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魯娜
“雙減”落地,學校、教師、家長、學生都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但“雙減”減輕的是學生過重的學習負擔和課外培訓負擔,并不代表減輕教師肩上的責任。
立足“雙減”政策,基于學科素養,堅守兒童立場,我們學校開展了極具深度的學科活動,精心設計了豐富的校級選修課程;作為教師,我們優化作業布置,借助家校合力,力求讓每個學生減“負”不減“樂”,減“負”不減“質”。
學樂結合顯風采
“雙減”的前提是課堂增效,課堂增效的重點是教師對課標、教材研讀執行以及授課模式的創新。學校提倡教師和學生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教和學,授課過程中,教師運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板書,把要點清晰展現在學生面前,做到重點突出、一目了然。我們還將思維導圖融入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等環節,充分發揮導圖對學生的思維滲透作用。
特色作業放異彩
基于“雙減”要求,我們要減輕學生的課余負擔,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布置彈性作業和個性化作業,堅決克服機械、無效作業。
春風如約而至,溫暖著每個角落,一朵朵花兒、一棵棵小草、一只只蝴蝶來到我們身邊。春天在哪里?春天就在小朋友們的眼睛里。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主題是“春天”,我們年級就進行了“萌娃找春天”的作業設計,讓學生在大自然中探索,感受春天氣息,學會關愛自然生命,養成熱愛大自然、熱愛生命的意識。
選修課程多精彩
“雙減”政策落地,除了原有的校級社團之外,我們學校還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年級選修課程。各年級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開設了極具年級特色的選修課程。這些課程有別于傳統課堂,更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和興趣,每名學生根據自身情況,有選擇性地學習表演、趣味黏土、創意手工、勞動課程等。豐富多彩的課程,讓學生對學習充滿了熱情,激發了他們的探索欲,培養了他們的動手實踐能力。
“雙減”是國之大計,校之大業,家之大事,更是教師水平、家長素質和學生能力的三重比拼。身為教師,我們要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全面落實“雙減”政策,爭取在“雙減”工作中增效求質,為教育教學工作增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