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楊睿婷
呼吁更多的行業伙伴加入其中,大家攜手共建良性競爭秩序
服裝行業屬于創新型產業,知識產權是創新成果的結晶,只要有設計和創造的地方就離不開原創保護這個永恒的話題。
自2010年成立至今,安正時尚集團也遇到不少服裝知識產權方面的侵害,不僅有服裝本身被抄襲和仿造,還有仿冒商標、惡意搶注商標等侵害商標權的事件。2021年,安正時尚集團就曾處理過他人注冊與集團旗下品牌—“玖姿JZ”近似商標,并取名為“玖姿蘭”的侵權案件。
某淘寶店鋪銷售的商品名稱為“清倉特價玖姿蘭寬松遮肚小吊帶背心修身大碼蕾絲打底背心內搭”的商品,在外包裝塑料袋、吊牌正面均使用“JZ”與“Juzui”相組合文字標識及“JUZUI”文字標識,并標注了安正時尚集團的公司名稱、地址、電話和網址,這很容易使消費者對商品或服務的來源產生誤認,以為其與安正時尚集團存在某種特定的關聯關系。
這種在網上銷售仿冒商品,惡意利用安正時尚集團品牌效應,來謀取不正當利益的行為,主觀上明顯具有“搭便車”及攀附他人商標知名度的意圖。對此,安正時尚集團積極尋求法律保護打擊這種侵害行為,及時控制住此舉對集團品牌造成的負面影響,全力保護企業的品牌資產。
其實,隨著近年來保護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條文的普及推廣,安正時尚集團內部也在逐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并構建相應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對內,企業積極采取保密措施,保護自身核心商業信息;對外,以企業法務部門為核心或聯合第三方專業打假機構,實時監測與關注市場動向。
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企業也遇到一些現實難題。安正時尚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鄭安政表示,知識產權和侵權行為的界定與取證有一定難度,在實際案例中,“借鑒”與“抄襲”的邊界較為模糊,這就增加了企業追責侵權行為的難度和成本。同時,知識產權保護申請周期長,并且難以通過單一法規來規避侵權風險,而作為與時間“賽跑”的行業,較長的保護申請周期將減弱了服裝企業對侵權行為的打擊力度和維權效果。為實現維權效果的最大化,企業需要考慮綜合運用著作權、商標、專利等多種方式,這就增加了企業維權的復雜程度。
隨著近年國家從法律層面不斷提升對企業知識產權的保護力度,安正時尚集團積極組織員工深入學習了解各項法律法規,以集團法務部門作為打擊侵權行為的先行力量,聯合集團設計研發等部門共同行動,抵制任何形式的侵權行為,維護企業核心資產。同時,安正時尚集團加快自主研發面料、工藝、花型、數字技術等方面的專利保護申請,提前進行整體防范規劃,努力降低被侵害的風險。
作為一家有責任感的企業,也是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單位,安正時尚集團展現出行業“先行者”的擔當,率先加入《中國服裝行業知識產權保護自律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發起行列,并呼吁更多的行業伙伴加入其中,攜手共建良性競爭秩序,共同遵守、履行《公約》中的各項內容,齊心推動行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