢。
病毒檢測實驗室為相對獨立的區域,病毒實驗室建有屏障或緩沖區,確保實現相對封閉的環境。根據PCR 檢測的要求,實驗室內環境確保通風良好,濕度60%~70%之間,溫度24~26℃,配備空調,減少溫濕度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室要進行嚴格區域劃分,確保各功能區有效分離。結合實驗室布局,可根據操作先后順序,大致分隔為實驗準備、核酸提取、擴增分析3 個區域,確保凈污分離,實驗物品遵循單向流動,每次實驗后使用過的儀器設備要及時進行消毒,且無害化處理廢棄物,防止氣溶膠的產生。
分區后注明各工作區域的名稱,在對應區域中合理放置所需的儀器耗材,物資配備齊全。若分區不合理,則會導致樣品處置過程產生交叉污染,從而影響實驗的準確性。定期對實驗室使用的儀器設備取樣檢測,若為陽性,需進行徹底消毒,并間隔一個潛伏期后復檢為陰性方可繼續使用。
非洲豬瘟病毒檢測實驗室必須配備檢測靈敏度相對較高且與檢測相適應的儀器設備,各分區物資配備合理,如實驗準備區應擺放冰箱、水浴鍋、組織研磨儀、水槽、通風櫥等。核酸提取區應配置生物安全柜、核酸提取儀、高速冷凍離心機、混均器、微量加樣器等。擴增分析區配置熒光PCR 儀、電腦、打印機等。此外,各區域還應有帶蓋密封垃圾桶、消毒設備、工作服及一次性手套、口罩、吸頭、離心管等耗材,各區域的設備物品不得交叉使用,各類儀器技術規程要達到檢驗項目的要求,重要儀器要制定儀器操作規程及使用維護記錄等,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使用維護,保證其在規定參數內正常運行。各類耗材確保在保質期使用,保存方法得當,避免耗材污染。吸頭、離心管等使用前進行滅菌或者為無酶無菌耗材,各類儀器使用后進行清洗消毒。
為了快速完成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目前基層開展非洲豬瘟病毒檢測時主要采用成品試劑盒,包括核酸提取試劑盒和非洲豬瘟核酸擴增試劑盒兩種。在購買試劑盒時,應選擇具有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生產經營試劑盒使用資質的廠家,已取得農村農業部核發的產品批準文號的非洲豬瘟病毒診斷制品,并通過正規途徑購買。為確保檢測結果準確可信,盡量使用與各級實驗室相同的診斷試劑,從而減少與上級部門檢測試劑差異因素。
檢測試劑需嚴格按試劑盒要求保存的溫度條件進行保存,錯誤的保存溫度會嚴重影響試劑的檢測靈敏度甚至完全失效,導致實驗耗時及資金投入增加。通常核酸提取試劑盒存放于干燥室溫環境,擴增試劑盒存放于-20℃。擴增試劑盒購入時對擴增檢測試劑進行部分按需分裝,減少試劑反復凍融而影響試劑的檢測效果。
目前常用非洲豬瘟病毒擴增試劑盒主要為兩種,一種是根據PCR 反應體系所需試劑,在計算用量后,結合使用量分別加入后混合使用的,主要包含水、PCR 反應液、引物探針混合液。一種是配合好的A、B 液,兩種混合液全部混合均勻即可。混合時要進行充分混合,使用微量移液器時要規范操作,確保各試劑使用量足夠。冷凍試劑使用時要提前進行回溫,確保試劑完全融化。PCR 反應體系中酶對溫度敏感,使用時應置于冰上操作,用完后及時冷凍保存,按需分裝,減少凍融次數。確保試劑在有效期內使用,做好試劑登記管理。
核酸提取試劑盒分為手動提取和機提試劑盒兩種,手動提取試劑盒操作步驟繁瑣,耗時相對較長,人工操作容易造成核酸提取量不足或核酸受污染等人為因素較大,在基層非洲豬瘟病毒核酸提取時應用較少。手動提取試劑盒操作時嚴格按照操作步驟進行,試劑反應時間及離心速度、試劑加入用量充足等,做好標記,規范操作,避免交叉污染,否則均會影響核酸的濃度和純度。機提試劑盒使用時確保樣品加入至提取液面以下,蛋白酶k 的用量充足,并做好標記,避免加錯反應孔。吸頭不可重復使用,防止交叉污染。機提試劑盒需與核酸提取儀匹配,方能有效提取核酸。
非洲豬瘟病毒熒光定量PCR 檢測對實驗室操作的要求更為嚴格,它是以DNA 擴增檢測分子生物學的檢測技術,要求取得檢測資質的獸醫實驗室應配備2 名以上具有實驗室檢測技術且掌握簡單英語的人員,以確保實驗的可重復性。檢測人員應經過標準化、系統化的實驗室技術規范、相關法律法規、操作規程、生物安全防護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等培訓,并獲得檢測資格后方可開展相關檢測工作。
進行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的人員,不僅要具備強烈的責任心,耐心細致的進行實驗操作,具有嚴謹對待科學實驗的態度,還需熟知實驗原理,熟練操作相關設備,規范使用儀器,熟悉檢測步驟和方法,明確工作流程,掌握實驗質量控制方法、檢測結果分析及生物安全防護措施。在出現錯誤時具有分析查找原因的能力。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嚴格按照實驗程序,高度集中精神,防止加錯樣品或跳孔現象的發生,正確使用移液器,使用前檢查移液器量程,吸取液體時觀察吸頭液體的吸取量和是否取到液體。實驗室人員要參與相關部門的盲樣比對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定期進行實驗室技能培訓,查缺補漏,提高實驗室各項技能,確保科學規范的檢測流程,準確可靠的檢測數據。
經過以上分析,非洲豬瘟病毒檢測從采樣至實驗室檢測操作中的每一個環節,都會不同程度的對其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產生影響。因此,在檢測失敗時,認真分析查找影響因素對非洲豬瘟病毒檢測的準確性起到關鍵性作用。在基層實踐操作中,需要工作人員認真嚴謹的對待操作中的各個環節,不斷積累和總結經驗、查找問題等能力也是提高非洲豬瘟病毒檢測準確性的必備技能還需配備與檢測要求相符合的實驗條件,盡可能的認識和排除影響實驗結果的風險因素。合進而逐一避免,使非洲豬瘟檢測及時發揮預警預報作用,從而指導非洲豬瘟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