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佳雨 大連楓葉職業技術學院
2020年8月31日,國家體育總局和教育部聯合印發了《關于深化體教融合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指出要以“一體化設計、一體化推進”的實施原則,深化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加強體育特色教學的實施。進行健康體育教學模式的探究,不僅要為社會輸送優質人才,更要依托體育教學,構筑新時代高校教學創新發展主旋律,滿足大學生健康教育發展需求。針對當前高校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學生體育鍛煉積極性不高,學校體育教育資源優勢不能充分發揮,體育教學不能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需求等問題,我們必須探索在統一教學的基礎之上,兼顧學生個性,關注學生健康體育行為養成,形成特色化體育教學育人模式。
目前我國已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為即將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大學生,他們自身體育健康狀態也要穩步發展。當前,很多大學生擁有比較優秀的文化課成績,但是在體育健康意識養成、體育項目參與、體育技能掌握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尤其是很多大學生養成了一些不良生活習慣,暴飲暴食、熬夜、吸煙、肆意享樂,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健康行為養成,而且會影響學生整體精神面貌。新的時代背景下,高校體育教學要從根本上扭轉學生態度散漫,體育參與意識不強,體能素質不達標等問題,更好地當好教育改革排頭兵,將立德樹人工作扎實推進。
新時代背景下的高校體育教學要能夠更好地深化課程改革,堅持以人為本,實現高校體育教學內涵式發展,讓學生掌握科學健身方式,積極主動進行體育鍛煉,推動學生整體體能素質不斷增強。首先,要培養學生具備良好的思想品德。體育課程的實施要更好地從社會和心理層面關注學生健康行為意識,養成學生優良的體育品德,促使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發展能力,具備良好的責任擔當意識,有積極的家國情懷,彰顯青年一代獨有的活力與自信。其次,體育教學要推動公平而高質量教育體系構建。高校體育教學落實要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教育服務質量,讓體育課程教學效果可以更好地惠及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同時,體育教學的創新要堅持育人為本,以目標導向、問題導向、需求導向、效果導向,引領學生學習發展,更好地探索教學新模式,優化教學實施路徑,開創體育教學現代化格局。
“1+X”體育教學模式,“1”是指的學校的傳統體育項目——十六式太極拳。“X”則是指根據學生自身的興趣愛好、個性特點、學生自身優勢情況,選擇一項體育技能進行相應的學習和鍛煉。綜合來講,“1+X”體育教學模式就是在為期一學年的體育與健康教學課程實施過程中,第一學期對學生實施統一任務安排,要求學生掌握太極拳技能,以此提高學生肢體協調性、平衡性,對身體各部分加強力量訓練,使學生可以更好地從中華優秀武術文化中汲取力量,拓寬體育學習知識面。第二學期結合學生自身特點安排了體育公選課,包括籃球、排球、乒乓球、啦啦操、健美操、瑜伽、足球、花式跳繩等項目,讓學生自主選擇,以此來鍛煉學生綜合體育運動技能。
“1+X”體育教學模式落實的過程中,除了線下教學之外,還探索線上教學模式,借助學習通軟件,讓學生在課前預習相關動作技能的理論知識,并通過生動形象的圖文結構,向學生展示所學運動技法的運動生理知識、運動解剖知識、科學鍛煉知識,以更好地激發學生學習鍛煉興趣。在線上學習資源瀏覽的過程中學生遇到疑問可以及時與教師溝通,線下教學落實的過程中,立足課堂主要讓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實戰訓練,推動學生更好地掌握技術方法,理解動作要領,使學生對技術動作的理解達到一個較高的層次。
(1)有利于深度喚醒學生體育學習參與意識
在高校體育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喚醒學生學習參與意識,推動學生對體育知識充分掌握是教學開展的基礎一步。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尤其是學習任務的不斷增加,很多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帶有敷衍心理,不能夠積極運動參與,對一些體育健康行為也不能有效堅持。“1+X”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施,通過豐富多元的課程設計,更好地增強學生對體育鍛煉價值的有效認知。尤其是武術課程,對于更好地增強學生體質,推動傳統運動文化有效傳承,扎實學生運動技能都具有多元價值。通過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可以更好地彰顯體育教學的現代化特色,讓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積極參與,不斷進步,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運動自覺,提升學生學習參與意識。
(2)有利于拓展體育學習空間深化健康體育行為
新的時代發展背景下,體育教學不能單純立足課堂開展課程設計,更要從課堂育人、活動育人、網絡育人、管理育人等多個方面入手,為學生開發教學資源,整合學習素材,推動學生學習參與、交流互動,真正將強身、健體、益智、立德等多元目標有機結合在一起。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積極鍛煉,有效參與。同時,第二學期多元課程的設計要更好地彰顯娛樂性、自主性、開放性特點,滿足學生自身運動需求。以豐富多元活動形式,推動學生參與和展示。從而更好地以健康第一為指導,落實學校體育教學工作,改變體育教學沉悶單調的弊端。讓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術的同時,具備濃厚參與興趣,助力學生終身運動意識養成。
(3)有利于更好地落實因材施教健全體育培養模式
“1+X”體育教學模式的推進不僅分學期落實統籌安排,同時結合學生所學專業也要有效部署。同時在課程標準、教學內容、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實施等方面要更好地兼顧學生學習特色,推動學生學習發展。例如旅游與服裝專業的學生對于形體、體能等都有非常高的要求。在“1+X”體育教學模式推進的過程中,立足學習過程,教師要能夠為學生制定更多高質量發展目標,推動學生在形體體能方面不斷發展。而工程技術專業的學生男生數量較多,他們平時參與體育運動的熱情也比較高,因此這部分學生自身體能素質已經比較好,而且他們有旺盛的競技意識。在“1+X”體育課程教學模式落實的過程中,教師就要用寬基礎、高運動、多競技的技能培養模式,服務學生學習訴求,設計更多有吸引力的項目,讓學生運動和參與。
“1+X”體育教學模式實施一年有余,從學生和教師處獲得的反饋信息非常豐富。
(1)學生綜合體能素質顯著提升
高校體育教學落實的過程中,通過“1+X”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施,將太極拳運動與籃球、排球、乒乓球、啦啦操、健美操、瑜伽、足球、花式跳繩有機結合在一起,綜合關注了學生在體能、耐力、柔韌性、靈敏度、平衡能力、協調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體能發展,學生體能素質獲得顯著提升。在體能達標測試的過程中,超過80%學生綜合體能測評為A級。同時,學生體育參與的態度逐步轉變,學生已經能夠從單純的技能掌握向科學鍛煉、體育精神養成、體育文化內涵認知等多個方面有效轉變,形成了本校體育教學特色。在體育課程教學落實的過程中,聯賽緊密融合,有效實現了體育教學多元目標,學生體育參與和體育鍛煉的熱情非常高漲。
(2)有效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
高校課程推進的過程中,學生面臨較大的學習壓力。很多學生主要通過睡眠、小憩等方式來釋放壓力,但是學生的精神狀態不能有效調整,而且內心的焦慮,也不能通過科學的方式來舒緩和排解。“1+X”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推進下,學生在面臨學習壓力時,可以通過正確的方式來有效釋放。除了學生個人鍛煉之外,還可以與其他同學有效互動,在這個過程中改變學生消極逃避心理,推動學生學習互動,為學生學習發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學生的課余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同時在真誠的交流、友誼的合作、競技的對抗中,可以形成良好人際關系,打通了學科、年級劃分對學生學習發展的限制,讓他們因為愛好有效交流,因為成長與進步而收獲喜悅。
(3)體育運動與文化價值實現了有機統一
高校體育教學要能夠立足學生當前學習現狀,輻射學生未來學習成長。“1+X”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施,更好地提升了學生的運動認知,讓他們在運動參與的過程中可以學習戰術思維、增強操作理解、強化動作記憶。讓學生更好地學會運動營養和運動防護,并讓學生用體育的思維來解決各類問題,使體育的優勢更好地發揮。在健康行為方面,“1+X”體育課程模式的實施,循序漸進中幫助學生養成了健康運動習慣,改掉了學生的一些不良嗜好。同時通過科學的闡釋,讓學生對運動保持積極的情緒,提升了學生對生活品質的追求。多元體育項目中蘊含的運動之美、規則意識、責任品質、公平競爭,也可以內化并規范學生的一些日常行為。“1+X”體育教學模式與內容的豐富性,形式的多樣性,運動的自主性,更好地讓學生享受運動樂趣,收獲成功喜悅,形成健康生活方式。
(1)教師教學創新意識顯著提升
“1+X”體育教學模式之下,教師不僅要在課堂上與學生進行有效的對話和互動,在課堂之外還要善于通過現代化方式為學生整合學習資源,引領學生學習參與,這為體育教學的推進打開了一個嶄新的視角。對于每一項運動,教師都要從健身功能、教育功能、競技功能、保健功能、娛樂功能等多方面為學生詳細講解,更好地引領學生科學鍛煉。另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解答他們的一些疑問,如太極拳的動作解析。結合學生遇到的教學疑問,教師需要更好地創新知識展示方式,推動體育知識靈活呈現,深度激發學生學習參與熱情。
(2)教師與學生互動意識顯著增強
高校體育教學落實的過程中,很多教師不注重與學生之間有效互動,使得師生之間的心靈距離過大,這樣就會影響學生體育學習的熱情。“1+X”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施,有效拉近了師生距離,在課堂內外教師與學生都可以開展多元互動。同時,教師還能對學生的一些個性化需求有效捕捉,實施恰當引導,深度關注學生學習發展,推動師生積極互動。這不僅更好地彰顯了學生的學習主體性價值,而且為學生自主管理提供了更大的空間。以健康為導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有效互動,可以使體育課堂氛圍更加濃厚,學生學習展示的熱情也大大提升。
(3)教師教學反思意識進一步增強
在高職體育教學落實的過程中,課堂結束并不是教學的結束。圍繞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學生與教師交流過程中迸發的一些創新思維,教師都要做好有效的反思工作。立足學生學習成長,整合教學資源,推動學生積極參與。以有效的教學反思,更好地服務學生學習發展,是高校體育教學育人創新的一個重要方向。
“1+X”體育教學模式的實施要堅持持續性原則,對學生實施深度引導。以籃球為例,它是廣受學生喜愛的一項對抗型運動項目。籃球教學展開的過程中,對于游戲人數沒有具體的限制,場地也比較廣闊,對學生的吸引力較大。因而在教學中教師要更好地豐富課程體系建設,立足籃球運動進一步挖掘如何更好地提升學生敏捷反應力,促進肌肉力量發展,強化協作意識培養。由于學生自身對籃球運動的理解不同,學生興趣也存在較大的差異性。后續教學中教師必須更好地貼近學生興趣特點,豐富課程體系建設,推動學生終身運動意識養成。
總之,高校體育教學落實的過程中,要更好地將體育教育與科研落實有機融合。通過系統而全面的教育引導,讓學生可以更好地重視體育鍛煉,樹立學習自信,養成良好運動習慣。在體育教學中要以“1+X”教學模式,更好地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學習觀。以學生個體的學習與突破,幫助學生打開鍛煉新格局,注重知行合一,推動學生互融、互鑒、互學,形成立德為本,體育育人,五育并舉的教育發展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