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金輝, 曹云, 侯崇正, 張艷, 周升明
(長沙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湖南 長沙 410003)
我國辣椒種植面積及產(chǎn)量均呈逐年增長態(tài)勢,截至2020年,我國辣椒種植面積為81.4萬hm2,產(chǎn)量約為1 960萬t。湖南是辣椒的重點產(chǎn)區(qū),種植面積超過11萬hm2。辣椒需肥量較高,但長期施用化肥易造成土壤板結、酸堿失衡、有機質含量減少等問題,從而導致產(chǎn)品中硝酸鹽含量過高,會危害人體健康。同時,生態(tài)宜居是鄉(xiāng)村振興的要素之一,農業(yè)發(fā)展要提倡減施農藥化肥,應更多的施用對環(huán)境友好的有機肥。蚓肥是由蚯蚓將禽畜糞便、餐廚垃圾等不溶性有機物經(jīng)過腹轉化后,生成作物、微生物可吸收利用的可溶性有機物,是一種新型生物有機肥。蚓肥中微生物活性高,礦質營養(yǎng)豐富,富含穩(wěn)定的腐殖酸,能促進陰陽離子的吸收、硝酸還原酶的代謝和蛋白質的合成,改善植物生長代謝和品質[1]。蚓肥對改良土壤結構有積極作用,可以調節(jié)土壤酸堿度,提高土壤保水力,抑制土傳病害,提升土壤中微生物的活性,鈍化土壤中的重金屬,減少重金屬的遷移等[2-3]。施用蚓肥有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可增強作物抗病性,促進根系發(fā)育,提升產(chǎn)物品質[4]。本試驗通過不同蚓肥施用量對辣椒生長影響,探究蚓肥促進植株對營養(yǎng)元素的吸收積累及提高產(chǎn)量的效果。
蚓肥為前期試驗所得,菜園土取自長沙市農業(yè)科學研究院中試基地。供試辣椒品種為湖南地區(qū)常種的興蔬215,由長沙市春潤種業(yè)公司提供。
采用穴盤育苗,至壯苗期后,選長勢一致的移栽于盆內(口徑40 cm,底徑34 cm,高24 cm),每盆種植1株。先進行地面覆膜,再將盆置于上面,以防根系穿過盆底孔隙伸入土中。根據(jù)施入不同量蚓肥設5個處理,施肥配比按菜園土和蚓肥的質量計算比重,T1~T4的菜園土和蚓肥的配比分別為4∶1、3∶2、2∶3、1∶4,T5為純蚓肥,以純菜園土為對照,每處理5盆,重復3次。菜園土的pH為6.46,有機質含量為18.93 g·kg-1,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鉀、有效硼含量分別為116.00、4.60、104.00、0.28 mg·kg-1,鈣含量為6.80 cmol·kg-1。蚓肥的pH為7.46,有機質含量為147 g·kg-1,有效氮、有效磷、速效鉀、有效硼含量分別為639.67、918.67、2 320.00、5.09 mg·kg-1,鈣含量為40.33 cmol·kg-1。
辣椒株高用鋼卷尺測量,莖粗用游標卡尺測量,產(chǎn)量用電子秤稱量。將各處理植株用蒸餾水沖洗干凈、吸水紙吸干,測定鮮重,于115 ℃殺青,80 ℃烘至恒重,稱量干物質重,用電子天平(0.001 g)稱取測定。全氮采用凱式定氮法測定[5];磷采用鉬銻抗比色法測定[5];鉀和鈣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計法測定[5];硼采用干灰化-甲亞胺比色法測定[6]。
采用Excel 2007進行數(shù)據(jù)整理和制圖,采用SPSS 22.0分析軟件進行差異性檢驗。
施肥對植株最直觀的影響體現(xiàn)在株高和莖粗上,合理施肥是增產(chǎn)的主要手段。由圖1可知,施肥處理的辣椒各生長時期株高明顯高于對照。其中,移栽后45 d,T5的株高增長最快,是CK的2.4倍;移栽后90 d,T4的增長速度最快,是CK的2.3倍。從莖粗變化來看,施肥處理的莖粗均高于CK。其中,移栽后45 d,T5的莖粗增長最快,是CK的2.6倍;移栽后90 d,T4的莖粗增長最快,是CK的2倍。在辣椒植株的整個生長期內,T4的株高和莖粗增長優(yōu)勢較為明顯。從圖2可知,施肥處理的辣椒產(chǎn)量均高于對照,其中T4的產(chǎn)量最高,是CK的26倍。

圖1 不同蚓肥施用量對辣椒株高和莖粗的影響

圖2 不同蚓肥施用量對辣椒產(chǎn)量的影響
干物質是衡量植物有機物累積和營養(yǎng)成分的重要指標,科學施肥有利于植物干物質的累積。從表1可知,施肥處理的植株鮮重和干重相比對照均有顯著提高。其中,T2、T3、T4和T5的植株鮮重顯著高于對照,T3、T4和T5的植株干重顯著高于對照。從水分含量來看,CK最高,T4最低。綜合來看,T4的施肥量有利于辣椒植株的干物質累積。

表1 不同蚓肥施用量下辣椒植株的鮮重、干重及水分含量
氮、磷、鉀、鈣和硼是植物正常生長發(fā)育的必需營養(yǎng)元素,蚓肥中營養(yǎng)元素含量較菜園土豐富。從表2可知,施肥處理的氮元素含量均高于對照,其中T1和T4顯著高于對照。磷元素含量隨著施肥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T1和T2均高于對照,但差異不顯著。施肥處理的鉀元素含量均高于對照,其中T3、T4顯著高于對照。只有T1的鈣元素含量略高于對照,其他處理均低于對照。各處理間硼元素含量無顯著性差異,施肥處理均略高于對照,其中T4最高。

表2 不同蚓肥施用量下辣椒植株的營養(yǎng)元素含量
作為組成元素,磷參與了植物體內許多重要化合物如核酸、核蛋白、磷脂、ATP及酶類的合成,同時能夠增強植物體內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運轉,促進氮的代謝和脂肪的合成。鈣是細胞壁的結構成分,并為細胞分裂所必需。磷元素和鈣元素對提高作物產(chǎn)量有重要作用[7]。
施用蚓肥后,辣椒植株的氮、鉀、硼元素含量均高于對照菜園土,當菜園土與蚓肥比例為1∶4時,辣椒植株的氮含量較高;當菜園土與蚓肥比例為3∶2時,磷的含量較高;當菜園土與蚓肥比例為4∶1時,鈣的含量略高于對照菜園土。當菜園土與蚓肥比例為2∶3、1∶4和0∶1時,辣椒產(chǎn)量較高,產(chǎn)出的辣椒未計入元素檢測,故可能導致植株磷和鈣的降低。辣椒的株高、莖粗和總產(chǎn)量隨著施肥比例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趨勢,說明土壤磷和鈣含量過高時,會抑制植株生長,產(chǎn)量也隨之下降。這與王慢慢等[8-10]在辣椒上的研究結果一致。
施用蚓肥可以促進辣椒的生長發(fā)育,提高其產(chǎn)量。在辣椒的整個生長期,施用蚓肥處理的株高、莖粗和產(chǎn)量均高于對照菜園土,當菜園土與蚓肥比例為1∶4時,辣椒的株高、莖粗、產(chǎn)量均最高,說明此比例最能促進辣椒株高生長和莖稈增粗,同時顯著提高辣椒產(chǎn)量。這與陸萍等[11-13]在草莓、黃瓜和小果番茄上的研究結果一致。究其原因,蚓肥除含有植物正常生長所需要的大量元素氮、磷、鉀外,還含有豐富的有機質,肥效持久,有利于植物的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