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棟
近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發布相關報告,建議美國與中國茬軍事領域進行準官方(1.5軌)或非官方(2軌)的交流。
中美之間就軍事問題進行準官方或非官方交往,是中美軍事交往的重要組成部分。尤其是在核不擴散和反恐等領域的交往,曾經在中美關系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當然,與經貿和政治等領域相比,中美軍事交往的水平一直相對落后。在冷戰后期,出于應對蘇聯的需要,中美兩軍之間的關系曾一度比較密切。冷戰結束以后,中美之間的軍事交往水平迅速下降,中美關系進入以經貿關系為主導的時期。在當時,有兩個原因導致中美雙方對發展軍事交往的興趣有限。一是中美關系相對溫和。二是中美兩軍的水平差距彼時相對較大,軍事交流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有限。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了解中國軍事動向的意愿并不迫切。從中國的角度來看,軍事交流只是中美關系中一個輔助性的領域。所以,那一時期中美關系若出現惡化,首先惡化的就是軍事關系;若出現改善,最后改善的才是軍事關系。
但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中美關系的形態與結構發生重大變化。一方面,在經貿這個傳統的合作領-域,中美之間的競爭性在上升,合作面在減少。這使得經貿關系已經變得不是不可傷害的了。從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到拜登時期的金融戰和科技戰都證明了這一點。另一方面,中美兩軍力量差距迅速縮小,美國方面認為,中國軍隊從美國軍隊的潛在挑戰者變成現實挑戰者,在有些領域、特定區域,中美兩軍還形成了“勢均力敵”的態勢。這樣一來,中美軍事交流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對于兩國來說都上升了。
但是,由于中美關系的全面惡化,尤其是美方在涉及中國核心利益的問題上采取挑釁態度,以及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中美兩軍在過去幾年中交往水平不升反降。這進一步降低了中美兩軍之間的互信水平,增加了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對中美兩國來說,這既是一個挑戰,也是需要避免的情況。
要減少中美兩軍之間擦槍走火的可能性,就要恢復中美軍事交流、提升兩軍關系水平。但是,受制于兩國關系整體氛圍,尤其是華盛頓尚未放棄遏制打壓中國的態度,中美軍事關系在當前環境下很難取得質的提升,直接、高級別的軍事交流場合難尋,效率和效果也相對有限。這樣一來,推動中美在軍事題域進行準官方、非官方的交流,在這個特殊時刻就顯得尤為重要。中美兩國的軍事和學術精英能否坐在一起進行坦率的交流,對于中美關系的走向能起到相應的作用。
人類歷史并非都是由必然的客觀因素所決定的,一些人為的誤解與曲解,尤其是存在價值觀濾鏡的情況下,對大國關系的走向有時可能起到關鍵性作用。冷戰后的學術研究發現,在二戰結束以后,蘇聯并沒有一個顛覆西方秩序的總體戰略,有腐是在西方威脅預期之下對安全縱深的追求。冷戰的爆發,與美西方對蘇聯戰略惡意的夸張,以及一些西方政要的刻意渲染有直接聯系。這既讓當時的東西方陣營陷入冷戰語境不能自拔,又讓“政治正確”的約束形成內外聯動的惡性循環。
美中經濟與安全審查委員會在對華政策方面長期持強硬立場。這次一反常態,呼吁要與中國進行準官方或非官方層級的對話,大概也是看到中美軍事交流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大變局、大轉折的歷史關鍵點,兩國進行必要的交流,既符合兩國利益,也是維護世界和平過程中的大國擔當?!ㄗ髡呤菑偷┐髮W美國研究中心教授)
環球時報202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