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白曉娜
十年來,鐵路、公路、水運、民航客貨周轉量,港口貨物吞吐量,郵政快遞業務量等指標連續多年居世界前列,我國已成為世界上運輸最繁忙的國家之一。在二十大來臨之際,關于這十年,他們有話說。
從江蘇連云港港碼頭出發,遠洋貨輪上卸下的日韓等國家的手機、電腦配件等電子產品,在中哈物流基地坐上了開往哈薩克斯坦的火車,從船上卸下到裝上火車,只需短短15分鐘;在昆山市馬鞍山路,干凈的瀝青路上車流如織,每隔500米便有一個公交站點,坐公交全程只需1元,可以穿行昆山中心城區,刷卡還可打六折……黨的十八大以來,江蘇交通著力增加高品質、快捷化、個性化的客貨運服務供給,繪就“人享其行、物暢其流”的交通圖景。
十年來,江蘇積極發揮交通運輸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作用和服務性功能,累計完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12萬億元,直接拉動GDP約3萬億元,間接拉動GDP約9000億元,新增約600萬個就業崗位,為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作出積極貢獻,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強富美高”新江蘇提供有力支撐。

在青山綠水間,高品質的1.86萬公里普通國省道, 18.6萬公里農村公路蜿蜒伸展,像是密布在一片巨大綠葉上的經絡,盡顯公路交通之美。十年來,江西交通人以人民滿意為標尺,以紅色基因為引擎,以“黨旗領航、黨建領路”,準確把握新發展階段,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構筑了一幅“人悅其行,貨暢其流”生機蓬勃的公路交通盛景。這萬里大道上正春風浩蕩。

十年來,福建省交通運輸系統在全國率先實現市通高鐵、縣通高速、鎮通干線、村通客車,綜合交通發展總體水平邁進全國先進行列,為建設新福建當好開路先鋒。
十年來,福建持續深化港口管理體制改革,整合形成4個清晰定位、科學分工、協同發展的沿海港口,其中3個已發展為億噸港。
十年來,福建建成農村公路9.4萬公里,建成了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1380公里。
十年來,福建以高質量發展為引領,全力推進交通運輸結構轉型升級,更有效地服務經濟社會持續又好又快發展。

10年前,在北京工作的敖其爾回趟內蒙古老家可是不容易。他得先從北京坐火車到內蒙古集寧或河北張家口,再換客車到錫林郭勒盟鑲黃旗新寶拉格鎮,至于回到家鄉鑲黃旗翁貢烏拉蘇木,還要麻煩父親開車來接,前前后后需要兩天時間。隨著錫(林浩特)張(家口)、蘇(尼特右旗)化(德)高速公路的開通,敖其爾回家的路順暢了許多。5小時,這是現在北京和鑲黃旗之間的“距離”。
遼闊的草原上,高速公路、國省干道縱橫交錯,農村公路如毛細血管通到了農牧民的家門口。黨的十八大以來,內蒙古新增公路里程近5萬公里,與周邊八省區連通的高等級公路全面打通,高速公路總里程從3110公里增加到6985公里,12個盟市政府所在地全部連通高速公路,103個旗縣(市、區)全部通一級及以上公路,出區高速(一級)公路通道達44條,所有具備條件的鄉鎮(蘇木)和建制村(嘎查)通硬化路、通客車。一條條通途連點成線、連線成網,勾勒出內蒙古交通運輸的發展軌跡和美好藍圖,見證了群眾幸福指數節節攀升。
黨的十八大以來,西藏交通進入快速發展時期。十年里,西藏公路總里程由2012年底的6.52萬公里增至2022年7月的12.07萬公里;高等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由38公里增至1105公里;鄉鎮、建制村通暢率分別達94.4%和77.89%。國際國內航線開辟152條,通航城市開辟68個,空中橋梁已逐步連接“北上廣”等各大城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