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炎兵 姜泉花
山西農業大學體育部,山西 太谷 030801
山西“農谷”成功舉辦第六屆農博會,為山西特色農業發展搶占了新優勢,山西農谷旅游依據優勢資源開發穩步推進,山西農谷地區通過近幾年的規劃建設,旅游業發展思路清晰,比如山西省晉中市太谷區侯城鄉東莊村依托獨特的區位優勢和資源,打造出了獨具特色的“生態后花園”。在體育文化旅游方面,太谷區的貫家堡小區社區居民體育館項目,太谷鳳凰山森林公園登山步道建設項目、杏林生態園體育休閑基地旅游項目正在建設發展中,太谷區因地制宜發揮地方特色優勢,加快體育事業的發展,以體育文化旅游為主體的鄉村旅游業將成為中國農谷旅游開發的亮點。
在農谷建設前景驅動下,山西太谷地區在交通、環境、產業、公共服務等領域在不斷深入建設中,鼓勵太谷人直接或間接從事農谷建設、產業和旅游服務業。山西“農谷”地區的開發建設得到了國家及政府的大力支持,并擴大招商引資,加快山西農谷地區經濟發展,政府在各方面出臺了相關配套優惠政策,保證了山西“農谷”地區創造最優的投資環境,努力為企業創造可持續的發展環境。在農谷建設的大環境背景下,提出體育文化旅游相關產業,助力農谷建設全面發展。
“農谷”建設不僅要發展現代農業,還要通過第一二三產業的融合,促進“農谷”建設向適應社會與民眾個性需求的方向全方位發展。農谷建設思維要跟隨社會大眾潮流,而體育文化旅游的開發不僅可以讓大眾體驗先進現代農業科技,還可以了解“農谷”晉商文化、傳統武術文化,鼓勵大眾正確認識體育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作用和功能,從而促進社會發展。山西“農谷”建設已初具規模,而體育文化旅游符合民眾的休閑旅游需求,會為“農谷”建設增添活力色彩。
明清時期以來,晉商地位顯著,而太谷就是晉商發揚地代表之一,晉商文化包括許多值得發揚的精神,包括誠信精神、進取精神、敬業精神和群體精神,這對于當今社會的發展具有很重要的教育意義。而“農谷”體育文化旅游基于晉商文化底蘊,參與者在運動及其體育競賽的同時,更加堅定文化自信,領略和傳承晉商文化。晉商文化對體育文化旅游的開發與推廣具有促進作用,促進體育文化旅游可持續發展。
推動“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可以提升太谷地區的整體形象,體育文化旅游產業帶動當地旅游景點的發展。以造福當地百姓為落腳點和根本目的,將山西“農谷”打造成為體育產業之谷,帶動富民之谷,這是山西“農谷”體育文化旅游建設的重點,體育作為轉型的新突破融入文化旅游中,吸引大眾參與,可以有效帶動旅游業的發展,對旅游景點具有促進作用。
在政府的引導下進行旅游業的開發與推廣,將會促使體育文化旅游向更好的方向發展。“農谷”的體育文化旅游建設涉及多個行業和部門的配合管理,政府要發揮自身宏觀調控和規范市場秩序的重要作用,正在或即將進行的體育旅游資源開發與建設要各部門管理工作協調職責分明。尤其在疫情期間,如何為文體旅企業緩解損失困難,需要政府及體育文化旅游相關部門部共同協作,幫助企業渡過難關。
太谷區體育文化事業的名片就是形意拳,在文化旅游中注入相關性極強的武術文化,促進體育文化旅游共同發展。形意拳是從清朝在山西得到廣泛的傳播,晉商文化是“農谷”體育文化建設最具有代表性的因素。所以結合晉商文化,會促進鏢局形意拳特色體育產業文化旅游快速發展。
要倡導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在改善環境的同時合理開發體育文化旅游產業,打造“綠色活力農谷”,打破僅依靠傳統農業發展的傳統思維,為現代農業與體育文化旅游發展提供空間。體育文化旅游的發展需要依靠農村生態環境,合理開發資源,為推進農谷建設的快速發展注入動力。
在體育文化旅游規劃中,要充分結合當地特色產業、特色景觀、特色體育文化,要有自身內涵和特色,盲目規劃會導致旅游業惡性發展,堅決抵制“同質化”規劃,遵循本土性原則。
(1)結合太谷農業打造運動休閑小鎮。太谷區現代化農業發展迅速,可根據太谷農業現代化特色,打造運動休閑小鎮、開發特色農園。在其內或周邊設置特色運動項目,使游客可以親身體驗農園勞作,可以設置農園摘果、耕種類比賽,比賽結果以達到的數量與質量設置標準讓游客體會到收獲的快感。體育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會讓特色小鎮的生意蒸蒸日上,更好的實現鄉村振興。(2)創新賽事,產業就業扶貧。山西省相關部門可根據太谷區位優勢,針對不同健身需求、不同人群來規劃打造體育文化休閑旅游優質路線,可規劃山地越野車比賽,自行車騎行比賽,馬拉松比賽等,并針對設計比賽線路及徒步路線、登山路線、跑步路線等旅游觀光線路,覆蓋太谷全區,串聯起沿途特色農業景點與地標,充分展示太谷區區域風采和“農谷”魅力,打造“健康活力農谷”。賽事的舉辦可以提升太谷整體辦賽能力和水平,激勵當地居民奮發進取的信心,而創設新的產業必將需要大量的人力,可倡導農民積極參與進來,這就為當地農民及失業人員創造了工作機會,實現產業就業扶貧。(3)打造復合型體育旅游產業。可以根據太谷區的體育文化特色,打造具有特色的農業產業園集群,體育運動、農業和食品形成的生產集群,可以作為打造復合型體育旅游產業的基地。此外,太谷區開設了梅苑南山滑雪場,可以將該運動與“農谷”建設其他季節項目融合,打造四季特色旅游模塊,游客有更多的選擇,“農谷”體育文化建設增強了競爭力。(4)成立專業景區展示團。成立專業的體育類景區展示團,可以成為體育文化旅游的一大創新點與亮點,體現太谷的體育文化特色,形意拳可以很好的突出“農谷”運動發展的特色,可以打造成立專業的景區形意拳展示團,讓游客領略到農谷建設的全面性、特色性、傳統性、發展性,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賞,領略傳統“農谷”特色,發揚晉商體育文化的同時,帶動農谷知名度,發揚“農谷”文化。(5)增加體育旅游產品的種類,加強“農谷”品牌的建設。可以設計代表農谷特色的產品標志,制作成紀念品或者農產品外包裝,比如運動衣、武術衣等產品,建設具有特色的品牌標志,豐富體育文化產品。另外一方面,創作具有“農谷”特色和體育內涵的體育文化產品,鼓勵開展體育相關影視、音樂、攝影等的展示和評選活動,創新體育文化旅游產品,更好的加強“農谷”品牌的建設。
(1)做好內功和外延。促進“農谷”體育文化旅游創新發展,就要做好兩方面的內容,“內功”是要做好“農谷”的整體市民的體育氛圍,包括健康氛圍、運動休閑氛圍等,加強核心競爭力的建設,首先要有一定的當地特色體育文化基礎。外延是指基礎設施配套建設,做好跟旅游相關資源的一些綁定,不斷的去更新體育文化旅游的內容與服務,擴大項目的影響力。(2)利用多元化融資方法。拓寬資金來源渠道,融資建設重點項目。“農谷”體育文化旅游是新興的農業體育產業,關系到各個行業,可以聯合企業、農民入股,為農谷建設注入人力、物力和財力。(3)充分利用互聯網,大力宣傳推廣。在“農谷”建設過程中要把握可能在經濟體系中引起生產要素革命性變遷的產業機會,可根據“農谷”地勢與標志性建筑物、農作物新技術、農作物培養、體育觀光旅游路線等方面創設直觀講解圖,也可通過創設游戲小程序的方式吸引更多用戶了解“農谷”,暢游“農谷”,也可通過與電視傳媒合作,通過平臺直播的方式大力宣傳推廣。(4)加強體育文化旅游人才隊伍建設。體育文化旅游產業需要全方位的專業人才,比如農業經濟、景區規劃、旅游管理、體育類等專業人才,聯合“山西農業大學”等高校引進專業人才,建立專門的人才培訓基地,加強工作人員專業培訓,并深入了解太谷區的人文情懷與民俗特點,多措并舉刺激體育旅游,文化消費,推動體育文化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