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已經形成了完整的教育體系,但一些英語教師并未重視起初高中階段語法教學的銜接問題。教學銜接在目前的教學過程當中至關重要,指的是能夠承上啟下,將教學各個階段進行有效連接。當前英語課程的主要目標是圍繞學生的語言技能、情感態(tài)度以及文化知識等方面進行培育,而在新教材出現之后,初中和高中的英語語法教學銜接工作更是得到了廣泛關注。本研究基于新教材實施,以初中和高中的英語學科作為研究載體,結合語言理論對語法知識編排等問題展開綜合分析,探索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加強初高中英語語法現階教學。
關鍵詞:新教材;初高中英語;語法;銜接教學
作者簡介:張勁勁,安徽省淮北市第十二中學。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新教材實施下初高中英語語法銜接教學實踐研究,課題編號:HBJK2103016。
由于初中和高中教材之間會出現知識斷層的現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過程以及效果,如果教師沒有關注到教材銜接和學習銜接的問題,必然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對于教材以及課程的適應能力,導致英語學習成績下降,甚至失去對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所以,從教師的角度來看,應該使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接受初中和高中英語學科知識。同時,學生也應該轉變自我學習策略,更好地適應高中階段的學習要求,促進自己綜合能力的提升以及核心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
一、初高中英語語法銜接問題
(一)初中教材語法
新教材提出的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與原有的課程標準保持一致,并且針對我國初中英語課程的基礎性進行了綜合調整,即考慮到了以漢語為母語的學生在學習英語方面的特點和困難,并且在編排上能夠系統(tǒng)遞進地進行語言知識教學,一些語言材料的取舍和選擇也非常貼近學生的現實生活,這主要因為課程設置及開展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語言知識的應用。例如,有關名詞、代詞、形容詞等基本內容均安排在初中階段的起始年級,有關句式的內容也安排在初中階段,這些內容都是語法層面的基礎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在學習英語時必須要掌握的基礎部分內容。而隨著教學的不斷推進,有關主謂一致或情態(tài)動詞的知識開始出現,并且在初中三年級的內容當中,還安排了不同類型的從句與動詞知識,整個語法知識點呈現出典型的情景化特征和語言交際要求,在語法內容的復現性上,也基于語法核心項目的編排,貫穿于整個初中階段。在教材知識當中,主要通過任務型活動來引出語法內容。
(二)高中教材語法
與初中教材內容相比而言,高中教材在語法編排上具有十分突出的特點,更加細致與嚴謹,所體現的教學目標和指導思想與新課程標準保持一致,例如,高中教材提供了有關語言交流方面的訓練內容等。具體來看,高中英語教材的每個單元的語法重點會被放在閱讀模塊和語法教學板塊中呈現,要求學生對某一段內容當中的重點語法項目進行學習和實踐,并且,語法練習在要求上會從簡單逐漸過渡到復雜,最終完成指導性練習,加深學生對于語言知識的理解。
從語法的具體分布角度來看,語法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在初中英語的階段上繼續(xù)學習更加復雜的語法知識,完成拓展和深入,并且整個語法項目在必修階段比較集中,涵蓋了整個高中階段需要掌握的所有語法知識,并且通過反復循環(huán)的方式,從時態(tài)過渡到定語從句,再過渡到名詞性從句等,在后續(xù)的教學內容當中還加入了虛擬語氣的部分知識。這樣一來,每個小的語法點都有更小的分差,并將其分化為比較詳細的語法用法,在內容上側重于復雜句式和復合句的應用要求,體現出三維語法的教學特性。這種教學過程能夠讓學生直接完成對語法知識的綜合理解,并且,學生在熟悉語法項目意義的前提下,在各項語言實踐活動當中深化對于語法項目的理解和認識。
(三)初中與高中語法知識的銜接
通過對初中與高中英語教材語法內容的分析結果來看,兩個階段的教材在語法內容編寫上本身存在一定的共性,都客觀遵循了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實際規(guī)律,并且在各自的學習階段當中融入了學生的學習計劃和學習需求,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之下,重視基礎語法知識和高層次的句式要求。例如,很多內容都被直接安排在語篇材料當中,通過這些材料引導學生對信息進行評估,再通過有關練習達到知識的應用目的,不過某些語法項目在編排設置上會有反復性,原因在于一部分新知識需要通過舊知識來進行引導。
除去共性之外,初中與高中的英語語法知識還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主要體現在項目內容設置和項目內容要求方面。初中階段的語法知識基礎性比較強,主要是比較常見的語法或是簡單的句法結構,例如,有關非謂語動詞的語法項目當中,初中英語教材只涉及動詞不定式的用法,并沒有涉及非謂語動詞在各個句式當中的使用,與之相比,高中語法教材的語法項目,則更加側重于復合句式的分析與學習,在某些情況下對復合句式的時態(tài)有著比較高的語法要求,以非謂語動詞為例,高中的英語階段中還會加入動詞不定式、ing形式以及ed形式等。除去語言意識的培養(yǎng)之外,高中階段的知識還要求學生基于語法項目對各類句式進行分辨與理解。
(四)語法知識銜接問題
通過對語法知識的分析和評估,我們可以了解到初高中階段在語法理念上存在一定的差異,但兩個階段都高度重視對于語言知識和語言形式的掌握要求,并且讓學生通過英語知識解決生活當中的實際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對于即將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生而言,他們要充分理解英語教材語法內容和編排設置上與課程標準之間的關聯,并且高度重視語言所應該具備的交際功能,在結束初中階段的學習之后,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法知識或簡單的時態(tài)語態(tài)信息。另外,由于這些內容本身在初中教材當中有多次提及,所以,高中教材當中可能不會將這部分知識進行系統(tǒng)化梳理,而是將這些知識融入具體的新語法內容當中。但實際上考慮到一部分學生在初中階段并沒有做好系統(tǒng)化的語法知識掌握,在升入高中時,可能會導致他們的知識銜接存在不適應,最終導致學生初中和高中階段學習存在明顯問題。
總體來看,初中英語教材在語法知識上的呈現比較緩和,重點的語法內容循序漸進,并且圍繞動詞和時態(tài)等基本語法項目展開設置,例如,有現在進行時表將來的用法、各種動詞時態(tài)的綜合應用、一般過去時描寫某個時間段的動作和狀態(tài)等。而高中英語教材則加入了名詞性從句或是比較復雜的主從復合句,在內容體系上出現了銜接問題。需要注意的是,在語法項目的安排上,還有一定的內容銜接缺失現象。如結果狀語從句和讓步狀語從句的知識并沒有在初中階段的教材當中有所體現,但這些語法內容在高中教材中也沒有進行歸納,學生在面對這些句式時很容易缺乏對知識的系統(tǒng)的理解,導致語法教學在內容上出現銜接不到位的現象,又例如,原因狀語從句或時間狀語從句的知識,在高中語法當中也并沒有被廣泛提及。
二、新教材背景下初高中英語語法銜接教學
(一)學生學習策略的綜合調整
針對當前初中和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銜接存在的具體問題,除了教師需要研究英語教材之外,最主要的一點在于要有意識地調整學生的學習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任務型學習計劃。按照輸入假說理論,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需要完成知識的輸入過程,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系統(tǒng)化評估確定具體的認知策略。所以,教師在語法教學銜接當中應該重點培養(yǎng)學生的精細化知識加工能力,尋求字面知識背后所蘊含的深層次信息,把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建立聯系,可以將語法知識的背景內容與生活之間建立聯系。以定語從句為例,教師在進行定語從句的講解時,可以先讓學生學習并回憶初中階段有哪些已經學過的定語從句知識,把舊知識提前進行梳理,然后完成新知識和舊知識之間的銜接。初中的定語從句知識當中僅僅涉及簡單的關系代詞用法,例如,which、that、who或whom。但是在高中階段后,定語從句當中還涉及關系副詞或關系代詞的有關內容,尤其是限制性定語從句和非限制性定語從句,在內容上有哪些差異之處等比較復雜的知識點,所以學生將新舊知識點進行融合理解之后,就可以在英語情景當中把這些復雜的知識轉化為自主學習的載體。學生從初中進入高中之后,不僅學習內容難度加大,且課程種類繁多,對于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yǎng)要求更高,各種復雜的定語從句、名詞性從句、狀語從句在區(qū)分方面難度更大,所以為了提升學生的知識分辨能力,教師要做好語法教學銜接能力的評估,讓學生具有自我探索能力和自我知識建構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先把定語從句的知識進行講解,然后讓學生把中文句式翻譯為定語從句,最后再用定語從句造句并重新翻譯回中文。
(二)多種類型的語法教學體系
為了進一步提升語法教學時的正確性和規(guī)范性,準確表達語法的規(guī)則依據。教師需要采用不同類型的語法教授方式。例如,語法翻譯法,這是使用最為普遍的一種教學方法,對于一些基礎語法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而言效果更為明顯。具體來說,教師可以采用演繹法的方式,對語法知識進行事先說明,然后開展對應的練習,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在進入高中階段之后,由于英語內容的難度較大,教師在采取語法翻譯法時,可以先讓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知識點,后讓學生綜合評估語法使用的規(guī)則和場合。
而任務型教學認知法是有效性最高的一種學習方法以及任務為核心,注重真實場景下的語言目標導向活動,教師可以事先給學生安排不同任務,從任務當中認識語法,并運用語法發(fā)現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問題解決時的規(guī)律。需要注意的是,語言本身并非是約定俗成的內容,而是具有創(chuàng)造性價值,學生同樣可以利用已經學過的母語知識完成對語法規(guī)則的掌握與運用,對外語學習起到正向遷移作用。教師需要以英語課程標準為準則,提升學生的語言綜合應用能力,關注學生的學習策略、情感狀況和文化意識培養(yǎng),讓教學內容多樣化、教學體系多樣化、教學層次多樣化。
(三)知識的編排與規(guī)劃
任何知識點最終都要回歸到教材層面,根據初中與高中語法知識的銜接要求,我們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新編排,對知識點完成梳理和整合。例如,高中階段出現的定語從句知識在初中階段有所涉及,所以,在教學大綱方面,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掌握定語從句的編排知識之后,然后調整教學重難點,先加入非限制性定語從句或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差異,在加入同位語從句和定語從句的區(qū)別等。這些知識點之間本身相互聯系,并且具有銜接性特性,所以通過,教學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自主學習意識和評判意識,在不影響聽說能力培養(yǎng)的前提下加深對語法知識的重視程度,讓一些語法基礎較差的學生同樣能夠接受良好的語法培訓。
總而言之,教師在組織英語語法教學時,應該根據新教材對于知識點的考核要求,讓學生在教師規(guī)定的任務當中完成互動學習過程,實現有效的知識銜接。仍然以前文提到的定語從句為例,教師在讓學生了解定語從句當中的關系代詞的定義與用法之后,完成真正意義上的理解輸入,讓學生建立合作小組,分別明確關系副詞的定義與應用要求、介詞與關系代詞的用法等,學生也能從合作學習當中了解自己以前并沒有掌握的知識點,進而建構更為完善的知識結構體系,這樣無疑可以保障教學效率。
綜上所述,初中與高中語法知識銜接性不強的問題,甚至還有個別教師并未意識到初高中英語語法現階教學的重要性,這直接影響到教師教學策略的選擇。所以,高中教師需要增加一部分回顧性內容和教學案例的展示,發(fā)揮教育理論的作用,把新的語法知識點和舊的語法知識點進行聯系,利用語法信息培養(yǎng)學生的交際能力,充分利用不同模塊內容,加深對教材和語法知識點的理解。在后續(xù)的教學實踐當中,教師還應該以新教材為基礎,創(chuàng)造內部知識銜接體系以調整學生現有的學習水平。
參考文獻:
[1]張惠貞,尹玉萍.初高中英語語法銜接教學探究:供河南省教科所課題《新課標下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研究》使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7(35):208,231.
[2]高艷紅.新課程背景下如何做好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要素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20(28):43-44.
[3]郭貝.大概念統(tǒng)攝下高中英語單元整體教學實踐:以北師版新教材選擇性必修一第三單元教學為例[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22(2):20-23.
[4]劉天莉,李佩潔,胡潤文.新課標背景下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的研究[J].家長(上旬刊),2020(7):125-126.
[5]龔和平.探究新課標下初高中英語銜接教學[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5(23):162.
[6]郭菲菲.論初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銜接分析與教學研究[J].海外英語,2021(18):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