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欣 沈陽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
網球體育項目是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傳入我國的,剛開始傳入我國時,網球體育項目僅僅是上層社會開展社交、消遣娛樂和身體鍛煉的手段。近些年來,隨著網球運動不斷推廣和普及,網球已經滲透到廣大群眾生活和學習中。在國際上來看,我國網球運動員也取得了不少傲人成績,比如李娜在2011年法網和2014年澳網中,都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冠軍成績。此外還有彭帥、張帥、鄭潔等優秀的網球運動員,在各類大大小小網球比賽中,都取得了不錯成績。作為年輕人群體培養的搖籃,高校網球體育項目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喜愛和追捧。本文旨在研究高校網球教學改革必要性與意義,分析現階段高校網球教學存在問題,探討高校網球教學改革策略,為各地區高校在網球教學改革方面提供可行性的思路。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各地區高校都加強了體育素質教育改革力度,一些新穎的體育課程項目,也滲透進入到廣大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其中,網球教學作為比較時髦和新穎的體育運動項目,越來越受到廣大師生的喜愛。目前來看,各地區高校在網球教學過程中,雖然在教學方式和理念上,確實與之前相比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由于受到傳統網球教學方法和理念的影響,傳統的網球教學模式,還是在廣大的高校網球教學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嚴重阻礙了高校網球教學工作以及高校體育事業的順利發展。在以往傳統網球體育項目教學中,網球的教學流程通常是這樣的,“準備活動-練習擊球-改正技術-實戰訓練”,這四個階段基本融合了傳統網球教學模式和思路。在實際的網球教學過程中,體育老師往往是對網球進行簡單示范和講解,然后交由學生進行網球訓練和練習,這種簡單、枯燥、呆板的網球教學模式,扼殺了學生學習網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得高校網球教學質量和效果很難得到提升。傳統的網球教學模式,更多是以老師為中心,將學生的主體地位排斥在外,用枯燥的語言和動作,傳遞呆板的知識信息,這種說教式的網球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傳統的網球教學模式,將會大大阻礙學生的思維和思想,阻礙學生創新性發展,尤其使得學生在自主學習、實踐動手能力、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都有一定的消極和阻礙作用。與此同時,傳統的網球教學模式,使得學生在學習網球技巧方面,存在較大的盲目性。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發展,傳統網球教學模式逐漸被淘汰。因此,素質教育背景下的網球教學模式改革,目前已經變得刻不容緩迫 在眉睫。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發展,網球體育教學也出現了新的發展生機和活力。但是,現階段高校網球教學過程中,還是存在很多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網球教學方式比較單一。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當前階段的網球教學,往往采用填鴨式和滿堂灌的教學方式。高校大學生為了完成學分,往往只注重對網球教學專業課知識學習,沒有養成良好的身體鍛煉意識,不能積極參與到網球鍛煉中,當然對于網球體育運動也是積極性不高。其次,教師專業水平有待提高。專業師資力量,直接關系到網球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然而在實際的網球教學中,網球教師專業性不強,沒有系統性網球教學理念和實踐經驗,使得老師往往只注重“球”而忽視“藝”。再次,網球場地器械相對缺乏。對于網球場地建設,國家教育部門有著嚴格的規定,即在校學生數量和網球場地數量比為1000:1。但是從目前來看,大部分學校的球場建設數量明顯不足,且場地較為落后,設施陳舊,嚴重影響到學生網球訓練體驗。最后,學生網球基礎較為薄弱。網球運動屬于新興球類運動,很多學生對于網球的認識也僅僅是存在于紙面上,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實踐操作經驗,對于網球運動也是一知半解,導致學生網球基礎較為薄弱。
網球教師是新時期高校網球教學的執行者和主導者,是高校網球教學水平和質量的把控者。因此進行高校網球教學改革,首要目標提升高校網球教師專業素養。首先,各地區高校教育部門,要大力推進網球老師教學隊伍建設,尤其在引進高水平網球運動體育研究員上,要積極采取相關措施,強化高校平網球運動體育人才引進。各地區高校,要積極響應本地區政府號召,借助有利條件和機遇,適當聘請高水平、高素養網球運動體育教師,積極對本校平網球運動教師人才進行引進。其次,在網球運動人才引進的同時,高校要對網球運動體育教師水平進行考核,實行網球運動體育科技人才考核上崗制度,選拔出更加優質的網球運動人才進入學校中。另外,對先前網球運動體育教師,加強對新時期學校網球運動辦學理念的灌輸,尤其在網球運動人才培養、體育教學定位、學生網球運動特點等方面,強化理念灌輸宣傳。要充分與網球運動體育教師進行溝通和交流,鼓勵網球運動體育教師突破傳統,將先進網球運動教學理念融入教學中,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網球運動相關知識能力和思想。最后,高校要鼓勵網球教師自我革新,提升網球教師網球教學素質和水平。比如,網球教師可以自發參與網球教學培訓活動來提高自身素養;可以采取閱讀網球教學相關書籍,提高自身網球教學理念和理論知識;可以積極參加網球比賽,在比賽中得到快速鍛煉。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新型互聯網技術以及新媒體科技,在人們的生產、生活和學習中,都得到了最廣泛的應用。網球教學作為高校體育教學的一部分,自然而然會應用到相關高科技,進而大大提升網球教學水平和效率。比如,新興課件化體育教學系統,是目前在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常用的科技手段。新興課件化體育教學系統,其主要是由播放設備、投影設備、遙控設備等三個主要的部分組成。下面以網球運動教學為例,對新興課件化教學進行說明。網球運動技術動作要求較高,而且在網球運動規則制定上也是極為復雜的。因此,體育老師可以制作生動形象的網球運動教學課件,在課件中插入網球運動視頻、圖像等元素,讓學生可以清晰看清網球運動技術要點。再比如,目前日益興盛的網絡信息終端平臺,同樣也可以在網球實際教學中得到很好的利用。高校通過搭建網絡信息終端平臺,還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與其他高校保持教學資源信息共享,甚至還可以與其他體育專家保持良好的互通和交流,使得先進的網球教學理念和模式,可以快速地滲透到網球體育教學中。另外,借助搭建的網絡信息終端平臺,各高校可以凝聚成網絡教室,利用外網、電化教室、多媒體技術等,打造復合型網絡教學平臺,從而促進各高校師生之間,進行充分的網球運動交流和溝通。
良好的網球場地及設備,是確保高校網球教學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畢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場地及設備是高校網球教學的先決性條件。網球場的面積和籃球場的面積是差不多大小的,但是在參與人數和使用效率上,網球和籃球卻有著天壤之別。這也就是為什么籃球等傳統體育項目,開展和普及力度要高于網球等新型項目的原因。隨著網球推廣力度的加大,網球運動在高校中普及開來是必然趨勢。因此,現代化大學進行網球教學,必須要在場地和設備建設上下功夫,加大對網球運動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力度,為大學校園網球運動的開展提供必不可少的硬件條件。高校決策層要眼光長遠,要看到網球運動的光明前景,要加大對網球場地的建設力度,要逐漸改善網球教學環境,滿足廣大師生對于網球運動的需要。另一方面,高校體育部門可以與社會上的網球俱樂部進行合作,網球俱樂部提供實戰經驗指導,提供網球場地,提供網球教練;學校提供教師隊伍學習,提供學生資源培訓。高校和網球俱樂部,雙方共同進步合作共贏,共同將網球運動推廣開來,共同為社會培養出優秀的網球運動人才。
計劃是執行的前提和基礎,只有做好訓練計劃,才可以在計劃的引導下,獲得優質的網球訓練結果。然而,在制定科學有效的網球訓練計劃,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遵守網球運動訓練規律。網球運動訓練要堅持由易入難的原則,要循序漸進,打好基礎前提下一點點提升,切記不要沖、猛,不要急于求成,要在身體運動規律的前提下,首先做好基礎訓練,循序漸進中逐漸實現個人能力提升。要堅持制定科學有效的訓練計劃,幫助學生穩步提升自己的運動能力。第二,尊重不同學生身體素質不同。不同的學生身體素養不同,身體天賦和身體優劣勢也不盡相同。因此,他們在網球訓練中所需要的指導,以及科學訓練計劃也不同。在進行科學的網球運動訓練時,教練員要尊重他們個體的不同,要在統一訓練主題基礎上,適當進行調整和改正。另一方面,網球訓練計劃,要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提升的關注。網球運動訓練對于學生的身體體能要求是極高的,為了保證學生充沛的體能,更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網球訓練意識,老師需要加強對學生身體體能訓練力度。在真正的網球比賽中,學生需要在整個賽場中,反復來回奔跑,要經歷起動、跳躍、扣球等一系列連續動作,需要消耗大量體力。為此,加強身體體能訓練,提高學生身體素質至關重要。專業的網球俱樂部,對于學生體能訓練,是有一整套訓練計劃的。比如,每天要保持定量的常規鍛煉,包括跑步、跳高等動作;比如,要進行特殊性訓練,重復性撞擊、快速沖刺等。通過日常艱苦訓練,才可以保證充沛的體能,更好地在激烈的網球比賽中提升比賽獲勝的概率。
實踐出真理,實踐出真知。只有在網球比賽實踐過程中,才可以獲得最優質的鍛煉,才會取得更好的比賽成績。因此,在舉辦網球拓展活動中,老師要對學生網球各種技術動作規范性進行鍛煉。要嚴格規范青少年的各種技術動作規范性,幫助他們梳理正確、科學的動力定型,從而避免由于技術動作不規范,而導致訓練技術不標準等問題出現。再比如,老師要定期對學生開展跑步、跳高、跳遠等輔助性鍛煉,要對學生開展核心技術動作要領培訓,尤其要注意鍛煉安全性,避免對學生肘關節、腕關節、踝關節、肩關節等有損害動作出現。另一方面,無論何種體育運動比賽形式,心理素質一直是制勝的關鍵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質,更多體現在情緒穩定、心理素養穩定上。而在網球比賽中,網球球員心理素養高低,主要是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對網球裁判處罰結果不滿意,球員產生不滿心理;其次,遭受到對手挑釁,且比賽成績落后,球員產生沮喪心理;最后,網球比賽過程中球員之間配合不夠默契,而導致球員產生埋怨心理。這三種心理狀態是網球比賽過程中,球員經常出現的心理變化。因此,在平時網球訓練過程中,要不斷加強學生心理素養鍛煉,要懂得自我調節、抑制沖動和暴力、把持住壓力平衡。同時,要樹立網球比賽必勝信心,培養自己永不言棄奮戰到底 的精神。
綜上所述,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高校越來越注重學生網球體育教學工作,尤其在資源投入方面,各地區高校都在網球物力、人力、財力等資源上投入越來越大。加強高校學生在網球訓練與教學方面改革,不僅僅可以改善學生身體素質,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運動技能,尤其是在網球學習和鍛煉過程中,逐漸磨煉學生堅強意志、吃苦耐勞及頑強拼搏等精神。高校網球教學工作,要從學生身體和心理素質實際出發,遵循科學合理的網球運動訓練方式方法,尤其要對學生網球訓練內容、訓練時間、訓練強度、訓練設備、訓練指導等方面進行細化安排和管理,從細節入手全面提升學生網球訓練的綜合素質。此外,綜合利用提升高校網球教師專業素養、加大網球場地設施投入建設、多元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質量等途徑,推進網球運動在高校體育教學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