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 蒲江縣交通運輸局 何松 周晶晶

所在地:四川省成都市
名稱:青山鐵牛旅游環線
里程:4.6公里
編號:X124、Y045、C484、C909、C542
技術等級:四級公路
起訖點:起于西來鎮臨溪社區,止于邛崍寶林界,起止點均與省道401線相連形成環線。

鐵牛水鄉
蒲江縣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西南,地形以丘陵為主,幅員583平方公里,總人口26萬。近年來,該縣深入貫徹“四好農村路”建設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堅定落實省委“一干多支、五區協同”和“四向拓展、全域開放”的戰略部署,堅持四好并進、深度融合,高質量建設“四好農村路”,努力將農村公路建成人民致富的幸福路、黨群干群的連心路。
截至2021年,蒲江縣公路總里程達1817.73公里,其中國省干線136.46公里(含高速公路)、縣道126.90公里、鄉道521.78公里、村道1032.58公里,路網密度達每平方公里3.12公里,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率、公路列養率等6個“100%”,農村公路建設群眾滿意率連續3年保持在98%以上,先后獲評全省和全國“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蒲江縣西來鎮鐵牛村,因村內西漢冶鐵遺址發掘出的一塊兒牛形鐵疙瘩得名,該村緊鄰西來古鎮,幅員9.59平方公里,轄12個村民小組、1073戶3634人。距成都經濟環線2公里,屬成都“半小時經濟圈”。
青山鐵牛旅游環線全長約4.6公里,起于西來鎮臨溪社區,經鐵牛村,止于邛崍寶林界,起止點均與省道401線相連形成環線。路線串聯了川西著名的西來古鎮、成都戰役紀念館、鐵牛水鄉、臨溪河等人文和自然景觀,既是蒲江縣北部區域連接邛崍、大邑、都江堰等地的重要旅游通道,又是連接成都經濟區環線高速、省道401線、壽高路等干線公路的重要外聯通道,同時還是實現公鐵轉換的重要通勤線路。
該路原為4.5米寬的水泥路,為助推鄉村振興發展,于2019年按照“因地制宜、以人為本、注重生態、融景入路、融產入路”的理念進行了改造提升,改造后技術等級為四級公路,設計時速為20公里,路基寬6.5米、路面寬6米,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同步完善了相關排水及交安設施。在道路改造過程中,充分利用現狀道路線性,盡量避免再占用良田,實現了土地資源高效、節約、集約利用。同時,尊重沿線自然生態環境和人文風貌,隨形而彎,依山就勢,并配套建設了觀景臺、綠道等設施。該路提升改造完成后,按照蒲江縣“路長制”及深化農村公路管理養護體制改革實施方案的相關要求,設立了路長,明確了道路管理、養護和路域環境治理等工作的責任人,路面技術狀況指數(PQI)保持在90以上;通過公共財政投入,落實養護經費,強化資金保障;同時,建立道路巡查和考核制度,提升道路日常管養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實現道路“品質高、網絡暢、服務優、路域美”的總目標。

蒲江縣形成了縣城與鄉鎮、鄉鎮與鄉鎮之間的“20分鐘交通圈”。
蒲江縣堅持“共繪一張美好藍圖”,遵循“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生態綠色、路景交融、融產入路”理念,推動農村公路建設與鄉村振興、產業發展等規劃“多規合一”,融入特色產業、歷史文化等元素,高品質規劃一批景觀路、產業路、文化路。已編制實施“四好農村路”建設三年計劃、“美麗鄉村旅游示范路”三年攻堅計劃等,將構建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節點、通鄉暢村達組的農村公路網絡,形成了縣城與鄉鎮、鄉鎮與鄉鎮之間的“20分鐘交通圈”。
貫徹“突出公園城市特點”這一重要指示,按照公園城市建設理念,編制《蒲江縣“四好農村路”建設技術導則》,實行設計、招標、施工、監理和資金“五統一”機制,規范指導蒲江縣“四好農村路”建設,提高公路建設標準,確保工程建設質量。編制《蒲江縣美麗鄉村路建設導則》,十八大以來,新建美麗鄉村路86公里,改造提升農村公路395公里,打通“斷頭路”14條,在全省率先實現鄉鎮建制村通硬化路“100%”。
青山鐵牛旅游環線獲交通運輸部2021年“十大最美農村路”稱號、甘成路獲“全國第二屆美麗鄉村路”和“2021年度四川省十大最美農村路”稱號。
完善政策保障,優先支持山丘區鄉鎮交通項目建設。加強財政投入,將重大農村公路建設項目資金列入縣級年度投資計劃,構建穩定投入增長機制。突出資源整合,構建以財政投入為主,部門爭取、社會捐贈、集體籌資和群眾投勞為輔的多元籌資機制。近年來,先后整合交通、農業、旅游等各類資金18.2億元用于農村公路建設。
率先推行公路養護市場化改革,改變傳統養護生產“大包干”模式,將縣公路養護段更名為縣公路管理所,只保留公路養護管理職責,將養護生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方式交由第三方實施,人員及養護經費足額納入財政預算,實現公管所專職管、公司專業養。
每個試驗藥劑分別設4個劑量,與對照藥劑和空白做比較,4次重復,小區面積20 m2,隨機區組排列。試驗設計見表1。
出臺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實施細則,建立縣、鄉、村三級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機構,監管養護質量。按照日常保潔固定總價、小修固定單價的招標方式,實行政府采購分別確定專業養護企業。通過強化過程監管、嚴格履約考核,將考核評價與工程結算、信用評價掛鉤,實現公路養護降本增效,公路養護機械化、專業化、規范化水平顯著提升,公路服務水平逐年提高。
發揮黨建示范引領作用,由基層黨員帶頭開展“四好農村路”建設。設立農村公路管護等公益性崗位,幫助村民創收增收;倡導文明新風尚,多形式開展護路文化宣傳,首創公路養護“三字經”,將愛護公路寫入村規民約,引導群眾積極參與;主動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媒體及村民代表參與監督、考評,極大提升了群眾出行滿意率,凝聚了黨在基層的民心,使黨群、干群關系更加密切。
青山鐵牛旅游環線的建設,打通了鄉村振興與農民增收致富的快速通道,帶動了沿線“因路而變,因路而美,因路而興”,造就了鐵牛新村、青山新村、白馬新村等一大批美麗新村。其中,鄰水而建的鐵牛村擁有萬畝果園、千畝魚塘,毗鄰西來古鎮和臨溪河,是蒲江唯一的 “徽派”建筑風格村落,2021年人均可支配收達入2.8萬元。先后獲評省級“四好村”、省級農房住房建設試點村和成都市鄉村振興示范村。
按照“政府引導,村集體主導,社會組織協同、多元市場主體參與”的發展思路,整合社會資源,開展創業孵化、品牌推廣、特色農事體驗、社區營造等,吸引優秀大學生返鄉創業。其中,由返鄉大學生成立的“牛旺鄉村旅游合作社”,精心運營村莊資源,打造了“塘塢”休閑業態和鐵牛雜貨鋪,展陳自主設計的10余種文創產品。

蒲江縣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達AAAAA級標準
鐵牛村堅持“政村企社”聯動整體運營與專業合作相結合的“1+N”發展模式。堅持黨建引領,政府規劃把控、基礎配套、先期項目引導性投資等保障,支持項目啟動;村聯合社與丑美公司組建新型“村企”聯合運營體——蒲江鐵牛丑美田園度假村有限公司,統一進行度假社區規劃設計、運營管理、產品研發、宣傳推介等,具體業務由專業合作社承接,最終實現“田園生活度假社區”的整體規范運營。目前,鐵牛丑美公司已對核心示范區果林、魚塘及6處房屋完成收儲,并啟動果林和物業改造提升工作。
近年來,按照郊野公園和鄉村旅游發展的規劃思路,沿線村社充分融入“交通+”多元素,打造了集生態、休閑觀光為一體的鄉村旅游景點,實現水清、水美、岸綠的生態格局,讓游客切身感受到田園之美、自然之美、鄉村之美。結合全域旅游發展思路,大力發展“快進慢游”的交通路網體系,實施精品旅游觀光線,初步形成“一環串多點”(鐵牛水鄉、西來古鎮、成都戰役紀念館、臨溪河)的全域鄉村旅游交通新格局。鐵牛村在踐行新發展理念的公園城市示范區這時代背景下,秉持黨建引領、規劃先行、村企合作、多元共創的發展思路,引進專業化運營公司——施國平團隊丑美生活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并鏈接禾然有機、柴米多、上海BottleDream等共創機構15家,新村民50余名,聚焦鄉村資源價值轉化,探索以新規劃、新人才、新場景、新融合為重點,打造充分體現“生產之美、生態之美、生活之美、生命之美”的田園生活度假社區。
青山鐵牛旅游環線改造提升后,不僅極大地改善了沿線群眾的出行條件,而且帶動了沿線鄉村旅游、紅色旅游、觀光農業的高速發展及傳統文化的傳承和保護,成為一條名副其實的產業路、景觀路、致富路,真正實現了“交通+”的多元化發展。
運用“大數據+”推進智慧交通管理,在全國率先建立公路綜合管理系統,整合利用雪亮工程、橋梁水位監測、客運動態監管等1200余套監控設施,通過巡查發現、反饋問題、系統派單、現場核對、整改閉合的流程,及時處置安全隱患和突發事故,實現公路路產數字化、巡查監督實時化、考核評估精準化、養護決策科學化。在2021年8月的蒲江縣暴雨洪災中,通過智慧平臺及時發現并排除道路隱患300余處,有效保障了搶險救援和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
建立交通、公安、城管、應急等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加強路產路權管理保護;強化路政管理和執法能力建設,組建管理和執法兩支隊伍,常態開展道路執法監督檢查和管護,探索出“路聯管、路全管、路共管、路常管”的農村公路管理新路子,“平安建設”群眾滿意度測評連續兩年位列四川省第一。
持續推進“客運村村通”惠民便民工程,大力實施農村客運公交化改造,因地制宜采取城市公交延伸、農村客運公交化運行、預約響應式服務等模式,串聯起3個高鐵站和蒲江縣所有鄉鎮、建制村,實現客運站點全覆蓋。大力實施“村村通”工程,新開行公交線路3條、投放純電動公交17輛,新增站點、站牌93處,改造提升客運站兩個,實現鄉鎮和建制村通客車率100%,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水平達AAAAA級標準。
按照“資源共享、多站合一、一站多能”模式,依托鄉鎮客運站,整合物流服務站、交通管理站、游客中心,建成全省首個片區交通運輸綜合管理服務中心,同時具備農村客運、路政和運政管理執法、鄉村旅游、農村物流等綜合服務功能,實現城鄉交通管理一體化、客運旅游服務一體化和物流服務一體化,提升了交通運輸綜合管理服務水平。
依托通暢便捷的農村公路網絡,構建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骨干、廣大農村和新型社區為支點的三級物流配送網絡,建立壽安綜合物流園區、蒲江物流服務中心、4個片區物流服務站和138個村社級物流節點的“一園區、一中心、四片區、多節點”立體化城鄉物流服務體系,實現物流配送服務網點全覆蓋,打通了“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郵政到村、快遞服務入戶”運輸渠道,助力創建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將農村公路作為蒲江縣產業發展的基礎“骨架”,結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高質量建設園區產業路330公里,連片發展柑橘、獼猴桃、茶葉三大優勢產業45萬畝,年產值達35億元以上,三大區域品牌價值達374.5億元。依托農村公路網絡,推動冷鏈物流及電商行業發展壯大,全縣冷鏈物流企業達100余家,形成超過10萬噸的全冷鏈配送能力,帶動發展電商4500余家,2020年電商網絡交易額達130億元。

青山鐵牛旅游環線周邊的美麗新村
結合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將農村公路與山水田林湖等自然景觀深度融合,實施公路美化、綠化、凈化、亮化工程,打造“暢安舒美”的農村公路風景線。已建成縣域旅游環線公路128公里、綠道150公里,串聯旅游景點20余個、美麗新村106個。保利·石象湖、成佳茶鄉、明月國際陶藝村等景區景點實現閉環,每年舉行采茶節、櫻桃節、車迷健身節等活動20余場次。2021年,蒲江縣接待游客900.27萬人次、旅游收入達50.45億元。
外聯內暢的交通網絡加速城鄉融合發展,吸引城市各類人才向鄉村集聚。截至目前,已吸引各類人才2000余人,帶動發展家庭農場350家、專業合作社300余家,促進城鄉形態轉型升級、特色產業融合發展,在成都市率先實現幸福美麗新村縣域全覆蓋。2021年,蒲江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83萬元,同比增長9.8%,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蒲江鄉村振興新圖景正加速繪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