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3日下午,新中學者解讀《紅樓夢》系列講座開幕式及第一講“《紅樓夢》與現代管理”隆重舉行并取得圓滿成功。此次活動由新加坡紅樓夢學會主辦,南洋國際俱樂部、新加坡經濟發展局全球聯系司承辦,由中國紅樓夢學會學術支持,并得到了南洋詩社、南洋理工大學北京校友會、新加坡作家協會、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新加坡文藝協會、當代藝術研究會等機構的響應和支持。這是新加坡紅樓夢學會自成立以來舉辦的第一次大型活動。
2021年2月26日,在疫情已經肆虐了一年之際,新加坡成立了紅樓夢學會。開幕儀式有新加坡前政務部長曾士生、作家協會會長林得楠、新加坡當代文學研究會會長蔡志禮、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曲景毅、新加坡著名詩人周德成等出席。新加坡文藝協會會長成君還將自己珍藏的有關《紅樓夢》的著作105本捐贈給紅學會。作為首任會長,談起成立之初的情景,知名企業家、作家孫俠頗為感慨。作為《紅樓夢》的深度愛好者與研究者,2007年在北京電視臺《名師講壇》講《紅樓夢與現代管理》、2009年從管理學角度深度解讀《紅樓夢》的專著《紅樓管理密碼》出版以及2017年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的講座《紅樓夢與現代管理》都給了她巨大的勇氣。新加坡諸多同好的信任與支持更是推動學會得以成立并一步步前進的動力。新加坡終于有了自己的紅樓夢學會,此次的系列講座即是其“中華文化傳承”主題活動之一。
開幕式首先由新加坡紅學會會長孫俠致歡迎辭,她代表新加坡紅樓夢學會向與會的各位嘉賓、朋友表達了熱烈的歡迎與衷心的感謝。作為新加坡紅學會會長,她深感責任重大,表示定當不辱使命、不遺余力為紅學會貢獻力量,并闡述此次活動的意義在于堅持文化自信,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世界先進文化,以“紅”會友,因“紅”結緣,深入促進文化交流與發展。
新加坡外交部兼國家發展部高級政務部長沈穎致開幕辭。作為資深紅迷,沈穎在致辭中結合自己的成長經歷,從小時候最早接觸到的有關《紅樓夢》的連環圖、小人書談起,闡述了自己對這部偉大著作的喜愛與崇拜,并分享了《紅樓夢》帶給她的三點感悟:“曹雪芹是同情婦女、尊重婦女的;作為女性讀者,我對《紅樓夢》感到格外親切。”“《紅樓夢》是可以伴隨著每個讀者個人成長的一部書。”“《紅樓夢》不僅是著名小說,不僅是電視劇、戲曲的創作泉源,也不僅是學術題目,它也是一個平臺,提供無限的資源和機會讓讀者們、粉絲們交流。”并感慨說:“如果有一天我流落荒島,上天只允許我擁有一本書,那我希望那本書是《紅樓夢》。”沈穎還表達了對新加坡有了自己的紅樓夢學會的激動之情,希望更多的學者們、紅迷們可以在紅學會的促成下成為朋友,共同分享來自這部曠世之作的感悟、知識與快樂。
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在致辭中代表中國紅樓夢學會對新加坡紅樓夢學會的成立及本次主題活動的舉辦表示衷心祝賀。《紅樓夢》是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古典文學名著,而新加坡作為全球華人最集中的國家之一,兩百多年來,一代一代華人把對中華民族的情感維系與對《紅樓夢》的喜愛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紅樓夢》已經超越了一部文學經典的存在,而成為中華兒女的精神寄托、精神家園。《紅樓夢》不是一部以故事情節見長的小說,但正是在平淡無奇的日常生活的描寫中,曹雪芹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以獨特別致的敘述視角、神妙奇特的布局結構、鮮活生動的語言藝術等建立了《紅樓夢》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他認為《紅樓夢》值得我們認真閱讀,對于我們更深刻地認識生活、認識社會、認識人生,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此外,新加坡著名作家尤今、新加坡作家協會林得楠會長、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華裔館館長兼中華語言文化中心游俊豪主任、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曲景毅主任都作了精彩發言,他們或感慨《紅樓夢》就像一個令人目不暇接、無比驚艷的萬花筒;或贊揚孫俠會長為新中兩國文化交流孜孜不倦;或贊嘆《紅樓夢》“圈粉無數”;或祝愿大家在各位演講嘉賓的帶領下重溫兩百多年前曹雪芹創造的那一個懷金悼玉的紅樓世界。開幕式分別由中國傳媒大學向笠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潘正祥博士進行中英雙語主持。
開幕式之后,新加坡紅樓夢學會會長孫俠女士進行了系列講座的第一講:《紅樓夢》與現代管理。《紅樓夢》作為中國古典文學名著,人物眾多,關系復雜,四大家族的衰敗與寶黛釵的婚戀悲劇表現得淋漓盡致,其中蘊含的人生智慧與經驗教訓即使是二十一世紀的我們也受益良多。孫俠女士作為知名企業家,從現代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出發,結合自己的管理心得,以《紅樓夢》中的人物情節為例娓娓道來。比如,她從探春的銳意革新、襲人的善于抓住機會、小紅的策略調整、鴛鴦的專一、晴雯的錯位、金釧兒的跳井等來考量紅樓人力資源的合理配置,在賈府這個大環境中,不同人物的選擇不僅會有不一樣的人生,也會對整個家族有著不一樣的影響。此外,孫會長還探討了紅樓人力資源的精神象征,通過賈府不同級別的主子、丫鬟等的薪酬管理與獎懲機制來探討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并以對賈母、王熙鳳、薛寶釵的分析考察由人力資源向人力資本的轉變,指出這是企業的核心資本、也是企業的最大財富等。每個人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紅樓夢》,孫會長的管理學角度,讓我們可以從更為寬廣的角度深入地思考《紅樓夢》的意義,彰顯《紅樓夢》的迷人魅力。講座得到了與會觀眾的熱情討論與留言,其中一位名為“J003”的觀眾的留言令人感動:“感謝你們的講座,讓目前在印尼一偏遠小島還可以學習。我其實在其他日子只能自己默默讀著《紅樓夢》。”無論身處何方,《紅樓夢》都是你內心安穩停泊的港灣。在疫情依然沒有結束的今天,《紅樓夢》不僅可以溫暖人心,更可以成為我們交流的橋梁。
此次講座以Zoom為主會場,騰訊會議為分會場,以視頻號、新加坡眼的Facebook和YouTube等多種媒體平臺面向海內外直播。截至4月15日,僅“華人頭條”賬號直播瀏覽量已達83.7萬人次。《紅樓夢》的魅力早就超越了國界,中國的曹雪芹,世界的《紅樓夢》。
5月1日下午,系列講座的第二講由中國紅樓夢學會會長張慶善主講,題目是《關于高鶚與后四十回續書問題》。這是近年來在媒體與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也是學界爭論較多的問題。《紅樓夢》后四十回續書作者到底是不是高鶚?后四十回中有沒有曹雪芹的原稿?如何評價后四十回?后四十回在哪些方面違背了曹雪芹的原意?這些都在講座中得到精彩呈現,新加坡當代藝術研究會會長蔡志禮先生作為對談嘉賓提出了自己獨到的見解。接下來還有七講,將于每月的第一個周日舉行,主講人和題目分別是:南洋學會學術主任、新加坡戲曲學院創院院長蔡曙鵬“新加坡和越南話劇舞臺上的《紅樓夢》:中國文學經典的域外傳播經驗”;中國作家協會辦公廳副主任王軍“紅樓‘還淚’”;新加坡紅樓夢學會副會長周德成“紅樓‘香氛’”;中國紅樓夢學會副秘書長石中琪“拈起幽懷總是詩——《紅樓夢》中的詩詞漫談”;新加坡著名投資人、作詞人王一“《紅樓夢》結局探佚”;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研究所王慧“《紅樓夢》及其改編作品的情感敘事”;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古典文學碩士林琳“比較《紅樓夢》與《源氏物語》的預言性書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