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劉 芳
毗鄰孔雀湖的開平市馬岡鎮,水網密布,池塘眾多,是優良的養鵝基地,家家戶戶的養鵝傳統,成就了馬岡“千年鵝鄉”的美譽,馬岡鵝也成為遠近聞名的美食。烏頭、烏喙、烏背、烏腳,灰黑羽毛,頭大頸粗,胸寬腳高,體型適中,馬岡鵝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其肉紋纖細、脂肪適中,味道鮮美,是開平的美食招牌,也是開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認證,開平首個“國字號”農產品。
“馬岡鵝雖聞名已久,但整體的產業發展還處于低端,馬岡鎮的經濟也相對落后。”馬岡鎮副鎮長甄超鵬告訴記者,“我們經過不斷探索,找到成立鎮域行政區品牌的方式,推動馬岡鵝產業、馬岡鎮農業產業的發展。”
馬岡鵝與潮汕獅頭鵝、清遠烏鬃鵝、陽江黃鬃鵝并列廣東四大名鵝,馬岡鵝作為廣東燒鵝的首選用材,占據了廣東肉鵝消費近七成市場份額。隨著互聯網和現代交通的高速發展,馬岡鵝的美名早已傳至周邊省份乃至全國和海外地區。
然而,雖然鵝名遠揚,馬岡鵝的發展卻被困在產業鏈的中低端:產品結構單一、產業鏈條短,品牌建設力度不夠,產品附加值沒有充分挖掘。“大部分都是農戶傳統散養為主,養殖成本高,規模化生產不足,也沒有統一的養殖標準和產品標準,鵝苗、毛鵝的價格波動大,嚴重影響養殖戶收益和鵝企發展。”甄超鵬表示。
據了解,馬岡鎮目前有養鵝場350家,飼養母鵝50萬只,年生產純種馬岡鵝苗600萬對,肉鵝出欄500多萬羽。馬岡鵝產業具有一定規模,但一直存在小、散、弱問題,種質資源高地沒有建立起來,標準化、綠色化、有機化、數字化養殖有待推進。具有馬岡鵝原產地優勢資源,但馬岡鎮卻不能從馬岡鵝養殖產業中獲得相應的財稅收入,當地百姓也難以獲得馬岡鵝產業的發展紅利。
遍地都是馬岡鵝,確不知道哪只是正宗的。這是馬岡鎮馬岡鵝的尷尬,也是地理標志品牌共同的痛處,由于地域邊界不清晰、建設責任主體不明確、品牌利益分配不合理,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消費者難以辨別。
“鵝企不滿意、地方政府不滿意、屬地百姓不滿意、消費者不滿意”——這是大家之前對馬岡鵝產業發展的共識。
“馬岡鎮名優特產眾多,但‘零散碎小’的生產方式難以實現優質優價。”甄超鵬介紹道,除了馬岡鵝,馬岡鎮還有涼粉、瀨粉、辣木苗、紅蜜薯、鮮牛奶、無花果、釋迦果、火龍果、番石榴等品質優良、風味獨特的名優特產,但同樣存在生產方式傳統、企業規模偏小的問題,難以做大做強。
如何立足馬岡的資源稟賦,將青山綠水化為金山銀山,以產業振興帶動鄉村振興,促進共同富裕,成為馬岡鎮亟待破解的難題。
“行政區品牌建設試點將成為馬岡鵝產業做大做強的突破口。”今年2月22日,在馬岡鵝產業行政區品牌建設調研座談會上,這一破題之策經過專家調研論證后最終確定。
據了解,行政區品牌作為區域品牌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地理標志品牌、區域共用品牌等其他區域品牌相比,具有地域邊界清晰、產品品質層次分明、品牌權益歸屬清楚、品牌管理職責明確的特點,是解決區域品牌建設困境的重要突破口。
3月23日,開平市委、市政府決定以馬岡鎮為試點,先行開展“馬岡優品”行政區品牌建設。在開平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馬岡鎮與國資企業聯合成立“馬岡優品”專營機構——開平市馬岡真味供銷有限公司,并授權該公司作為“馬岡優品”產品總經銷商,采用“統購直銷”模式,構建從生產到分配、交換、消費全過程、全鏈條的有機銜接體系。
江門市老促會副會長龔榮茂(左三),開平市老促會副會長黃德富(左二)、馮國榮(左一),馬岡鎮副鎮長甄超鵬(右三)向記者介紹馬岡優品
3月28日,“馬岡優品”行政區品牌培育建設公告、品牌標識、第一批產品名錄對外公布,標志著全國首個鎮域行政區品牌培育建設正式拉開序幕。
“馬岡優品”的品牌建設是快速而穩健的。5月9日,開平市舉行“馬岡優品”行政區品牌培育建設營運體系啟動儀式,成立了開平市“馬岡優品”行政區品牌產業集群黨委,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馬岡優品”物流配送中心和“馬岡優品”實體旗艦店正式啟用。6月16日,開平市舉辦了馬岡鎮“馬岡優品”現場辦公會,市委書記、市長到一線研究解決“馬岡優品”行政區品牌培育建設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6月28日,首批“馬岡優品”直營連鎖店開張剪彩,“馬岡優品館”電商平臺啟動。至此,“馬岡優品”品牌建設進入新階段,線上線下分銷渠道相結合,架起了鄉村優質產品從生產地到消費地的聯通橋梁,打通了農村與城市鏈接的渠道。據統計,從5月9日營運體系啟動至今,“馬岡優品”營業額累計超過百萬元。
“馬岡優品”行政區品牌建設成效立竿見影,首先嘗到甜頭的就是養鵝戶和鵝企。“日子有盼頭了!”養鵝戶張先生告訴記者,今年鵝價一直走低,日子難熬,但是從6月18日“馬岡優品”首批采購以來,馬岡“百天鵝”的價格應聲而起,從每斤11.5元漲到13元,最高漲到14元。“只要品質好,不怕賣不了好價錢啊!”張先生心里樂開了花。
8月6日,開平市吉豐馬岡鵝百立山生態養殖示范基地揭牌,投建該基地的開平市吉豐畜牧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健梁告訴記者,行政區品牌建設將帶動企業做大做強,“馬岡優品”的質量標準體系可提升產品質量,其搭建的銷售平臺,也可有效解決產銷對接問題。“這個基地養殖的馬岡鵝全部都是吃純谷草、喝山泉水,真正的綠色產品。我們要讓更多消費者吃上優質的‘馬岡優品’馬岡鵝。”張健梁說。
在“馬岡優品”旗艦店購買特產的趙女士告訴記者,以往帶“手信”給親友,總怕質量不好,現在看著“馬岡優品”的標簽選,品質有保障。
值得一提的是,馬岡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合作共建開平市馬岡鵝研究院,開展馬岡鵝提純復壯與保種場建設,推動申報省級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其實施的馬岡鵝遺傳資源基因測序,已取得初步成果,基因組掛載率達90.89%。
從與國資企業聯合成立“馬岡優品”專營機構,到自主掌控馬岡鵝的物種資源,將這種具有基礎性、核心性、公共性的馬岡鵝的原產地物種資源牢固地掌握在當地政府手中,馬岡鎮委、鎮政府始終占領馬岡鵝產業鏈“高地”,主導馬岡鵝全產業鏈發展,為“馬岡優品”的馬岡鵝品牌輸出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為全國首個鎮域行政區品牌,“馬岡優品”的培育建設有效解決了地方政府在區域品牌建設中“想干不能干、不會干、不敢干”和在以往實踐中越位、錯位、缺位的問題,極大調動了各地區、各部門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8月8日,馬岡鵝預制菜產業園奠基。“預制菜飛速發展,這將是馬岡未來發展的一個大方向。”甄超鵬告訴記者,馬岡還將推進“馬岡優品”中央廚房建設,推出以馬岡鵝為主體原材料的標準餐品。
根據《開平市“馬岡優品”行政區品牌培育建設實施方案(2022-2023年)》介紹,接下來,馬岡鎮將繼續提升產業集聚力,以經銷“馬岡優品”的國有企業為主體,通過產業協作有效帶動全鎮“馬岡優品”的養殖、種植、加工、檢測、認定、物流、銷售、金融等企業共同發展。
“‘馬岡優品’行政區品牌建設是開平是探索鎮域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突破口。”開平市副市長張偉業表示,希望能夠豐富完善產業鏈,推動產業做大做強,突破鄉村振興發展瓶頸,同時為其他鎮區提供可復制可借鑒可推廣的“馬岡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