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 白曉娜
9月6日,據報道,深圳的夏女士價值11000元的iPhone手機被順豐快遞寄丟了,只選擇了2元的保價,因此順豐只賠償了1000元。
杭州蕭山的小劉通過順豐給客戶快遞20克黃金,并按實際價值8000元進行保價。但快遞員取件一小時后告知,黃金丟了,公司會賠付,建議小劉報警。沒想到的是,順豐客服提出的解決方案竟是只賠付2000元。9月13日,此事件登上熱搜,廣大網友關注后,順豐卻又回應已按保價先行賠付,可此時,警方已經把黃金找回來了。
近日,王先生反映自己在順豐寄了一件價值17000元的手辦,因為手辦價值昂貴就花108元做了18000元的保價,在寄的過程中手辦有破損,導致手辦貶值。隨后王先生
要求順豐按照保價賠付或者賠付無損全新的手辦,順豐方面稱只能賠償500元。
9月20日,廣西崇左一男子稱妹妹用順豐快遞寄魚干到憑祥,男子收貨后看到魚只剩魚頭和尾巴,身子都被割沒了,比投遞的時候少了500克,而且包裝箱的膠帶也疑似被二次貼過。9月23日,順豐集團發布聲明回應此事,已基本排除收派運輸環節異常,事件還在進一步調查中。順豐聲明之后,究竟誰是“李鬼”誰是“李逵”一時還真的分不清,我們也靜待事情的結果。

1993年,順豐于廣東順德誕生,自成立以來,以速度快、服務好著稱,順豐控股總裁王衛也強調要將服務提到新高度。他說,“沒有良好的服務體驗,速度、穩定、安全都是零,接下來我們一定要全面提升我們的服務體驗,因為它是我們的生命。”這些年,也積累了一批忠實客戶,這四件事一出,可以說是盡失民心。
這樣離譜的保價方案已經存在很久,翻翻原來的新聞報道,可以說是頻繁出現,根據《快遞暫行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快件延誤、丟失、損毀或者內件短少的,對保價的快件,應當按照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與寄件人約定的保價規則確定賠償責任;對未保價的快件,依照民事法律的有關規定確定賠償責任。
可是順豐每次的初步賠付方案都不盡人意。但這樣的賠付問題并非順豐一家快遞公司獨有,其余幾家快遞也都出現了類似的問題,可以說是快遞行業長期存在的通病。
長期存在的“通病”并不能潛移默化成為行業“不成文的規定”,用戶關于快遞服務的痛點問題必須解決。
9月20日,京東快遞宣布將于9月29日推出全新保價服務“全額保”,如快件出現全部損毀,京東快遞將按照保價金額進行全額賠償;在快件部分損毀的情況下,京東快遞將根據客戶意愿,結合保價金額進行理賠。
9月28日,據順豐官方消息,順豐保價服務 2.0 即將上線,官方打出的口號為“定損無憂、時效無憂、賠付無憂”。新的保價服務將重點圍繞保價展示、理賠規則和理賠時效針對性做出優化升級,計劃推出的部分保價產品不僅全損全額賠付,而且賠付時效和周期也會縮短,從客戶理賠到完結最快只需半天。
千里之堤,毀于蟻穴。對于相關部門來說,應加強對違法違規企業的監督管理,切實維護廣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對于快遞行業來說,在價格戰之后,服務也是快遞行業比拼之一,消費者對快遞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不斷提高服務質量,才是長久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