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潔麗 劉桂芬
糖尿病母親分娩的新生兒,又稱為糖尿病母親新生兒(Infant of Diabetic Mothers,IDMS),妊娠期的糖代謝異常對糖尿病母親新生兒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1]。HbA1c 是一項判定糖尿病長期控制情況的良好指標,可以客觀反映采血前4 周血糖情況,與抽血時問、患者是否空腹、是否使用胰島素等因素無關,對監測新生兒糖代謝紊亂有一定的指導作用[2]。因此有必要將臍血HbA1c 和糖尿病母親新生兒生后血糖之間的關系做一研究。新生兒出生體重是反映新生兒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之一,不僅反映了胎兒在子宮內的生長和營養狀況,而且也是決定其出生后生長、發育和健康狀況的重要因素[3]。因此了解臍血HbA1c 水平與新生兒出生體重的關系,對預測兒童早期生長發育及遠期兒童代謝綜合征的發生意義深遠。
1.1 一般資料 本課題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在上海市松江區婦幼保健院出生的200例妊娠期糖尿病母親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母親均符合妊娠期糖尿病診斷標準,無其他妊娠相關疾病;排除其他先天性疾病及遺傳代謝性疾病。因有8例臍血HbA1c 未檢測出,故最終進入研究的樣本數為192例。其中男嬰93例,女嬰99例;剖宮產88例,順產104例。根據出生時臍血HbA1c 水平不同分為N1組(HbA1c<3.46%,47例)、N2 組(HbA1c 3.46%~4.25%,112例)、N3 組(HbA1c>4.25%,33例)。
1.2 方法
1.2.1 新生兒臍血采集方法 ①經陰道順產:新生兒娩出后,在距臍輪約2 cm 處用止血鉗夾住臍帶的兩端,于兩鉗之間剪斷臍帶,在產婦側臍帶的一端選擇粗大而顯露的臍靜脈,乙醇消毒,取1 只一次性采血針,打開針頭前蓋,向著胎盤方向仔細而又迅速地刺入靜脈血管內,穿刺成功后利用子宮陣發性收縮以及采血管內負壓讓胎盤血順利流入采血管中,采血者輕搖采血管,以防血液凝固。②剖宮產:對產婦施行常規的子宮橫切術,將胎兒取出后,立即用兩把止血鉗夾住臍帶,將其與胎兒分離,然后用碘酒和酒精消毒臍帶,做臍靜脈穿刺后,臍帶血通過采血管負壓以及重力的作用流入準備好的采集管中。
1.2.2 臍血HbA1c 檢測 采用Bio-Rad In2it A1C HbA1c 檢測分析儀及原裝配套試劑(離子交換高壓液相法)檢測臍血HbA1c,參考值范圍3.46%~4.25%。
1.2.3 血糖檢測 采用羅氏微量血糖測定儀及配套試紙檢測快速血糖,分別于生后即刻(臍血)及生后12、24、36、48 h(足底血)檢測新生兒的微量血糖。采用酶法檢測臍血實驗室血糖。
1.2.4 體重監測 在分娩時記錄新生兒出生體重,之后每日稱重,記錄體重恢復的時間點。參數:出生體重比值(birth weight ratio,BWR)=同胎齡出生體重第50 百分位數/實際出生體重。
1.3 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新生兒臍血HbA1c、血糖水平,生后不同時間(12、24、36、48 h)血糖水平,臍血實驗室血糖、臍血快速血糖、足底快速血糖,BWR、出生體重恢復時間;分析新生兒臍血HbA1c 水平與臍血血糖水平、生后不同時間血糖水平、BWR、出生體重恢復時間的相關性;分析新生兒臍血與足底血血糖水平的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 ± 標準差(x-±s)表示,采用t 檢驗;相關性采用Pearson 相關分析。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三組新生兒臍血HbA1c、血糖水平及生后不同時間血糖水平比較 N3 組新生兒臍血HbA1c、血糖水平高于N1 組、N2 組,N2 組高于N1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新生兒生后12、24、36、48 h血糖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三組新生兒臍血HbA1c、血糖水平及生后不同時間血糖水平比較()

表1 三組新生兒臍血HbA1c、血糖水平及生后不同時間血糖水平比較()
注:與N1 組比較,aP<0.05;與N2 組比較,bP<0.05
2.2 新生兒臍血HbA1c 水平與臍血血糖水平、生后不同時間血糖水平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 相關分析顯示:新生兒臍血HbA1c 水平與臍血血糖水平呈正相關(r=0.402,P<0.05),與生后12、24、36、48 h 血糖水平無相關性(P>0.05)。
2.3 三組新生兒臍血與足底血血糖水平比較 N3 組新生兒臍血實驗室血糖、臍血快速血糖和足底快速血糖水平高于N1 組、N2 組,N2 組高于N1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三組新生兒臍血與足底血血糖水平比較(,mmol/L)

表2 三組新生兒臍血與足底血血糖水平比較(,mmol/L)
注:與N1 組比較,aP<0.05;與N2 組比較,bP<0.05
2.4 新生兒臍血與足底血血糖水平的相關性分析Pearson 相關分析顯示:新生兒臍血實驗室血糖水平與臍血快速血糖水平、足底快速血糖水平均呈正相關(r=0.842、0.810,P<0.05),臍血快速血糖水平與足底快速血糖水平呈正相關(r=0.825,P<0.05)。
2.5 三組新生兒BWR、出生體重恢復時間比較 N3 組新生兒BWR 低于N1 組、N2 組,N2 組低于N1 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三組新生兒出生體重恢復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三組新生兒BWR、出生體重恢復時間比較()

表3 三組新生兒BWR、出生體重恢復時間比較()
注:與N1 組比較,aP<0.05;與N2 組比較,bP<0.05
2.6 新生兒臍血HbA1c 水平與新生兒BWR、出生體重恢復時間的相關性分析 Pearson 相關分析顯示:新生兒臍血HbA1c 水平與新生兒BWR 呈負相關(r=-0.617,P<0.05),與出生體重恢復時間無相關性(P>0.05)。
葡萄糖是新生兒大腦代謝主要的、基本的能量來源,又是合成許多物質如脂質、蛋白質、DNA 和RNA的前身,這些物質對大腦的生長發育都很重要,新生兒低血糖可能導致遠期腦損傷[4]。臨床實踐顯示,早期新生兒低血糖癥狀不明顯,不易被發現,因此早期監測血糖水平,了解新生兒糖代謝情況,對于避免發生新生兒低血糖性腦病以及糖代謝紊亂至關重要[5-8]。
HbA1c 的測定是了解人體內長期糖代謝情況的一種實驗方法。在紅細胞的生命過程中,體內葡萄糖緩慢地與血紅蛋白相結合,這一過程是緩慢而不可逆的,HbA1c 的生成量與血糖濃度呈正比[9-12]。通過相關性研究發現[13-16],新生兒臍血HbA1c 水平與臍血葡萄糖濃度有良好的相關性,而新生兒出生后48 h 內的血糖變化與HbA1c 值無相關性,可能跟出生后及早添加母乳以防止低血糖有關。由此認為,只有同時檢測生后血糖及HbA1c 水平,對監測新生兒糖代謝紊亂才更有指導作用。
理論上,血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體內組織的合成代謝,影響新生兒的出生體重[17,18]。本研究證實,新生兒臍血HbA1c 水平與新生兒BWR 呈負相關(r=-0.617,P<0.05),由此認為,胎兒宮內發育受體內血糖水平的影響比較明顯,從而影響出生體重。
本研究還發現臍血血糖水平與新生兒足底血血糖水平之間存在密切相關性,因此可用臍血查快速血糖代替足底血血糖檢測,具有安全、方面、可靠、無創等優點。
另外,在本研究中,有8例樣本未檢測出,具體原因有待進一步研究。新生兒臍血HbA1c 水平對嬰兒遠期的生長發育及糖代謝影響還需兒科醫生繼續追蹤和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