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慧 孫祥鵬 洛陽科技職業學院
一般來說,休閑體育指人們在閑暇時間里,不受場地的束縛,參與的身體鍛煉活動。它是在空閑時間內進行的,并以身體參與體育活動的某種形式作為參與者獲取最佳心理體驗的一種手段。休閑體育旅游:本文認為休閑體育旅游的旅游者在閑暇的時間,以休閑體育娛樂為目的,親身參與體育旅游、運動休閑、體育賽事、體育健身等體育活動的旅游行為。特點是游客在異地參與業余的體育旅游活動,同時享受體育旅游過程,旅游過程具備休閑性。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下發了《關于推動運動休閑特色小鎮建設工作的通知》(2017年 5月),通知中提到要以運動休閑為主題作為體育產業基礎之一,這讓休閑體育旅游迎來了巨大契機,城鎮發展休閑體育旅游是全民健身、健康中國和休閑體育產業發展的重要手段。
因此本研究以洛陽地區的休閑體育旅游發展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通過訪問圖書館、搜索查閱與休閑體育和旅游有關的書籍資料,期刊資料;以體育旅游、休閑體育、森林資源為關鍵詞,通過中國知網等網絡資源平臺,搜集查閱相關文獻資料;對專家、學者在此方面上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研讀,為本文的研究提供論據。并通過實地考察法,在查閱搜集休閑體育和城市旅游的文獻資料書籍后,走訪洛陽市區及周邊縣區主要景點,實地考察了洛陽市體育中心、洛邑古城、洛浦公園、中國國花園、周山森林公園等體育場館、森林公園和旅游景點,全面了解洛陽市旅游景區、森林公園數量、地理位置、分布情況和能否開展休閑體育。旨在為城鎮旅游景區、休閑公園、森林公園等開展休閑體育旅游提供理論依據;并以洛陽為例,了解洛陽市旅游發展現狀,對洛陽市景區進行詳細分類,找出已開展休閑體育旅游的景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通過文獻調查得出休閑體育旅游是一種以旅游體驗為主的新型旅游形式,是旅游者在閑暇的時間,以休閑體育娛樂為目的,親身參與體育旅游、運動休閑、體育賽事、體育健身等體育活動的旅游行為。
我國目前的休閑體育旅游產業主要形式是體育休閑特色小鎮,特色小鎮的旅游形式突破了傳統的建制村鎮。體育休閑小鎮是我國休閑體育旅游的重要旅游商品。目前,我國相關部門已經提出體育小鎮建設目標,預計到2020年,我國建成具有特色的體育小鎮1100個,每個體育小鎮的投資額都高達60億元。黃東教認為,休閑體育旅游小鎮是特色小鎮發展框架下的衍生物,休閑體育小鎮依托自然,是具備休閑、旅游、娛樂等功能的多元化旅游景區。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我國對于休閑體育旅游的研究比較全面,休閑體育旅游的形式以特色休閑旅游小鎮為主,城市的休閑體育旅游發展不全;從旅游資源上看,旅游城市開展的休閑體育旅游的情況和潛力優于其他城市,西南地區的山地休閑旅游發展更為出色,中東部城市對休閑體育旅游的發展相對較弱,但發展前景好,游客參與休閑體育旅游的熱情高。
對比國內外研究可以看出,國外休閑體育旅游的研究,多數還在于每個休閑體育項目旅游的研究中,對休閑體育旅游的研究不多,而國內關于休閑體育旅游的研究很少有對景區能否開展休閑體育旅游項目的標準,沒有對景區進行系統分類,對山地類的休閑旅游研究較多,對城市休閑體育旅游研究偏少;地區休閑體育旅游的研究比較傾向于旅游產業的研究。
經過調查和統計得出:洛陽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強大的旅游產業。洛陽排在2017年的中國旅游城市排行榜的第21位,排在二線城市的前列。2016年洛陽全市接待游客的總人數超過了1.14 億人次,同比增加9.5%,旅游總收入達到905億元,較往年增加16%。在第34 屆中國牡丹文化節期間,洛陽全市共接待游客約2350.32萬人次,較上屆增長8.07%,旅游總收入達到197.67 億元,較前一年增加10.77%。接待入境游客23.58萬人次,旅游創匯6840.2萬美元,分別同比增長10.23%、10.26%。由此可見洛陽旅游產業的巨大潛力和蓬勃生命力。
根據2003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和國家旅游總局規劃發展與財務司起草的GB/T 18972-2003《旅游資源分類、調查與評價》分類了洛陽旅游景區,根據分類情況與實地考察結果得出洛陽地區旅游景區開展休閑體育的情況,及潛在的適合開展休閑體育項目的景區和不能進行休閑體育項目的景區。
1.不適合休閑體育項目的景區
進行休閑體育的基本條件就是不借助現代化工具,以自然環境為場地,游客親身體驗且帶有一定的探險性質。這使得絕大部分“遺址遺跡類”旅游景區都不適合開展休閑體育項目。“建筑與設施”類景區中,教學科研實驗場所和宗教與祭祀活動場所,不適合開展具有娛樂探險性休閑體育項目;體驗游樂休閑度假、建設工程與生產地、社會與商貿活動場所,有大量的溫泉洗浴、商業街、工廠等,不具備開展休閑體育的自然場地條件;祭拜場館、展示演示場館、石窟和名人故居等,因其場地原因無法開展休閑體育項目;歸葬地類景區也不適合開展休閑體育項目;交通建筑類的旅游景區因其功能性較為單一,無法開展休閑體育項目。
2.適宜開展休閑體育項目的景區
休閑體育旅游的開展依托自然場地、公園、水域等,所以洛陽的地文景觀類景區,非常適合開展休閑體育項目:在綜合自然旅游地中,山地景區非常適合開展休閑登山、野外生存等項目;峽谷類景區適合開展漂流等休閑項目;天然洞穴類景區也可以進行探洞。在水域風光類景區中可開展滑水、皮劃艇等休閑體育旅游項目。棲息地類景區也適合開展公園內定向、皮劃艇等休閑體育項目。建筑設施類景觀可以開展馬拉松等,人工水庫類景區也可以開展釣魚、捕魚捉蟹、野營露宿、野炊等休閑項目;園林游憩區域類景區的游客量較大,交通也比較便利,可開展各種各樣的休閑體育活動。
洛陽有很多開展休閑體育項目旅游的優秀景區,漂流是洛陽地區傳統旅游特色,重渡溝、龍潭峽谷內的漂流項目已經運營多年;龍潭峽谷內的龍吟谷開展了野外攀巖項目;青要山景區開設了中原地區第一家飛拉達攀巖項目,倒盞民俗文化村則修建了人工巖壁吸引游客,王城公園一直都設有人工巖場吸引游客;伏牛山景區承辦了河南省高山滑雪公開賽,開展了伏牛山滑雪旅游節,冰雪體育冰雪旅游等項目;2009年河南省青年負重登山節在老君山展開;2011年全國帳篷音樂節在欒川縣展開,吸引全國22個省市的露營及休閑體育愛好者,由此可見洛陽地區登山、山地自行車、滑雪、漂流休閑旅游項目的開展要優于其他項目。
1.休閑項目發展滯后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洛陽大部分休閑旅游項目的發展還在起步階段,遠落后一線城市休閑體育的規模,景區和旅游部門對休閑體育項目部重視,但休閑體育旅游的發展情況呈現上升的趨勢。具體的問題體現在參與休閑體育項目的游客群不固定,休閑體育項目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開展,在自然景觀豐富的縣區、郊區等地,卻缺少與之對應的休閑俱樂部、旅游公司或者交通服務等基礎設施。
2.缺乏休閑體育旅游類的發展規劃
大部分景區都沒有針對自身旅游資源建設和優化休閑體育項目,存在對休閑體育宣傳不到位、項目單一、缺乏綜合性的規劃的問題,難以吸引游客;雖然開展登山項目、水上休閑體育項目的景區將其作為旅游商品推薦給游客,但部分景區的休閑體育旅游項目運營乏力,也缺乏一定的專業人才。
在移動互聯網發達、直播軟件平臺興起的時代,各大景區應該針對休閑體育旅游活動制作專門的景區休閑旅游宣傳片,打造休閑形象品牌。開展休閑體育休閑旅游宣傳。利用好抖音、快手和微視等短視頻平臺,拍攝宣傳短視頻,并邀請一部分具有一定粉絲基礎的旅游博主、旅游達人到景區實際體驗、拍攝等,利用粉絲經濟吸引游客,擴大景區影響力。
洛陽有眾多的開放景區,極為適合開展休閑體育項目,這也為休閑體育旅游活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場地和物質條件,例如,城市森林公園主體可以選擇推出一些如戶外拓展、短距離徒步的特色休閑旅游活動。休閑公園可以在景區內場地開展如公園定向等。而特色的拓展公園,也可以開展如真人野戰、打靶射擊、皮劃艇等有趣的休閑體育活動。在重點區域建設特色的休閑體育旅游景區,提供別具一格的休閑體育旅游服務和活動,將給洛陽地區休閑體育旅游提供更好的發展可能。
洛陽地區經常性的舉辦各類體育賽事,常設賽事項目有馬拉松、自行車、定向越野等,而提供場地的景區、公園可以利用賽事提供休閑服務,進行宣傳和運營;例如文博體育公園就有良好的休閑旅游的場地,這里舉辦過定向越野、迷你馬拉松等活動,此地的休閑體育旅游服務就可以圍繞賽事進行一系列的發展和宣傳。加之洛陽的牡丹文化節和河洛文化旅游節每年都會吸引大量的游客到訪,利用好旅游旺季和旅游活動,可有效地發展洛陽地區的休閑體育旅游產業。
洛陽景區資源豐富,大力發展休閑體育旅游項目,不僅有利于景區和洛陽旅游事業,也為休閑體育這個一火熱的體育項目提供了發展的巨大機遇。但由于對洛陽休閑體育旅游資源挖掘和開發利用的研究還只是一個概念性的領域,其休閑體育資源可持續發展沒有別國經驗可以復制,需要結合洛陽市旅游實際進行系統思考與謀劃,尋找自己的發展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