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長霞
(河北省邯鄲市館陶縣農業農村局,河北 館陶 057750)
近年來,雖然我國的豬養殖業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疾病是阻礙其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此,必須對豬預防接種的技術要點進行具體分析,以此來提高豬的免疫力。而在實際的接種過程中,稍微操作不慎可能會導致疫苗失去效益,甚至是增加豬得病的概率。由此可見,在對豬進行疫苗接種的過程中,保存疫苗、運輸疫苗以及預防接種技術是決定我國豬養殖業是否能夠順利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
眾所周知,在大部分養殖場中,豬舍的環境較為擁擠且細菌較多,而豬的生活習性等與其他動物不同,這些都會大大增加豬患病的概率。如果豬一旦得病,在狹窄的生活環境中無法得到良好的控制,會傳染給其他豬舍的豬,且經過相關調查發現,大部分豬在患上病害后存活概率微乎其微,可能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局面。而給豬進行疫苗接種,能在疾病暴發前起到一定的預防作用,在極大程度上降低豬患病的概率,同時能夠減小疾病之間的傳播概率。所以,養殖戶應重視豬預防接種技術水平,從根源減少患病概率,提高豬的免疫力。
結合豬的實際生活情況及生活環境來看,在這里進行疫苗接種前,要充分全面的做好準備工作,并核查相關數據等,在此情況下,才能保證接種的成功率。
經過相關數據的調查顯示,生豬的體質及生活質量水平與疫苗接種的成功率息息相關。由此可見,在進行疫苗接種針,相關人員要確定豬的健康情況,必要時可對豬的各項指標進行化驗,在達標的情況下方可進行疫苗接種。例如,在進行接種前,相關人員要對豬的精神狀態、飲食情況等進行觀察,若發現精神狀況差、厭食或豬懷孕的情況下,要停止接種疫苗。若在進行健康情況調查時發現,有豬患上了傳染性疾病,相關人員要立即將其隔離,并對整個豬舍進行殺菌消毒,在此基礎上,對其他健康的豬進行疫苗接種。
市場上的疫苗數量較多,種類較為雜亂,相關人員要根據豬以及疫苗的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選擇。首先,要針對不同地區的疫病情況進行細致的調查,并結合疫苗的種類進行篩選,選擇出最適合當地疫病情況的疫苗,對豬進行接種。其次,由于疫苗的特殊性,其活性可能會受到季節、氣候、溫度等影響,為此,相關人員必須結合實際情況對疫苗進行考察,并根據季節以及當地氣候等選擇最為合適的疫苗,盡可能確保疫苗的接種率。最后,要對疫苗的廠家進行篩選。最先要排除的是不合格或活性太高的疫苗,接著,相關人員要對所篩選下來的疫苗進行試驗,在確保豬對疫苗不會產生太大反應的情況下進行選擇。
除此之外,在選擇疫苗時,還要注意以下幾個細致方面:首先,要檢查疫苗是否合格,是否擁有正規批文、合格證書等,相關人員切不可貪圖疫苗便宜,從而選擇質量水平不達標的疫苗。其次,在擇疫苗時,相關人員要對疫苗瓶進行查驗,一旦發現瓶體破裂、瓶內失真空、瓶內液體變色結晶、瓶內液體較少或較多時,一律不得投入使用,并按照相關要求打回廠家。最后,在對活性較高的疫苗進行選擇時,要特別注重過敏概率,要結合珠的實際情況,選擇較為合適的疫苗。切不可因為疫苗活性度較高就忽略豬的實際情況。
一般而言,生物品質的存放及運輸條件較為嚴格,稍有不慎,便可能會使疫苗失去實際作用,浪費成本。為此,在疫苗的運輸及保存過程中,要依據相關規定嚴格進行,切不可疏忽。根據相關規定,在運輸過程中,疫苗的存放溫度為8℃及其以下,在存放過程中也是如此。如果當地溫度為8℃到25℃,疫苗應在10d之內注射完畢。若部分部地區沒有冷藏條件,且當地溫度已經達到25℃以上,則需將疫苗立即注射。由于疫苗的特殊性,相關人員在運輸過程中要確保運輸車輛的平穩性,盡可能減少疫苗破損。除此之外,在存放過程中,盡量將疫苗的存放環境提前消毒,以此來確保疫苗活性。針對部分地區的電力問題,在儲存疫苗時,應預防突然斷電而導致冷藏室升溫的現象出現,為此,必須準備額外的發電機,盡可能地維持疫苗的冷藏溫度。
在對豬進行疫苗接種時,要進行明確的分工,以此來確保接種效率。例如,接種人員要根據豬舍的布局不同進行合理的人員分工,并對疫苗進行合理分配。一般情況來說,大多豬舍進行疫苗接種時,一部分人負責對豬舍進行消毒,一部分人負責運輸疫苗,一部分人負責駐社區的體毛處理,剩下的一部分人則需要對豬進行注射及疫苗稀釋工作。而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相關人員要根據注射的實際情況以及人員的數量,對各個工作環節進行細致的人員數量分配,并配備足夠的相關工具,尤其是消毒工具,盡量提高工作人員注射環境的質量水平,保證疫苗接種的活性。
由于各個地區的環境不同,在運輸疫苗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破損等情況,在相關人員進行第一遍疫苗篩選時,會篩選不到位,為此,工作人員在進行疫苗注射的過程中,也要細致地觀察疫苗質量,以此來確保工作效率。若在注射過程中,一旦發現疫苗破損或有異常現象,要立即向相關人員報備,并將沒有注射疫苗的豬做好標記,便于之后的補接工作。除此之外,若在接種過程中發現,有豬在接種疫苗后出現較強的反應,是應立即停止疫苗接種,并要求相關人員對豬進行血液采集,便于之后對疫苗進行篩選。
由于疫苗接種的過程較為特殊,相關人員在進行疫苗接種時,要盡可能地做到無菌操作,在此基礎上才能使得初出現病害的概率減小,體現出接種疫苗的真正價值。在注射疫苗前不僅要對注射進行全面的消毒,也要對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消毒,且工作人員必須穿戴經過消毒后的工作服。對于注射過程中使用到的醫療器械,應進行全面細致的消毒工作,一旦接觸到較為污濁的區域,便立刻作為廢棄醫療器械處理,切不可用在注射過程中。在使用疫苗之前,需要對疫苗的平頭及評審進行細致的檢查,在確保其完好無損后,要對疫苗進行消毒處理。與此同時,在選擇注射針頭時,要依據相關規定選擇專業的注射器。若注射部位需要進行剃毛處理,則需要在將剃毛剃掉后再次進行消毒工作,接著便可以擦拭酒精,注射疫苗。
注射方式與疫苗的注射效率也存在較大的關系。為此,相關人員在注射疫苗的過程中,必須重視自身的注射方式,盡可能減少因人為操作失誤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一般而言,注射疫苗時,需要通過豬的后海穴進行注射。而在注射乳油劑時,需要相關人員立即將針頭拔出,減少藥物滲出的概率。除此之外,要根據豬的大小來決定疫苗的注射量。
在接種工作完成后,相關人員要立即對接種過程中所使用的醫療設備進行全面消毒,并按照相關規定存放起來。與此同時,要對生豬的實際情況進行實時監控。經過相關調查發現,部分豬在接種疫苗后會出現較強的排斥反應,例如口吐白沫等現象,此時,相關人員可對出現反應的豬進行藥物投喂,以此來減緩應激癥狀。豬在接種疫苗完畢后,需要進行營養補充,為此,飼養人員要在豬的飼料中添加營養劑等,以此來促進豬免疫力的提升,保證疫苗的注射效率。如若疫苗購入過多,在注射工作完畢后,要依據相關規定對疫苗進行處理,切不可隨意放置或扔掉。
綜上所述,在對豬預防接種技術進行研究后,結合當今的接種現狀進行分析,主要發現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由于近幾年的氣候變化,導致生物的整體免疫力下降,且病毒種類增多,增加了豬的患病概率。而相關部門對此方面缺乏重視,認為只要接種疫苗便不會患病,為此,縮減此方面的成本投入,導致患病概率增加。除此之外,由于豬的生活環境及生活習性與其他物種不同,必須進行定期消毒等,但由于成本的縮減,導致無法如期進行消毒工作,給疫苗的接種工作帶來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經過相關調查發現,近年來,我國在養殖方面的人才逐漸減少,此種現象制約了我國養殖業的發展。在豬的疫苗注射方面更是如此。且大部分高校所設立的相關專業選擇較少、宣傳力度較小,從而使得大部分學生對此專業的了解不夠深入,使得此方面的人才逐年減少。
對于部分企業而言,其認為養殖生豬只需要保證豬的成活率,不需要對養殖場進行細致的管理。從而導致生豬患病概率增加。造成此種現象的原因之一是養殖場的管理不到位。例如,經過相關數據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對養殖場的管理停留在飼養、清洗豬場兩個階段,其管理意識淡薄,從而造成整個養殖場缺乏健全的管理體系。
經過調查發現,部分企業存在此種現象:不能定期對豬進行體檢以及預防接種。而結合實際狀況分析可以看出,由于相關人員對生豬預防接種意識的淡薄及了解不夠深入,使得豬不能接種疫苗,預防病毒,從而增加了病害概率。而豬在患上疾病后,一般較難治愈,不僅僅增加了企業的成本,對于工作人員來說,也是一項較大的挑戰。除此之外,由于對接種知識了解較少,部分相關人員認為,疫苗接種對預防疾病的實際價值較小,從而沒有接種的必要,以上現象大都制約了我國養殖業的發展。
豬的免疫力與其他生物不同,其一旦患病治愈概率較小。為此,相關人員應加大在接種以及病毒預防方面的投資成本。例如,在疫苗接種方面,相關人員可投資購買更為優質的疫苗,直接提高疫苗接種的質量水平;在病毒預防方面,首先,相關人員要加強對豬舍環境消毒的重視,購買專業的消毒設備及消毒藥水,對區域進行定期的消毒處理。其次,相關人員可購買提高生豬免疫力的營養品或營養飼料,并根據服用標準定期投喂,從根源加強豬的免疫力。最后,對于懷孕或患病的豬,相關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將懷孕或患病的豬進行隔離。對于懷孕的生豬來說,可以調整飲食,增加豬的免疫力。而對于已經患病的豬來說,要增加對其隔離豬舍的消毒次數。
人才是推動國家發展的重要催化劑。為此,相關部門必須加大對養殖業以及獸醫方面的人才培養力度。在近幾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養殖業以及獸醫已經成為較為冷門的專業,加之相關部門對以上兩個專業缺乏宣傳,從而導致此種現象加重。所以,我國要鼓勵相關高校增設與以上兩個專業相關的學科,并加大宣傳力度,使我國高校學生能夠對養殖業以及獸醫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部分高校要加強對以上兩個專業的重視程度,在校園中應多多舉辦與此專業相關的活動,例如,知識競賽等,以此來起到宣傳作用,盡可能激發學生對養殖業以及獸醫的學習興趣,為培養人才奠定堅實基礎。
養殖場的管理不同于其他企業。由于養殖場所養殖的生物較多,數量龐大,所以管理起來難度較大。為此,企業必須完善管理體系,以此來確保生豬的存活率。首先,要完善養豬場的養殖環節。在飼養人員進行投喂之前,要對飼料進行查驗,若存在有異味或其他任何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止投喂,并向有關部門反映除此之外,飼養員在進行投喂時,要根據豬的食量大小進行合理的投喂,切不可為了節約時間,將豬飼料放置在食用盆中;其次,企業要組建相關管理小組,定期對豬舍的環境衛生進行查驗,一旦發現衛生不合格,要對區域負責人員進行懲罰;最后,在每一次的消毒工作中,要安排相關人員對消毒材料的購入到消毒工作結束的整個過程進行實時監控,并記錄相關數據,便于后期管理人員的抽查。只有完善管理體系時刻確保養豬場的環境衛生,才能從最大程度上減少生豬的患病概率。
經過相關調查發現,大部分企業對生豬接種疫苗意識淡薄的原因之一在于其缺乏對相關知識的了解。為此,企業要在此方面加大投入。例如,企業可定期設置與生豬接種疫苗相關的知識講座,并組織人員參加;企業可設置生豬接種疫苗的知識理論競賽,以此來激勵相關人員參加,提高其專業知識水平,從而增加接種疫苗的意識。
總的來說,通過對豬預防接種的技術分析來看,影響其接種質量的主要制約因素在于準備工作、消毒工作、注射過程以及后期的觀察工作。隨著近幾年來我國氣候的變化,增加了生豬患病的概率,為此,相關部門必須重視此種問題,在此方面,應加大投資力度,提高豬的免疫力,以此來促進我國養殖業的發展,為我國的經濟發展貢獻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