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衛麗
(遼寧北票市東官營農業技術推廣站)
秋冬季節種植番茄可以獲得較高經濟效益。市場上蔬菜品種不斷增多,番茄產量水平上升緩慢限制了設施蔬菜收益。利用日光溫室進行冬茬番茄高產栽培提高番茄產量,能夠適應市場對蔬菜多方面需求,提升菜農栽培質量水平,增加菜農的經濟收入。
適宜冬茬番茄豐產種植的溫室,需要有以下構造和附屬設施:溫室高為2.8~3.5米,跨度為6.0~7.5米,后墻的高度以1.8~2.5米為宜,后坡水平投影長度1.2~1.5米,后墻保溫總厚度為1.5~2.0米或用24厘米磚墻,采用9~12厘米聚苯板(12厘米厚珍珠巖),12厘米厚磚墻夾心墻構造等具有較強保溫能力;前屋面采用0.1毫米厚聚乙烯無滴膜覆蓋,前屋面保溫可以采用屋面外加一層草苫和一層紙被(或應用強化不織布)或使用兩層草苫覆蓋;溫室室內可以張掛一層保溫幕(塑料薄膜或不織布);在后墻、山墻上張掛反光幕,在溫室前部底角外側開挖防寒溝或鋪設1米寬和40厘米厚的亂草,并配備臨時加溫爐具。
適宜選擇優質,豐產,抗病番茄品種,特別是冬茬栽培應選擇耐弱光和抗逆性較強的番茄。如外銷可選厚皮紅果,商品性好,耐貯運,內銷則選用符合市場需要的粉果品種。
培育適齡壯苗是日光溫室冬茬番茄栽培關鍵技術。
2.1.1 堆制營養土:6月份取園土(或菜田土、大田土)加未腐熟雞、豬糞和馬糞(一般比例是4∶3∶3)摻入適量復合肥進行堆制發酵,經夏季高溫殺滅病原菌,起到消毒作用,混勻過篩即可使用。
2.1.2 臨時配制
2.1.2.1 經濟型:①1/3馬糞、2/3園土;②1/3馬糞、1/3細爐渣、1/3園土;③2/5園 土、1.5/5腐 熟廄糞、1/5河泥、0.5/5草 木灰;④2/5園土、1.5/5腐熟雞、豬糞、1.5/5腐熟馬糞。
如果用播種床育苗,移植床營養土可用:①2/3園土、1/3馬糞(或馬、豬糞混合);②2/3園土、1/3稻殼(也可用碳化稻殼)。
2.1.2.2 高成本:①2/3草碳加1/3蛭石;②3份草碳加一份蛭石,加一份珍珠巖,加少量腐熟雞糞(體積的1/15)加少量復合肥(體積的1/200)。
為防止苗期侵染性病害發生,對播種床床土進行消毒。
2.2.1 藥土消毒:①選用70%的五氯硝基苯與65%代森鋅按1∶1混合,一般用量5~8克/平方米,混土15~25千克,播種時予以下鋪上蓋(五代合劑);②應用70%的五氯硝基苯與50%福美雙按照1∶1混合使用,也是5~8克/平方米,混土15~25千克,在播種時進行下鋪上蓋(五福合劑);③應用70%的甲基托布津配成70倍藥土,在播種時下鋪上蓋予以消殺病菌。
2.2.2 藥劑消毒:應用50%代森鋅200~400倍液進行消毒,一般用原藥液10克/平方米,配成2~4千克藥液噴灑,床土干時400倍液,床土濕時200倍液。
2.3.1 溫湯浸種:先用水將種子漂洗干凈,然后加入5倍種子體積的55℃溫水,用木棍順時針攪拌,隨時注入熱水,保持水溫55℃達10分鐘,待水溫降到30℃時停止攪拌,予以浸泡5~6小時。
2.3.2 藥劑浸種:①用清水浸種4~6個小時,取出后放入10%磷酸三鈉溶液中再行浸泡20~30分鐘,然后用清水沖洗,即可殺滅種子表面煙草花葉病毒;也可在35~40℃溫水中進行4~6小時浸泡,再使用1%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15分鐘用水沖洗;②將種子放入清水中浸泡4~6小時,再放入2%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15~20分鐘,撈出后在50℃溫水中浸種20分鐘,可預防發生早疫病。
育苗盤或溫室苗床上鋪10厘米厚過篩床土整平略加夯實,打底水,待水分滲出時,把種子分散到苗床上,播種量每平方米約25克,再覆蓋一層1厘米厚床土并在其表面覆蓋一些經浸泡的稻草或報紙等遮光保溫或覆蓋地膜。出苗后及時揭開地膜。
苗期種子萌動至成苗定植需注意幾個問題:播后溫度要保持白天25~28℃(不超過30℃),夜溫保持18~20℃(不能低于12℃),土溫以保持18~20℃為宜。出苗前不需見光(土溫低時,白天多受光有利于提升地溫),當有小幼苗拱土時,白天則要見光,邊出苗邊綠化,對于避免幼苗徒長有利。番茄幼苗已有大量拱土,應及時揭去薄膜,以防烤傷種芽。覆蓋小拱棚時應注意放風,以免溫度過高出苗過快;撤膜時若土壤干可少量灑水,使表土潮濕。
2.5.1 籽苗期管理:出苗后到真葉展開,又稱籽苗期。此時期苗木易徒長,為防止徒長現象的發生,必須先對苗木進行適當控水降溫,以抑制苗木徒長現象,白天溫度應維持在20~25℃,晚上溫度應維持在10~15℃;當發現苗木帶“帽子”時應將其摘掉,帶“帽子”的苗木容易發生徒長現象,應注意摘帽前先淋少許水分,讓苗木潤濕后才能采摘,否則容易將子葉斷掉而影響苗木生長。
需要強調的是在使用五代合劑土防病害育苗過程中,籽苗期不應控水,而應使床面保持濕潤狀態,以防藥劑對籽苗產生抑制作用,可采取調節籽苗株距(排稀、間苗),勤擦塑料多見光等措施控制徒長。子葉作為苗期光合作用惟一器官應注意加以保護。
2.5.2 小苗期管理:由第1片真葉破心、1~3片真葉舒展成“小苗期”。此期徒長概率小于籽苗期,葉面積與根系同步膨大,在管理上應邊促進邊控制。確保適溫(白天氣溫22~25℃,夜溫13~15℃)和陽光充足條件下可不必控水,而應澆透,切忌小水勤灌。遇氣溫上升和下降,放風量要適當增減。
2.5.3 分苗、移苗定植:一般幼苗2片子葉分展和1枚真葉展時為分苗適期,營養缽育苗不采用分苗。分苗方法是將過篩床土裝入直徑10厘米塑料缽內或塑料袋中,每個塑料缽或塑料袋栽植1株,栽后澆足清水。當幼苗長有4葉1心時,缽體按照15厘米×15厘米順序擺放。移苗分苗增加苗木營養面積。番茄1次移苗效果最好,數次移苗將對苗木花芽分化影響不良。分苗應盡早,最遲應在苗木2~3片真葉和花芽分化前移栽完。
移苗前3~5天要適當降溫運動,選擇晴天早晨。以容器分苗或移植床分苗為佳。分苗過程中剔除病苗和畸形苗。將過篩營養土裝入直徑10厘米塑料缽或自制塑料桶袋中栽1株幼苗。
移苗床要根據距離開溝或勾坑,株距根據苗子大小而定,通常10厘米×10厘米。澆足底水后擺苗覆土。
移苗注意淺深,子葉露土面上1~2厘米為宜(苗木徒長時可臥植)。分苗后以恢復根系為主,緩苗期3~5天,氣溫應較高,尤以地溫為高。溫度白天保持25~28℃,夜晚15~18℃,地溫18~22℃。2.5.4成苗期管理:緩苗至定植的這段時間叫成苗期。幼苗吐露出新葉說明已經緩苗,隨生理機能恢復增強生長漸速。管理不到位易發生徒長苗和老化苗。為防止徒長,氣溫和地溫應較緩苗期略下降2~3℃,白天溫度保持23~25℃,前半夜為17℃,后半夜約15℃(不應低于12℃)。以晝夜溫差達8~10℃為宜,有利花芽分化。白天地溫在20℃左右時應控溫不控水(以控制夜溫為主,否則會徒長和花芽分化節位增高),若夜溫在12℃以下,則易發生畸形花而影響植株生產。幼苗長出4~5片真葉,植株間互相遮蔭易徒長,要及時予以稀排達15厘米×15厘米。
水分管理方面,幼苗新葉呈淡綠色正常,天氣晴朗10時左右葉開始打蔫,說明水分不足。在管理上,不能直接使用自來水澆水,應以囤水為好,澆水量不要過大。澆水后,室內氣溫升高3~5℃要及時進行通風排濕,并于當日午后或次日反復提溫排濕。番茄根外追肥(共2~3次),可噴灑尿素15克、磷酸二氫鉀20克對水5千克水溶液(噴灑葉面正好滴水即可,午后放簾前噴灑最佳)。
番茄歷苗齡50天為壯苗標準,生理苗齡有7~8葉舒展,莖稈粗度0.5~0.6厘米,植株高度20~25厘米,第一花序見大蕾。
冬茬番茄育苗環境接近定植環境,做好整地施肥,栽植前每畝施入優質農家肥(雞糞和豬糞)5000千克。深翻拌入土壤40厘米,耙細,每畝施入磷酸二銨20千克,硫酸鉀20千克(大、小行距)。定植時間在10月底至11月初,在此期間光照充足,緩苗迅速。整地施肥后開溝,按40厘米株距擺苗。用泥土將苗坨稍微培上,深度最好是第1片真葉和地面齊平。苗擺放要端正,地面高低相仿,栽后澆透水,待水滲下后再起壟。
澆水方式可以軟管滴灌或膜下灌溉,軟管可以每行1條或每畦1條,軟管一端通過撕裂膜固定,進水端通過三通或者旁通接入主管,供水方式可以是自來水。軟管設施接好后要及時扣膜。將薄膜拉成和畦一樣長形狀,兩頭用泥土壓在一起。之后使用刀片對每一棵番茄苗劃十字口,將幼苗從十字口取出。地膜繃緊用土壓緊,將定植口密封,地膜以下呈密閉狀態,每畝栽植約300株。
3.2.1 溫度:氣溫白天保持25~28℃,夜溫控制在15℃。進入結果期采用“四段變溫”法管理。上午揭簾使溫度迅速升到25~28℃,下午降到20~25℃,上半夜保持14~17℃,后半夜降到10~12℃,最低不得低于8℃。地溫以15~20℃為宜,不能低于12℃(此期間采取變溫管理,三段:8~17時25℃,17~22時13℃,22~8時7℃)。
3.2.2 光照:管理期間要及時揭蓋草簾,注意清潔棚膜。11月下旬在溫室后墻張掛反光幕,予以補光。
3.2.3 肥料:冬茬番茄施入的基肥較多,第一穗果坐住前一般不需追肥。為壯苗,一般可在緩苗后每周施入一次葉面肥(磷酸二氫鉀)。第一穗果如核桃大時可追頭一次肥,追磷酸二銨20千克,尿素10千克,硫酸鉀15千克。此后在植株每穗果坐住后,均應追肥澆水,防止植株早衰,促進果實膨大。在第二穗果開花至采收期間施用二氧化碳。如用二氧化碳發生器(碳酸氫銨加濃硫酸,每日每畝地使用碳酸氫銨3.8千克加96%濃硫酸2千克,對水8千克,注意容器中先放水后加酸)。施放量,晴天800~1000毫升/立方米,陰天500毫升/立方米。
3.2.4 水分:定植時澆足水后,可以3~5天澆一次緩苗水,至第一穗果膨大再澆水,否則易降低地溫。第一穗果核挑大時澆水,以后依據土壤墑情每隔15~20天澆一次水。在12月下旬至1月下旬不要澆水,因為此期間外界溫度低,很難及時放風,空氣濕度大易引起植株發病。管理期間水要澆足,可在裸露地表放些稻草,防止溫室內空氣濕度增加過大。在定植2周后,就可進行插架或吊秧。
此期栽培番茄應采用單干整枝,每株保留3~4穗果,每穗可留4~5果。及時打掉側枝,在植株上部保留2~3片葉予以摘心。防落花可在每個花序開有3~4朵花時用沈農番茄豐產劑2號點蘸整個花序,也可采用人工震蕩方法促進坐果,減少畸形果和空洞果的比例。采收期間為催熟果實可使用40%乙烯利加水稀釋成800倍液,用毛筆涂抹綠果(別抹到幼葉和幼果上)。
番茄采收標準依用途而易。儲藏和遠途運輸適合在綠熟期采收;轉色期采收適合短期儲藏和近距離運輸,稍后熟即可食用;鮮食采收期為成熟期,此時采收果實主要就地供應,不耐遠途運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