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艷霞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炎性因子和細胞所致,屬于常見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患者發病時會出現喘息、胸悶、氣促、咳嗽等癥狀,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導致不可逆后果[1]。目前,臨床上經常將糖皮質激素與受體激動劑結合起來治療,但是從當前的臨床治療效果上看,作用并不顯著,對哮喘癥狀的控制有限。為了提高臨床治療效果,有研究選擇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入孟魯司特鈉輔助治療[2]。本次研究擇取了100例成人支氣管哮喘患者為研究對象,針對孟魯司特鈉輔助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探討,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8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本院治療的100例成人支氣管哮喘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每組50例。對照組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最小29 歲,最大66 歲,平均年齡(45.5±6.9)歲;病程2~15 年,平均病程(6.5±2.9)年。觀察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最小25 歲,最大69 歲,平均年齡(46.9±7.4)歲;病程1~13 年,平均病程(5.9±2.7)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n,)
注:兩組對比,P>0.05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患者滿足中華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制定的《支氣管哮喘防治指南》中有關診斷標準[3];②入選患者均知曉本次研究,并簽署相關協議;③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2 排除標準 ①對本次研究所用藥物過敏患者;②存在腎臟、肝臟、心臟等重要器官功能疾病患者;③精神障礙、認知障礙患者;④臨床資料不完善患者[4]。
1.3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治療,具體方法:先為患者進行抗感染、抗炎、化痰平喘、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糾正酸堿度以及吸氧治療,同時給予患者霧化吸入治療,藥物選用布地奈德吸入氣霧劑(魯南貝特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987),0.2 mg/次,2 次/d,共治療14 d。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孟魯司特鈉(Merck Sharp &Dohme B.V.,注冊證號J20130047)輔助治療,給予患者孟魯司特鈉10 mg/d,在每晚睡前服用,共治療14 d。
1.4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肺功能指標:通過肺功能檢測儀檢測FEV1、FEV1/FVC、PEF[5]。②對臨床療效進行評估[6]:患者的咳嗽、氣促等臨床癥狀基本緩解,肺功能指標恢復正常,則為顯效;患者的咳嗽、氣促等臨床癥狀有所好轉,肺功能指標明顯改善,則為有效;患者的咳嗽、氣促等臨床癥狀無任何改善跡象,甚至病情加重,則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率+有效率。③統計并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包括嗜睡、皮疹、胃腸道反應等。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對比 觀察組FEV1、FEV1/FVC、PEF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對比()

表2 兩組患者的肺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對照組對比,aP<0.05
2.2 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對比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8.0%,與對照組的24.0%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n(%)]
支氣管哮喘是一種呼吸系統常見的炎癥,具有病情復雜、久治不愈、復發率高等特點。據社會調查統計,成人發生支氣管哮喘的幾率正在逐年提升,急性發作時的死亡率非常高[7]。隨著病情的發展,支氣管哮喘會逐漸導致呼吸衰竭產生,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為此本研究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孟魯司特鈉進行輔助治療,該藥物屬于高選擇性白三烯受體拮抗劑的一種,能夠與半胱酸受體結合,抑制平滑肌活躍度,進而降低致炎反應的產生,在很大程度上縮短了氣道炎性反應的緩解時間,具有良好的輔助作用[8-10]。
從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FEV1、FEV1/FVC、PEF 均高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此結果充分證明了孟魯司特鈉輔助治療能夠加快患者癥狀緩解,縮短臨床治療時間,提高成人患者肺功能改善效率,在臨床上發揮出了重要的價值意義,能夠作為理想的輔助治療藥物進行使用[11]。
綜上所述,成人支氣管哮喘采用孟魯司特鈉輔助治療的效果十分顯著,能夠促進肺功能指標改善,提高臨床療效,減少不良反應產生,具有較高的安全性與有效性,值得積極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