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清龍 四川信息職業技術學院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不僅僅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與縮影,同時還是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的核心構成要素,其更為弘揚和傳承中華民族傳統體育而提供了源源不絕的重要保障。舞龍舞獅作為閩東地域特有的文化特點,其蘊含了濃厚的歷史文化與民族精神,同時其也將閩東地域的地域文化充分地推廣出去,充分地展現了我國民族特色的多樣性。并且,通過將舞龍舞獅傳統體育活動逐漸地滲透進高校校園,其對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關于民族傳統體育的內容缺失進行有效的補充,彌補了現代體育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不足與缺陷,同時,社會所帶來的特色文化所產生的積極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并且其給人們帶來了巨大且震撼的欣賞價值,對于高校學生的人格塑造與精神構建都發揮了有利作用。本文從兩個不同層面來針對高校推廣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加以研究,期望對舞龍舞獅在高校的有效推廣提出建設性的策略。
高校作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主力軍的儲備力量,是為社會培養及輸送全面型人才的重要搖籃,所以,其承載著推進學生向綜合型人才發展的核心教育目標。因此,將傳統民族文化有效地滲透進高校的教學當中,對于高校學生的能力培養與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發揮了重要意義與作用。所以,高校在推廣舞龍舞獅傳統民族體育活動時,必須科學合理地將舞龍舞獅與現有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融合,從而制定既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同時又利于傳統民族文化傳承的教學計劃。學生在學習和了解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時,勢必要對其動作技巧有更好的掌握,而舞龍舞獅在整個運動的過程中是需要學生之間相互配合,同時在跳樁的過程中還需要學生有效地去克服自身的心理障礙與生理障礙,這對于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有著很好的磨礪作用,同時,對于學生的心理素質也有著巨大的挑戰。舞龍舞獅不是一項個人獨立完成的體育活動,而是需要兩人以上或者是多人進行配合的體育活動,這就對于學生之間的默契程度與協調意識有著很高的要求,所以在運動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相關器械進行練習,從而推進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深化培養,也為舞龍舞獅傳統民族體育活動在我國的發揚和傳承奠定有利基礎。
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去體驗、去感受舞龍舞獅運動文化,更深層次地去感悟其所蘊含的優質民族文化與精神,最終推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同時為也大學生向復合型人才發展而奠定夯實基礎。高校不僅僅具有向學生傳授知識的教育目標,同時還肩負著向學生傳播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核心價值,要知道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特別需要以教育為支持和基石。舞龍舞獅作為我國傳統民族體育活動之一,既蘊含了濃厚的地域特點,同時也展現出了多元化的民族智慧,是我國民族精神與民族氣節的直觀體現。而學生必須充分地認知到自己所肩負著對于舞龍舞獅這種傳統民族文化的傳承與推廣的使命,而在整個過程中學生通過深入地了解與學習舞龍舞獅,從而進一步地培養學生的歷史責任感與使命感。
學習只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成長,培養學生以更廣闊的眼界去發現和探索這個世界,所以學習并不是學生成長過程中的全部,而學生在校園的生活當中還應該融入一些可以推進學生多方面發展的活動元素,例如體育、藝術等。而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其包含了濃厚的民族傳統文化元素,同時其還兼具了體育運動的優勢與特點。所以,在高校的實際教學當中推廣舞龍舞獅既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著很好的提升作用,同時還利于學生了解我國的傳統文化。高校學生的綜合素養與人文素質還是比較高的,而將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在高校進行有效的推廣,既是對于國家全民健身理念的響應,同時對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發揮了有效作用,更是對于我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發揚與傳承。
隨著我國教育改革事業的深化發展,高校在對于學生的培養方面除了不斷地強化學生的文化課程,同時對于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與體育能力都給予了更高的關注。從當下我國初中入學、高考等錄取分數就可以看出來,體育在整個分數的占比當中其所占的比例越來越重,由此可以看出,我國對于學生綜合素養與全面發展的重視程度。所以,當下我國高校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是比較不錯的,同時,學生對于體育的認知以及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也更加積極,而這為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在高校的滲透提供了有利條件。但是,當下雖然我國的高校由于教育改革的推進,而對于傳統民族體育活動具備了一定的認知與重視,但是在實際的教學滲透與融入過程中,卻并沒有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與知識拓展。以至于學生只是意識到了民族體育活動在強身健體方面的作用,但是對于更深層次的傳統民族精神與文化的弘揚與推廣卻有所忽略。
想要充分地激發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該發揮的作用與價值,或想要增強現代體育教學的訓練效果與質量,那么就必須基于對民族體育活動開展更為深層次的教學研究。民族體育活動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研究方向,但是不論是對于教學團隊來講,還是對于當下我國的現代體育教學質量來講,都有著重要的影響與作用。通過強化教學研究力度從而既可以有效地增強體育教學的實際教學能力,同時對于提升高校體育教學質量也有著推進作用。所以,由此可以看出,教學研究力度對于深入地挖掘傳統民族體育文化有著深遠的影響。但是,當下高校在針對體育文化進行挖掘與探究的教學研究力度還是很薄弱的,與當下教學主流學科的教學研究力度根本無法媲美,所以教學深度與教學質量肯定還是存在很大差異的,從而導致對于舞龍舞獅文化的掌握和了解更是非常淺薄。
教師作為整個教育體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其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合作者與引導者,而體育教師作為現代體育教學與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的重要橋梁,只有體育教師能夠科學有效地將兩者相結合,從而融入當下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從而才能真正地展現傳統民族體育文化對于學生的有效作用。舞龍舞獅這項體育活動具備其特有的優勢與特點,并且蘊含了濃厚的地域特色與獨特的技術技巧。而想要將其在高校進行有效的推廣與滲透,那么就必須基于體育教師針對其專業技術與理論知識的充分了解與掌握,只有這樣才能保障舞龍舞獅能夠在高校得以深化滲透。但是,從當下的了解情況來看,我國高校體育教師對于舞龍舞獅進行過系統的學習的在極少數,只有少數體育教師曾經接觸過但是并不精通。而針對舞龍舞獅方面的嚴重師資人才匱乏,則是當下影響舞龍舞獅在各大高校滲透的最大問題與不足。
在實際的體育課程教學過程中,體育教師作為重要的課程引導者與知識傳播者,其對于課程教學的質量有著深刻的影響,而要想將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有效地滲透于現代體育教學中,那么就必須依靠體育教師發揮其積極作用。而體育教學想要將舞龍舞獅與現代體育有效結合,首先其自身應該對于舞龍舞獅有一個深入的了解與系統性的掌握,所以這就需要各大高校招納良才,積極地拓展統民族體育活動的師資力量,通過增強體育教師的自身傳承文化修養,從而再去針對學生科學合理地設置相關教學內容。而學校則應該積極地利用不同舞蹈,從而來提升高校自身在舞龍舞獅方面的專業師資力量,有效地拓展相關方面的人才隊伍,為高校滲透和傳承民族體育文化而作出更大貢獻。
教學質量的保障基礎與前提是通過開展大量的教學研究,所以,想要強化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在高校的滲透與推廣,那么就必須加強對于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的教學研究力度,只有這樣才能夠為舞龍舞獅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形成系統化、完整化與深層次化的知識體系。只有學校在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的教學研究方面加大投入,這樣才能夠推進整個體育學科知識的完善與發展,這對于高校在學科建設工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當下,高校對于傳統民族體育文化的重視過于表面,對于深層次的知識挖掘與探索還不夠系統化,所以這是當前體育教學的一大失誤與遺憾。只有高校真正地對傳統民族體育文化給予高度重視,對其開展深入的挖掘與分析,從而積極地鼓勵與引導教師與學生都參與到這方面的教研工作當中,這才有利于我國傳統民族體育文化的弘揚與傳承,同時才有利于我國體育教學的教學改革獲得良好成效。
高校學生雖然作為完全行為能力人,但是其作為還沒有完全走出校園步入社會的一類特殊群體,正處于校園與社會之間,所以在面對社會各種誘惑與精神侵蝕時,很多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會出現猶豫且搖擺不定的情況,甚至還有的大學生會抵抗不住誘惑從而導致自身的價值觀出現轉變。這是因為受到了外界的一些不良思想的誘惑與侵蝕,而對這種價值觀念的誘惑與侵害,為了確保大學生保持其正確的價值觀念,就需要積極地做好高校的精神文化建設工作,并且通過不斷地拓展高校精神文化建設工作的多樣性,從而保持學生價值觀念的堅定性。學生步入社會所遭受的壓力就會變大,而在這種精神與經濟雙重的壓力之下,學生的精神世界必須很堅定,才能夠不被這些壓力所壓垮,而這也就需要高校不斷地對學生進行精神世界的培養與充實。舞龍舞獅民族體育運動其既是一種傳統體育活動,同時也是一種精神文化遺產,可以在不斷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還可以在價值觀念方面針對大學生進行正確且積極正面的引導。而通過高校積極地將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在校園教學中進行滲透與推廣,從而利用自身的深厚文化底蘊從價值觀層面入手,鍛煉學生的精神力與意志力,通過激發學生之間的團結協作能力,通過培養學生強健的身體素質,為學生綜合發展、全面發展而奠定基礎。同時,還為學生培養及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而提供有力保障,為學生全面地了解中國傳統民族文化精神而提供便利渠道,以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以及文化傳承來豐富學生的認知與意識。
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外部文化對于我國內部文化的沖擊還是很大的,并且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弘揚也帶來了極大的不利影響。所以,為了有效地抵制這種文化沖擊,我國的高校必須強化對于傳統民族文化的宣傳與弘揚,而舞龍舞獅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活動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含了非常濃厚的歷史文化、人文文化以及民族文化精神。所以,如若將舞龍舞獅有效地在高校進行推廣與滲透,從而利用其文化價值與民族精神來感染和引導學生,從而既有利推進了我國傳統文化傳承,同時,對于強化學生思想意識與正確價值觀念也有很好的作用。而在利用舞龍舞獅體育活動時,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從而先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進來,再促使學生深層次地去感受舞龍舞獅傳統活動的魅力。此外,基于舞龍舞獅的基礎之上學校還可以進行傳統民族文化的拓展與延伸,從而推動大學生對于我國傳統文化的探究與挖掘興趣,提升學生對于傳統文化的掌握與了解,為提升我國大學生愛國意識與家國情懷而奠定夯實基礎。
傳統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立足根本與發展基石,其蘊含了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與深厚的文化底蘊,是中華民族最為寶貴的精神財富與文化財富。而舞龍舞獅作為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源于閩東地區擁有濃厚的地域文化特色,通過在高校進行舞龍舞獅民族體育活動的推廣,從而利于高校學生對于我國傳統民族文化有更深層次的了解。同時,還利于高校學生去感受和領略我國傳統民族文化的魅力與實力,增強高校學生的民族認同感與民族歸屬感,從而利于高校學生承擔起民族責任感與使命感,推進學生自主地去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