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艷萍
(門源縣文化館,青海 海北州 810300)
文化事業的發展是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事業的繁榮不但可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物質文化需求,同樣也能給人民群眾帶來良好的精神生活享受,從而輔助我國和諧社會建設。所以,便需要針對我國所保有的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進行積極的傳承與弘揚,這樣不但可以推動我國社會文化領域建設的繁榮,同樣也能夠有效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所以需要在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視域之下深入分析以及探索民間舞蹈的文化傳承,通過民間舞蹈的廣泛傳承促進社會文化領域高速發展,有效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業余生活,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高速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的是世代相傳、且為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以及場所等。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以及民族歷史文化成就的重要體現,同時也是傳統文化之中最為關鍵性的組成部分,非物質文化遺產與物質文化之間并稱為文化遺產。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眾多,各種類型非物質文化遺產脫胎于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不但在發展的過程當中進行持續不斷的創新,同樣也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廣泛認同,對于促進我國文化多樣性發展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同時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文化領域的不斷繁榮發展,對于廣大人民群眾增強民族文化自信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以及保護是傳承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最為關鍵性的環節,因此能否切實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國文化領域發展水平的高低,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起到關鍵性的影響。
在我國社會的建設與發展中,民間舞蹈文化在民間有廣泛的認可度,成為廣大人民群眾所青睞的一種休閑娛樂方式。同時,民間舞蹈文化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一個地區的民族文化以及民俗習慣,具有一定的審美價值以及文化價值。所以說,需要在當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視角之下推進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以及保護,從而有效促進我國文化領域持續走向繁榮,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業余生活的同時也能夠使民間舞蹈文化擁有更為廣泛的傳播渠道,進而促進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持續性向前推進。總結來講,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之下民間舞蹈文化傳承方式及價值體現在如下兩方面。
在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民間舞蹈是較為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廣大人民群眾所共同創造的舞蹈類型,不但能夠體現出廣大人民群眾的價值追求以及文化內涵,同樣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以及情感體驗。而由于我國各個地區民族特色、區域特征、風俗習慣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我國民間舞蹈同樣也各不相同,存在較大的民族特征以及地域特征。在民間舞蹈傳承的過程當中最為重要的方式便是自然傳承,也就是說保障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生活當中能夠充分根據本民族的風俗習慣以及本地發展特征將民間舞蹈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豐富廣大人民群眾業余生活的同時也促進了民間舞蹈的傳承,同時也能夠激發更多的人民群眾自發學習民間舞蹈,將民間舞蹈所承載的價值內涵以及文化氣息更為廣泛地傳播到民間。在民間舞蹈自然傳承期間,最為重要的方式便是與我國的傳統節日之間相互結合,如在春節、端午、元宵等節日,人民群眾往往可以通過舞蹈的形式進行慶賀,這樣不但可以營造濃厚的喜慶氣氛,同樣也促進了民間舞蹈在社會發展中的傳承。除此之外,民間舞蹈同樣也存在師徒傳承的方式,指的是新人在老一輩民間藝人的指導下進行學習傳承,從而掌握民間舞蹈的技巧,發揮出師徒傳承言傳身教的作用,同樣也豐富了我國民間舞蹈的傳承方式,對于促進文化領域的繁榮可以起到關鍵性的影響。
民間舞蹈的存在有效豐富了社會各個地區的文化建設,同樣也具有一定程度的審美價值以及文化價值,因此與非物質文化角度大力傳承民間舞蹈成為一項至關重要的發展任務,同時也是促進我國文化領域繁榮發展的重要一環。針對于民間舞蹈本身來說,其中蘊含了一個地區、一個民族的發展特征以及風俗習慣,不同類型的民間舞蹈往往具備各異的魅力與特色,因此也能夠充分反映出我國文化建設事業的繁榮與多元化。在民間舞蹈傳承的過程當中不但能夠逐步讓更多的受眾群體知曉舞蹈技能,同樣也能夠通過傳承民間舞蹈的過程使更多的人了解到地區的風俗習慣、民俗文化等,所以說民間舞蹈的傳承與發展儼然已經發展成為地區文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對于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除此之外,加大力度傳承民間舞蹈同樣也能夠讓廣大人民群眾通過舞蹈去探索歷史,加強對于歷史文化的認知與了解,同時對于民間舞蹈所承載的文化擁有更加深刻的體悟,推動文化傳承的同時也能夠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民族文化自信,這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創新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為了全面推進我國社會文化領域的繁榮,加強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弘揚,首要任務便是深入分析以及探索民間舞蹈的發展形態,了解民間舞蹈的發展現狀,并且能夠根據民間舞蹈的發展情況制定具有針對性的發展措施。所以首要任務便是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全面推動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以此推動我國社會文化領域建設持續性走向繁榮。然而在實際中,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同樣面臨著一定的問題,不但局限了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效率以及水平,對于社會文化發展同樣并無任何益處。在實際當中,民間舞蹈文化傳承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為如下幾個方面:
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視角之下對于民間舞蹈的發展與傳承進行審視,其中最為關鍵性的問題便是民間舞蹈文化傳承意識相對薄弱,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并不利于民間舞蹈文化獲得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對于民間舞蹈持續性發展創新也并無任何促進作用。在實際中,盡管我國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以及弘揚高度的重視,并且持續性加強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力度,同時社會各界對于民間舞蹈文化傳承也持高度贊成態度,但是仍然存在傳承意識薄弱的問題,不但并不利于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質量,同樣也降低了民間舞蹈文化發展的質量。在實際中主要表現為一部分地區文化管理部門并未充分重視民間舞蹈文化傳承以及保護,同時也沒有制定科學且完善的民間舞蹈文化傳承工作規劃,導致該項工作的質量較差、效率較低,無法形成對民間舞蹈文化的有效保護與傳承。同時,同樣也存在一部分地區文化部門并未端正對民間舞蹈文化發展的態度、同時也并未意識到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價值,單純將民間舞蹈文化作為廣大人民群眾休閑娛樂的方式,因此也并不利于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除此之外,雖然一部分地區充分重視對于民族舞蹈文化的傳承,并且已經將民間舞蹈文化申請為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卻缺乏對于民間舞蹈文化的科學管理,因此也導致民間舞蹈伴隨著社會發展腳步的不斷前進而流逝與消失,降低了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效果。
在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過程當中,商業化傾向相對較為嚴重同樣也是顯著的問題類型,該項問題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間舞蹈文化的創新發展。在實際中,主要表現為一部分地區民間舞蹈文化與文化旅游產業之間充分融合在一起,通過文化旅游產業將民間舞蹈作為社會大眾了解民間舞蹈魅力的重要途徑,在此過程當中雖然傳承了民間舞蹈的文化價值,但是由于文旅產業自身存在一定的商業屬性,因此也導致民間舞蹈文化傳承過程當中過于偏向商業價值的開發,商業化傾向較為嚴重,并不利于促進民間舞蹈文化的全方位與立體化傳承。在實際中主要表現為一部分地區為了充分迎合文化旅游產業的發展需求,對于民間舞蹈進行了商業化開發以及現代化演變,因此導致民間舞蹈文化在傳承過程當中失去原有的民間文化,不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民間舞蹈文化的魅力以及文化內涵,同樣也降低了民間舞蹈文化傳承以及發展的效率實際甚至存在一部分民間舞蹈文化通過低俗化的穿著以及表演來吸引游客的眼球,而這種情況的產生顯然并不符合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初衷,同時也使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失去了其原本的意義與價值。
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缺乏科學且完善的管理機制是其中顯著的問題類型,不但并不利于我國非物質文化傳承與發展,同樣也降低了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質量。在實際中,對于非物質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并未被納入國家的整體工作規劃之中,因此導致非物質文化保護部門工作缺乏針對性與系統性,導致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與保護條例性不足,同時也無法切實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效果。而在此前提之下,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管理缺乏健全的管理機制,因此降低了民間舞蹈文化傳承所取得的成效,并不利于拓展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播范圍。在實際中,主要表現為一部分部門并未充分注重對民間舞蹈文化制定相應的保護性政策,致使民間舞蹈文化無法得到廣泛的傳承與保護,同時一部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相關人員缺乏專業的文化知識,缺少管理機制的約束,同時也并未對于民間舞蹈文化給予足夠的重視,所以便有可能導致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過程當中將民間舞蹈排除在外,而這顯然有可能降低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效果,并不利于實現對于民間舞蹈文化的全方位保護。
在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保護的過程當中,最為顯著的問題便是傳承者老齡化現象較為嚴重,而這種情況便會導致民間舞蹈文化傳承后繼無人,最終導致民間舞蹈文化流失與消失。在實際中,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需要擁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作為供應,只有充分保障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者群體當中擁有足夠的年輕人才能確保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活力與動力,而在實踐當中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往往缺乏年輕人的參與,一部分年輕人往往更喜歡較為流行的流行歌曲、搖滾樂曲等,對于民間舞蹈文化有興趣的年輕人微乎其微,因此導致民間舞蹈文化傳承新鮮血液供應不足。而缺乏后來者的問題便會導致民間舞蹈文化在傳承過程當中遭遇較大的困境,若是這種情況一直持續下去,則有可能導致在不久的將來民間舞蹈文化后繼無人,進而逐步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之中,而這顯然對于我國文化領域的多元化發展并無任何益處,同樣也對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保護造成了損害。
為了全面推進我國文化領域建設與發展,并且實現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全面傳承與保護,相關工作人員需要加強對于該項工作的投入精力,充分了解與掌握非物質文化遺產如何進行有效的傳承與保護,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力度。因此,針對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需要展開細致的設計規劃,逐步摸索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全新途徑與方式,充分開發民間舞蹈文化的價值內涵以及其所能夠傳遞的精神內涵,這樣才能促進民間舞蹈文化的廣泛傳承與傳播,全方位推動我國社會文化建設事業的繁榮發展。在實際中,可以適當性從以下幾個方面角度推進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
在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過程當中,首要任務便是強化民間舞蹈文化傳承意識,這樣才能使民間舞蹈文化獲得足夠的重視,從而促使其得到廣泛的傳承與弘揚,這樣不但可以通過民間舞蹈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更加豐富的業余生活的發展,同樣也能夠。從本質上來講,強化民間舞蹈文化傳承意識是推動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重要前提,所以需要致力于培養廣大人民群眾以及相關部門對于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意識,使之能夠提升對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重視程度。首先,需要國家政府部門加強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設計規劃,充分注重開發民間舞蹈文化的審美價值以及文化價值,積極推動民間舞蹈文化保護工作的順利展開、致力于提升民間舞蹈文化保護工作力度,以此促進該項工作取得更加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同樣也需要注重強化自身的作用發揮,致力于在民間加強民間舞蹈文化保護的宣講,從而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民間舞蹈文化的重要作用以及文化價值,同時也需要對于民間舞蹈文化進行細致的收集以及整理,以完善民間舞蹈文化檔案管理機制,從而有效促進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確實保障民間舞蹈文化能夠在當前網絡信息化時代之下逐步拓展傳播途徑以及傳播范圍,逐步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認可與青睞。
加大力度推進民間舞蹈文化與文旅產業相互結合同樣也是一項至關重要的措施,該項舉措能夠實現對于民間舞蹈文化的有效傳承與保護,并且拓展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成為民間舞蹈文化的受眾群體,推動文旅行業高速發展的同時也能夠促進民間舞蹈文化的創新。在實際中,需要在我國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過程當中進行細致的思考以及分析,著重在其中融入不同形式的民間舞蹈文化。在此過程中,則需要注重充分展現出民間舞蹈文化的價值內涵以及文化內涵,避免民間舞蹈文化與文化旅游產業融合階段出現商業化傾向過重的問題,致力于向廣大游客展現原汁原味的民間舞蹈文化類型,使民間舞蹈文化能夠擁有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全方位推進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在實際中,需要加大對于原生態民間舞蹈文化的保護力度,堅持結合民族風俗習慣、區域發展特色展開民間舞蹈文化發展的創新思考,逐步形成民間舞蹈文化發展的全新形態,并且使之能夠與文化旅游產業之間充分結合。此外也需要加大力度對于低俗文化進行抵制,充分保障民間舞蹈文化的價值與作用,有效促進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水平的不斷優化與提升。
對于民間藝人的保護是促進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發展最為重要的一項措施,通過該項措施不但能夠在民間形成濃郁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氛圍,同樣也能夠保障民間藝人更加積極地傳承與弘揚民間舞蹈文化,提升該項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在實際中,民間藝人是我國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主要群體,其對于民間舞蹈文化擁有深刻的了解與掌握,同時也充分明確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形式與文化價值,所以需要加大力度展開對民間藝人的保護,使民間藝人能夠致力全面傳承與弘揚民間舞蹈文化。例如:可以充分配合地方政府政策對于民間藝人展開一系列的財政補貼,保障民間藝人的基本生活標準,同時也要給民間藝人提供民間舞蹈文化傳授的場所,從而使民間藝人在傳承傳統文化過程當中能夠通過師徒相傳的形式促進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除此之外,同樣也需要注重對于各地區民間藝術素養以及道德素養的培養,使之能夠在思想層面重視起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并且能夠為民間舞蹈文化傳承與弘揚做出更大的貢獻。
如上文所述在當前民間舞蹈文化傳承過程當中存在傳承群體老齡化的現象,歸根結底便是由于年輕人缺乏對于民間舞蹈文化的興趣,因此也并不愿意參與到民間舞蹈文化傳承之中,所以針對這一現象需要致力于全面拓展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范圍,致力于吸引年輕人群體參與到其中,這樣不但可以保障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承效果,同樣也能夠形成濃郁的文化發展氣息。如:可以適當性將民間舞蹈文化融入地區中小學教育中,將民間舞蹈文化作為地區中小學的特色藝術課程教學,從而使中小學生能夠接觸到民間舞蹈文化,并且在逐步的學習當中形成濃郁的興趣愛好,從而積極參與其中,同時通過民間舞蹈文化與中小學教育之間的相互融合也能夠助力教育事業的創新改革,形成獨具特色的校本課程形式,因此通過該項措施也能夠達到一舉兩得的效果,對于促進民間舞蹈文化傳承具有關鍵性的影響。如:可以由地區范圍之內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部門加強與各地中小學校之間的聯動,通過二者之間的聯動并且根據各個地區發展的文化特色而打造出以民間舞蹈文化為核心的校本課程,從而使學生群體能夠致力于傳承與弘揚非物質文化遺產,同時也能夠保障民間舞蹈文化在傳承過程當中擁有源源不斷的新鮮血液,有利于切實提升民間舞蹈文化傳承的效果,切實提升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質量。
綜上所述,在我國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發展中,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是其中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通過該項工作可以有效促進我國文化產業持續性走向繁榮,保障文化產業發展質量的同時也能夠給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注入源源不斷的發展活力。因此,需要針對于其中的民間舞蹈文化加強保護力度,致力于充分傳承與弘揚民間舞蹈文化、拓展民間舞蹈文化的傳播途徑,從而使之在社會范圍內擁有更為廣泛的受眾群體,進而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順利展開而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