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肇,曾 勇,鄭克思,陳艷梅
(溫州市人民醫院 1.腫瘤外科;2.病理科,浙江 溫州 325000)
乳腺癌作為國內外常見的女性惡性腫瘤,是導致女性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根據2022年美國癌癥協會(ACS)統計,預計在2022年,中國發病率前5位的癌癥為肺癌、腸癌、胃癌、肝癌與乳腺癌。臨床常通過局部手術聯合化療、內分泌治療以及靶向藥物等綜合手段治療乳腺癌,患者往往能得到較好救治。然而,對于特殊類型三陰性乳腺癌(triple negative breast cancer,TNBC),臨床暫無有效內分泌治療方法及靶向策略。另外,臨床觀察發現,對于內分泌治療和靶向藥物有效的患者,在經過一線及二線治療后,常產生耐藥性,極大限制了其治療效果。因此,對乳腺癌的發生發展機制進行深入研究,對尋找新的治療靶點、開發新型治療方法具有極大臨床意義。
細胞周期相關因子3(cell division cycle associated protein 3,CDCA3),作為F Box蛋白,是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必需的胞質蛋白,對細胞周期、DNA復制等多種生物過程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研究表明,CDCA3在多種惡性腫瘤發生發展過程中均呈高表達水平,抑制CDCA3蛋白表達,可降低腫瘤細胞活性,抑制腫瘤細胞增殖。然而,CDCA3在乳腺癌中的表達和功能研究較少。因此,本課題組收集臨床不同分期乳腺癌組織,利用生化實驗結合生物信息學方法分析CDCA3蛋白水平與乳腺癌預后的相關性;同時構建穩定敲低CDCA3基因的乳腺癌細胞株,進一步研究CDCA3在乳腺癌致病機制中的作用,以期為乳腺癌的靶向治療提供臨床實驗基礎。
1.1 免疫組化檢測CDCA3在乳腺癌組織標本中的表達 收集我院2020年1月—10月乳腺癌標本庫中乳腺癌組織(不同組織型或者不同分期如早期中期晚期)41例,癌旁組織標本40例。本研究通過溫州市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并備案。采用免疫組化法檢測乳腺癌組織和癌旁組織中CDCA3的表達水平,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CDCA3抗體:Amresco),試劑盒購自卡邁舒(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倒置顯微鏡下,根據細胞染色的強弱直觀評分:-陰性(無染色),+弱陽性(淡黃色),++陽性(棕黃色),+++強陽性(棕色)。
1.2 GEPIA平臺分析CDCA3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情況 通過GEPIA平臺(http://gepia.cancer-pku.cn/)分析相對于正常乳腺組織,乳腺癌中CDCA3基因表達的差異,基因名稱選擇“CDCA3”,Dataset(Cancer name)選擇“BRCA”。
1.3 Kaplan-Meier Plotter數據平臺分析CDCA3與乳腺癌預后的關系 登錄Kaplan-Meier Plotter數據平臺(http://kmplot.com/analysis/),檢索CDCA3基因,獲得CDCA3基因表達差異患者的生存曲線(對腫瘤病理類型及臨床分期、分級等不做限制)。
1.4 細胞株構建與CDCA3檢測 利用shRNA構建穩定干擾CDCA3表達的乳腺癌MCF7細胞株(Sh1,Sh2)及對照組細胞(NC)。培養MCF7乳腺癌細胞株(培養基:DMEM+10%FBS,細胞培養條件為5% CO,37 ℃),DMEM購自美國Sigma公司,胎牛血清購自美國Gibco公司;胰酶和DMSO購自美國Amresco公司。通過慢病毒包裝系統構建穩定干擾CDCA3基因表達的乳腺癌細胞株(PLKO.1-CDCA3shRNA)及對照組細胞(漢恒生物,siRNA: Invitrogen,美國)。
取對數期細胞,PBS沖洗3遍,蛋白提取試劑盒提取總蛋白(Pierce,美國),加入5×上樣緩沖液,100 ℃ 水浴鍋煮沸5 min后冷卻待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分離蛋白,移至PVDF膜,于脫脂牛奶中室溫封閉1 h,PBST洗膜10 min×3次,一抗稀釋液4 ℃ 孵育過夜,次日PBST洗膜10 min×3次,加入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的二抗稀釋液室溫反應2 h,PBST洗膜10 min×3次,ECL顯影并分析條帶灰度。
1.5 細胞增殖檢測 分別收集對數生長期的穩定干擾CDCA3基因表達的MCF7細胞和對照組細胞,血球計數板計數后加入四塊96孔板中,5 000個細胞/孔,每個孔加入100 μL培養基,設置3復孔。待細胞貼壁后取出一塊96孔板,每孔中加入10 μL CCK8溶液作為起始對照樣本,37 ℃、5% CO細胞培養箱內繼續孵育0.5 h,于分光光度計450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值,保存數值。另三塊96孔板按藥物濃度依次加入含藥培養基,終體積100 μL,37 ℃、5% CO條件下分別培養24 h、48 h、72 h。取出加藥的96孔板,每孔加入10 μL CCK8溶液,37 ℃、5% CO細胞培養箱內繼續孵育0.5 h,450 nm測定吸光值,保存數值并分析。
1.6 乳腺癌細胞周期變化檢測 收集轉染48 h后的細胞,清洗離心后用固定液配置細胞懸液(1×10個/mL),加入10 μL試劑B(70-APCC101,聯科生物,中國),室溫避光孵育30 min。利用流式細胞儀(Becton-Dickinson,美國)、軟件FACS express version 3,分析細胞周期變化情況。
1.7 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 通過GEO數據庫下載5套亞洲人乳腺癌基因芯片數據集(GSE6367、GSE9309、GSE15852、GSE33447和GSE45255),共獲得318例乳腺癌和60例正常乳腺組織的基因表達譜數據。根據CDCA3基因表達水平高低分為兩組,利用GSEA(GSEA3.0版本)分析CDCA3的表達水平對各種生物通路基因集的影響。按默認加權富集統計方法,以從GSEA網站MsigDB數據庫中獲得的基因集作為參照基因集,置換次數為1 000次。
1.8 統計方法 采用Graghpad Prism 8.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組間比較應用Anova聯合檢驗。<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CDCA3在乳腺癌組織中的表達水平 本院標本的免疫組化分析結果顯示,乳腺癌組織中CDCA3蛋白表達量(1.83±0.72)顯著高于癌旁組織(1.02±0.5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001)。GEPIA數據平臺中,共收集正常乳腺組織112例、乳腺癌組織1 085例,分析結果顯示,CDCA3在乳腺癌中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乳腺組織,差異有顯著統計學意義(<0.05),見圖1。

圖1 CDCA3在乳腺癌組織及癌旁組織(正常組織)中表達量的比較
2.2 CDCA3表達與乳腺癌患者預后的關系 Kaplan-Meier Plotter數據庫分析結果顯示,高表達CDCA3的乳腺癌患者50個月總體生存率(57.21%)低于CDCA3低表達者(70.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05),見圖2。

圖2 CDCA3表達水平與乳腺癌患者預后的相關性
2.3 各組乳腺癌MCF7細胞增殖情況 Western blot檢測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Sh1組和Sh2組的CDCA3蛋白表達量明顯降低,可穩定敲低CDCA3表達(圖3A)。CCK8檢測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比,Sh1組和Sh2組在48 h和72 h的細胞增殖出現顯著抑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0.05),見圖3B。

A.各組細胞中CDCA3蛋白表達量;B.各組細胞的增殖情況;與對照組(NC)比較,*P<0.05。
2.4 下調CDCA3后腫瘤細胞周期變化 流式細胞儀檢測結果顯示:與對照組(NC)細胞相比,敲低CDCA3后的MCF7細胞株(Sh1,Sh2)G1期顯著延長,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0.05),細胞周期的S、G2期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0.05),見圖4。

與對照組(NC)比較,*P<0.05。
2.5 各組細胞NF-кB信號轉導通路相關蛋白表達情況 免疫印跡實驗結果顯示,下調CDCA3表達后,與對照組相比,Sh1組和Sh2組的NF-кB1(p50)、RelA(p65)蛋白表達減少,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0.05),見圖5。

A.各組細胞免疫印跡實驗結果;B.各組細胞NF-кB1(p50)蛋白表達;C.各組細胞RelA(p65)蛋白表達;與對照組(NC)比較,*P<0.05。
2.6 CDCA3高表達樣本的富集基因集 利用GSEA分析平臺對CDCA3高表達的乳腺癌細胞樣本富集基因進行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CDCA3高表達的乳腺癌細胞存在與NF-кB信號通路、E2F信號通路、mTOR信號通路、有絲分裂紡錘體、PI3K-AKT-mTOR信號通路、G1S 檢查點、糖酵解、未折疊蛋白反應、膽固醇平衡等相關的基因集。

表1 CDCA3高表達的乳腺癌樣本的GSEA
乳腺癌被認為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頭號殺手”,并以每年3.1%的速度增長?,F有靶向治療方法(如HER-2抗體或內分泌治療)雖有較好的療效,但無法適用于所有乳腺癌患者,且常會不可避免地產生耐藥等問題。因此,探索乳腺癌發生發展高敏感性生物學指標,找尋新的生物治療靶點具有重大臨床意義。
已報道CDCA3是胃癌的潛在診斷標志物,可以促進胃癌細胞的生長。結直腸癌中,上調的CDCA3表達與結直腸癌的漿膜浸潤、TNM分期呈正相關。在非小細胞肺癌中,CDCA3能夠通過降解細胞周期抑制分子,進一步促進腫瘤細胞增殖,已被作為非小細胞肺癌的診斷標志物和治療靶點。已有實驗證實,前列腺癌中Homeobox B3可通過綁定到CDCA3啟動子區,活化CDCA3蛋白,促進前列腺癌的發展進程。然而,乳腺癌中CDCA3的具體機制仍未完全清晰。
本研究結果顯示,在收集的乳腺癌患者樣本中,乳腺癌組織CDCA3的表達量顯著高于癌旁組織,TCGA數據庫分析亦顯示CDCA3基因在乳腺癌中的表達水平顯著高于正常乳腺組織。同時,通過Kaplan-Meier Plotter數據庫分析顯示,CDCA3表達與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呈負相關,提示CDCA3低表達的患者具有更好的生存時間和預后轉歸。進一步利用慢病毒包裝系統,成功構建穩定敲低CDCA3的乳腺癌細胞株,CCK8細胞增殖檢測結果顯示CDCA3基因干擾能夠顯著抑制乳腺癌細胞MCF7的增殖活性,提示CDCA3在乳腺癌的發生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CDCA3為細胞周期分裂相關蛋白家族成員,是S期激酶相關蛋白1(SKP1)/淘汰素(Cullin1)/F-box(SCF)E3泛素連接酶復合物的一部分,可通過調節有絲分裂抑制激酶weel的降解過程,介導細胞周期的進展,被稱為進入有絲分裂的“觸發因子”。前期研究報道證實,結腸癌細胞SW480中敲減CDCA3后,在體內和體外均可觀察到細胞增殖出現顯著抑制,其可能機制為細胞周期G1到S期的轉換停滯。而本實驗中我們同樣觀察到,CDCA3下調后細胞周期的G1期顯著延長,且可能與調節增殖相關NF-кB通路蛋白相關。另一方面,GSEA分析結果顯示,CDCA3亦可能通過多種與細胞周期相關的生物學過程(如G1S檢查點、未折疊蛋白反應、有絲分裂紡錘體等)、多種與腫瘤增殖相關的信號通路(E2F信號通路、NF-кB信號通路、mTORC1以及PI3K-AKT-mTOR信號通路)以及多種代謝相關的生物學過程(糖酵解和脂肪平衡)調節乳腺細胞增殖,促進癌細胞生長。
綜上所述,CDCA3在乳腺癌組織中表達顯著增加,且CDCA3的表達水平與乳腺癌患者的預后呈顯著負相關,在乳腺癌細胞中干擾CDCA3表達可顯著抑制乳腺癌細胞增殖。同時,結合生物信息學分析提示CDCA3可能是乳腺癌進展的關鍵分子,是預防和治療乳腺癌的潛在生物標志物和治療靶點。但是,本研究尚未對CDCA3促進乳腺癌的發生發展的機制進行研究,將在今后研究中進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