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銳
(廣東職業技術學院,廣東 佛山528000)
文化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方面,隨著中國文化競爭力的提升,越來越多的中國傳統元素被運用到服裝設計當中。而盤扣所具有的東方之美,無論在傳統服飾還是當代服飾中,都形成了獨特的藝術美感。在“國潮”的大勢下,“國潮”設計萃取古今,深入表達。本文通過對一字盤扣在“國潮”服裝設計中的運用進行深入解析與探究,為“國潮”服裝設計提供創新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盤扣的歷史源遠流長,從“結”發展而來,始于上古先民的結繩記事。據東漢鄭玄在《周易注》中道:“結繩為約,事大,大結其繩;事小,小結其繩。”結繩記事是盤扣的雛形。周王朝禮儀《周禮》《禮記》等書中出現的“紐”字,“紐”是相互交結的紐結,也就是扣結[1]。盤扣的出現與使用,便與中國古代服飾的發展與脈絡緊緊相連。盤扣蘊含著自然、質樸的情愫,記錄著人們對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對于生活情感的寄托。從寬衣時代的以繩系結,到窄衣時代盤扣的興盛與發展,盤扣走過了漫長的歷史進程,盤扣造型具有深刻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體現了傳統人文精髓,也被一直沿用至今。我們常見的傳統盤扣由盤紐、紐襻和襻花三部分組成。當下,盤扣的種類繁多,造型結構各異,裝飾性較強。被許多設計師用于各類服裝設計當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字盤扣在盤扣類型中屬于比較簡單的一種盤扣形式。其方法是用一根細小的袢條編結成球狀的扣坨,另一根對折成扣帶。扣坨和扣帶縫制在衣襟兩側并且是相對的。盤扣因其材質極其難以保存,早期的盤扣造型更多的是從繪畫作品以及雕像作品中進行考究。盤扣具有鮮明的中華服飾文化符號,從秦朝一字盤扣出現雛形到清代一字盤扣廣泛使用(表1),再到民國時期繼續發揚與傳承,盤扣走過了漫長的歷史進程。在秦始皇兵馬俑出土的軍吏傭,胸前鎧甲上出現了一字扣搭襻造型元素,可以推測出盤扣在秦代已經出現,被認為是一字盤扣的雛形和萌芽,這種搭襻只是運用于將士戎裝上,并未普及至日常服飾。由日本正倉院收藏的唐代大歌綠綾袍,袍上面發現了我國最早的織物紐扣,唐代時期以圓領襤衫為上服,紐襻扣在圓領袍上使用,一般使用三對。一般位于脖子處兩側和如下一點的位置,在這個時候盤扣已經廣泛運用到圓領袍服上。《文物》1990年第9期,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清理簡報寫到,袍45件。其中完整的34件。有單袍、夾袍兩種,按袖式又可分為窄袖和廣袖兩種。均合領對襟,有開叉,身長過膝,大都縫衣領,胸前有一紐絆或衣帶[2]。周氏墓中出土的印金羅襟折枝花紋羅褙子衣襟的紐扣,是首次發現宋代褙子中對襟有紐扣。可以看出南宋時期,已經大量使用盤扣元素。洛陽市道北元墓出土的身穿配有兩對盤扣半臂的女俑以及元代甲胄出現的盤扣樣式,可以看出元代一字盤扣結構比較簡單。明代,出現了馬褂、旗袍等服飾,盤扣成為主要的服裝銜接方式,從明代官員的宮廷畫像不難看出,一字盤扣成為明代圓領服飾的主要元素。到了清代,滿族的窄衣文化盛行,不同的盤扣搭配各式服裝。清代盤扣講究對稱美,取材較為豐富,一字盤扣多以棉布、絲麻材質或者搭配使用陶瓷圓紐、玉石等材質。民國時期盤扣發展至頂峰,旗袍的流行將盤扣的發展推向頂峰,民國盤扣除了基礎的造型之外,還出現了花式造型和非織物材料的盤扣材料[3]。

表1 一字盤扣的發展演變歷史Tab.1 The history of th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button knots
“國潮”主要是指具有中國文化、中國風格、中國元素的產品設計。“國潮”服裝的發展與興起,從提出的“三大轉變”,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為標志,到了2017年4月24日,國務院批準將每年5月10日設定為“中國品牌日”[4]。真正開啟“國潮”時尚元年是2018年中國李寧登上紐約時裝周的舞臺,擺脫原本的刻板印象,推出了具有“國潮”元素的創新產品,引起大眾情感共鳴與文化歸屬感。在“國潮”的大勢下,中國本土品牌強勢崛起,借助“國潮”的力量,推動服裝行業的整體復蘇。
根據易觀分析的《2022年中國國潮發展新動向》,中國國貨消費已經進入第四消費時代,從“國貨”演變成“國潮”消費。年輕人是“國潮”消費熱潮的消費主體,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者對“國潮”消費有了更高層次的要求,產品的設計、品質以及文化屬性成為關注的要素。抖音、拼多多等新興渠道的崛起也成為“國潮”品牌的新契機,“國潮”市場有著巨大的潛力,年輕消費群體的需求各不相同,多樣化的設計風格在年輕群體流行起來。
盤扣其實不僅只局限于使用在旗袍上,盤扣也被運用到“國潮”服裝設計當中。脫離了傳統旗袍的中式風格,一字盤扣也擁有獨特的設計魅力。每一種新潮流和新時尚的出現,都與當下市場環境是息息相關的。一字盤扣在“國潮”服裝中的運用不再局限于紐扣的功能性作用,裝飾性的功能更為凸顯。中國李寧借助紐約時裝周成功轉型,成為“國潮”品牌的新標桿[5]。在李寧2021年悟·行主題大秀上(圖1),借助雪山的自然景色搭建起三角形的回環構圖,呈現出三大走秀主題。在此次秀場發布中,呈現出了大量的一字盤扣的服裝單品,立領水洗牛仔外套搭配同色系盤扣,即展示出牛仔面料的粗曠又體現出盤扣獨特的東方韻味。李寧2021年12月末發布的日進斗金系列,是新年生肖主題系列,運用虎年元素迎接新年的到來。在其中發售的一款拼接外套單品中(圖2),運用了一字盤扣的元素,盤扣具有招福納祥、傳遞情感的作用。將盤扣元素與老虎圖案進行組合,這樣不僅使服裝更具生動趣味,同時增添好寓意。

圖1 李寧2021悟·行主題大秀Fig.1 Li-Ning 2021 WuXing Fashion Show

圖2 李寧2021新年系列Fig.2 Collection“New Year”of Li-Ning 2021
太平鳥品牌創立于1995年,見證了中國時尚的變遷。近些年來,太平鳥品牌通過其顛覆性的革新,將傳統故事跟時尚流行元素相結合探索新時代背景下的品牌轉型前進之路。以其獨特的營銷模式和親民的價格,受到年輕消費群體的喜愛。2020年,太平鳥推出“花木蘭”聯名IP系列,整個服裝系列以黑色色調為主基調,運用了大量的一字盤扣元素作為服裝的設計細節。中式立領的斜門襟黑色上衣(圖3),定位立體刺繡圖案,加入一字盤扣元素,將古典元素與現代時尚元素相結合,體現出柔美且充滿力量感的視覺效果,迎合當下年輕消費群體的個性審美與表達。

圖3 太平鳥“花木蘭”IP系列Fig.3 Collection“Mulan”of Peacebird
設計師品牌烏丫UOOYAA,以中國新時代青年擁有“自由的靈魂,獨立的思想”為宗旨,遵循一個元素用到極致的品牌。僅創立幾年,就成為一個走在前端的中國原創新中式“國潮”品牌。一字盤扣屬于烏丫UOOYAA(圖4)最常使用的傳統元素,也是其品牌的核心設計元素,主要通過增加盤扣特征來裝飾服裝。這種夸大的手法主要使用在外套、羽絨服等單品上,能起到點睛之筆的效果的同時,彰顯精致又極具設計感。

圖4 烏丫Fig.4 UOOYAA
密扇MUKZIN服裝品牌旨在用新時代的語言表達中華傳統文化。通過“服裝”這一媒介將東方主義美學進行傳遞。密扇MUKZIN 2020年秋冬的“十洲記”系列(圖5)主要是通過傳統民俗元素來表現國風少女感[6]。在格紋雙面呢西裝上使用盤扣作為點綴,打破了西裝固有的傳統印象,增添了趣味性。2021年秋冬的“花鳥尋仙”(圖6)系列主要是表達東方美好祝福以及個性少女的理念,使用了大量的一字盤扣造型元素作為服裝系列的主打,其盤扣造型各具特色,盤扣沒有按照常規的擺放位置,而是巧妙的運用在裙子肩部和下擺開衩處,更好的彰顯低調端莊的中式傳統設計。

圖5 密扇“十洲記”系列Fig.5 Collection“Shi Zhouji”of MUKZIN

圖6 密扇2021秋冬Fig.6 MUKZIN 2021AW
在“國潮”服裝品牌中,使用一字盤扣元素的品牌案例還有很多。ROARINGWILD 2019的春夏系列的斜襟立領盤扣馬甲單品(圖7),將一字盤扣元素融入到機能設計風格當中,既潮流時尚又具有特色。MARRKNULL 2020的秋冬系列(圖8),將一字盤扣元素以裝飾的效果運用到牛仔外套上,在肩部位置用盤扣元素做連接與點綴,極具個性。

圖7 ROARINGWILD 2019春夏Fig.7 ROARINGWILD 2019SS

圖8 MARRKNULL 2020秋冬Fig.8 MARRKNULL 2020AW
從秦朝一字盤扣出現雛形到清代一字直盤扣被廣泛使用,隨著時代的發展,新材料、新工藝、新設計使盤扣具有多樣性、多元化。隨著“國潮”設計的興起,也存在一些問題,值得進行總結與反思。一字盤扣的運用不應只停留在最簡單、最基礎的元素設計中,而是需要加強“國潮”設計中原創性和文化底蘊,這樣才能使“國潮”設計植根在傳統文化上。一字盤扣看似簡單,制作過程卻很復雜,需要經過開料、刮漿、開條、燙條、盤扎、修復、裝裱等二十多道工序才能制作完成[7]。雖然許多“國潮”品牌運用了盤扣這一傳統造型元素,但是更多的是工業機器所制作出來的,缺少了盤扣中一針一線的穿引以及傳統手工藝的精美絕倫。
其一,一字盤扣在色彩的選擇上是極為考究,傳統盤扣的色彩顏色多為精美、雅致。色彩是影響人視覺感官的重要因素。盤扣在服裝當中屬于從屬位置,需要考慮服裝色彩的對比協調的關系。使用服裝同色系搭配的盤扣是最常見的一種色彩關系,盤扣的色彩也可以根據服裝靈感,進行色彩設計,通過和諧的色彩展現盤扣的魅力。“國潮”服裝在設計時,對色彩可以大膽創新,將時尚色彩融入到盤扣設計當中,彰顯“國潮”魅力與底蘊。
其二,在一字盤扣在發展歷程中,一直以常用的棉、麻、絲等面料為主要的材料。隨著社會的發展與織造技術的進步,制作盤扣的面料極為豐富,各種不同面料質感和肌理組成的盤扣,增加時尚感。像面料與珠寶、面料與金屬的結合,彰顯非織物材料的特性,能更好的彰顯“國潮”設計的新形象,也是為盤扣增加新的想法。“國潮”品牌需多使用創新性面料和非織物材料進行盤扣設計,這樣才能設計出更好的“國潮”產品。
其三,盤扣的造型具有對稱美,造型復雜且精美,具有美化和裝飾服裝的作用。一字盤扣雖是最簡單的盤扣形式,其形態可以變化多端。在“國潮”設計中,汲取傳統文化精髓,將盤扣的造型元素進行創新與融合。
本文通過梳理與解析一字直盤扣造型演變與結構變化,將一字直盤扣的造型元素與“國潮”服裝設計相結合,豐富國潮設計形態,推動“國潮”服裝傳承與創新的融合,從而提升“國潮”服裝的文化認同與設計生命力。盤扣的發展是中國服飾文化的縮影,越來越多的“國潮”品牌將一字盤扣元素運用到流行服飾設計中,但在其形態、材料以及藝術表達需要始終堅持其文化內涵,弘揚創新,推陳出新,使一字盤扣元素更好的得到傳播,走進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