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位群
(甕安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貴州 甕安 550400)
基于甕安經濟社會發展以及人民的生活需求,新型城鎮化進程和政府對生態園林綠化建設規劃,使得我縣園林建設取得一定實效。良好的城市生態環境可以提高人民的福利水平,促進城市的進一步發展。但是園林綠化工作比較復雜,涉及很多專業,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提高園林綠化水平促進城市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勢在必行。
至2020年,我縣公共綠化面積已達80萬m,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已達到40%以上。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2m以上,城區樹冠覆蓋率達到27%。由于原有的27人養護工人已嚴重不足,相當落后的園林綠化設備導致管養不到位,行道樹樹葉發黃、樹冠參差不齊、病蟲害頻繁發生、綠籬草坪雜草叢生、多數苗木營養不足等現象,按照中共甕安縣委辦公室、甕安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甕安縣關于項目化清單化推進“四化”產業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實現城市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使城市園林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到2021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和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及城區樹冠覆蓋率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前僅有的養護人員和陳舊的管養設備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的人員及機械配置要求相差甚遠,同時無法完成這么多面積的常規養護管理工作,更談不上園林綠化養護的高質量、高標準、精細化管理要求。
為提高管養水平,達到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必須實現政企分開、管養分離、科學管養、養護提質,建立高效、靈活、開放、競爭的管養模式,切實解決園林綠化人員及設備嚴重不足問題,決定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機制的方式來提高我縣園林綠化管養水平,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園林綠化管養工作?,F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機制的方式來提高我縣園林綠化管養水平,高質量、高標準推進園林綠化管養工作。
一是編制可行方案切實做到園林綠化管養標準有依有據。為建立健全我縣城區公共園林綠化專業化長效機制,實現“科學管養、提質創優”推動園林綠化管養有序發展。我縣通過外出考察、學習經驗,多方論證,發現自身管理的缺陷和不可操作性,決定實現市場化運作的方式推動園林綠化建設工作高質量、高標準發展。根據《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和《城市綠化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及細則的規定,編制了《甕安縣公共園林綠化管養市場化運作實施方案》、《甕安縣公共園林綠化市場化運作質量標準》、《甕安縣城區公共綠化管養市場化運作等級設定及面積統計表》、《甕安縣城區公共綠化管養市場化運作考核辦法》、《甕安縣城區公共綠化管養市場化運作考核評分細則》等規定,嚴格做到有據可查,有據可依。
二是實施市場化運作實現園林綠化管養水平進一步提升。通過購買第三方服務的方式,面向社會,公開招標的形式擇優選用具有經濟實力雄厚、技術力量強大、管理水平較高、設施設備齊全的園林綠化管養單位進行管。通過招投標已和貴州水湄園藝有限公司簽訂了《甕安縣縣城區綠化管養市場化運作服務合同書》,從而促進優化資源配置,提高管養水平及資金的使用率。
三是創新管理機制實現園林綠化管養高質量高標準發展。為使縣城區公共綠化面積提質增效,園林綠化管養水平高質量、高標準發展,按照《甕安縣城區公共綠化管養市場化運作等級設定及面積統計表》所規定的范圍,為強化責任心,按照管養等級劃定責任區,明確專門的責任人,實行跟蹤作業,切實做到隨時監督、堅持日查月考,評定等次,月月評比,發放班組流動紅旗,逐步使城區行道樹形成“橫看一條線、縱看一把傘、高矮一致、枝葉繁茂”的車行道風景線;使灌木球體形成“造型美觀,修剪精致”盆景式的景觀點,使灌木綠籬帶形成“線條流暢、色彩鮮艷、無病蟲、不露泥”的底層景觀帶;使草坪“常青不黃、無雜灌雜草不露泥,厚薄適中,高矮一致”的綠地毯式景觀面。
甕安縣城的園林綠化喬木樹種觀葉類主要有:桂花、香樟、銀杏、女貞、樸樹、楊柳、紅葉李、紅楓、青楓等;觀花和觀果類主要有:桂花、紫薇、紫荊、梅花、廣玉蘭、櫻花、桃花、紅葉李、楊梅、枇杷等,球體類主要有:紅葉石楠、紅花繼木、海桐、金葉女貞、萬年青等;綠籬類樹種主要有:紅葉石楠、四季桂、紅花繼木、小葉黃楊、金邊黃楊、金葉女貞、金森女貞、蘭天竹、春鵑、茶花等。草花類主要有吉祥草、馬尼拉草、麥冬、三葉草等。
由于歷史原因,歷史較長的行道樹高低參差不齊、樹種雜亂,有的因影響到電線電纜造成安全隱患而進行了修剪及截段,有的因病蟲害影響造成死亡后進行重新補種,致使部分路段的行道樹呈現出高低不同的現象,而有中路段有的樹種因樹形不統一不協調需進行更換,這些均需要通過多年的修剪養護,才能做到冠形一致,高矮協調,達到規定的管養等級。部分道路行道樹因歷史較長,由于當時的條件限制,綠化品種比較單一,搭配不合理,色彩單調,需進行樹種調配補充才能達到層次清楚,色彩鮮明的效果。而有的綠化帶因甕安縣的陰雨天氣較多,在持久的干旱或雨水過多的極端破壞性天氣,很多植特容易染上病害和蟲害,也給病蟲害的防治造成一定的困難,造成少量綠化帶不同的樹種呈現出不健康的現象。
在縣城的公園、廣場、小區、道路等公共綠化帶被破壞的現象較為突出,在花開的季節,公園、廣場、街道、步行街道、住宅小區內的櫻花、紅葉李、玉蘭花、桃花、紫薇、紫荊等觀花樹種被市民折斷,并進行攀爬照相等造成樹枝被折斷的現象屢禁不止,楊梅、枇杷等觀果類植物在結果季節,市民上樹采摘果實的現象也時有發生,造成樹枝被折斷或踩斷。草坪也有被市民不按步道行走,因走捷徑而被踩踏成路被毀。有的綠地與道路、空地等公共設施的交界地段的草坪及綠籬極容易被行人及車輛破壞,造成綠籬缺失,補植不及時,而出現參差不齊的現象,這些破壞行為破壞了城市園林景觀帶,這些被破壞的綠化植被的修復又需一定的時間來進行補植和處理,影響了整個綠化景觀的觀賞性。
在一些傳統紀念親人的中元節、清明節等節日中,市民有在居住地的周圍場地,如河邊等綠化場所進行祭祀活動,焚燒紙幣及香、蠟、紙、燭的民俗活動,這些焚燒行為致使草坪部分被燒毀,給周邊的灌木及喬木造成不同程度的損毀破壞?,F在通過政府的大力提倡宣傳,規定了在劃定的區域才能按時間地段進行燃放煙花炮竹和焚燒香、蠟、紙、燭的祭祀活動,但仍有部分市民不聽安排,在沒有指定的區域進行祭祀活動。春節期間,部分小孩和學生經常有在公園、廣場、住宅小區燃放煙花炮竹,并燃放孔明燈的活動,冬天在氣候干燥少雨而氣溫又較高的時候,燃放的煙花爆竹和孔明燈落下后很容易造成發生周邊環境發生火災的隱患,造成對綠化帶的植物被燒,并且這些燃燒物影響了綠化帶的美化,園林和環衛工人極難清除干凈,由于是民風民俗,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來進行徹底改變,給綠化管理工作帶來需補植補造等經濟損失和美觀受損的問題。
由于住宅小區綠化管理工作主要由小區物業管理公司負責,有的物業公司不積極安排對景觀綠化帶進行除草、修剪,病蟲害防治等,造成綠化管理工作簡單粗糙,小區的綠化景觀沒有達到應有的表現性和觀賞性。有的小區物業出現有人摘花、摘果、亂踩踏等破壞小區綠化帶的現象,進行弱化管理,發現后或有業主反映后進行了勸阻和制止,在對仍有不聽勸阻的情況下,沒有更好的管理小強制制止行為。由于經濟的快速發展,小區的私家車較多,小區時常有將綠化帶讓位給停車位及破壞的現象,致使小區綠化面積有所減少。
公路大道的中間綠化帶靠近步行斑馬線邊界處,存在樹種為較高大的高桿樹,容易遮擋車輛駕駛員視線,看不到中間綠化帶的斑馬線上有行人,行人也不容易看清過往車轍,給行人特別是學生及小孩等造成安全隱患。
為提高園林綠化精細化管理水平,增加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林在城中、車在林中,人在樹中”的園林景觀縣城,建議從以下幾方面加強管理,實現城市園林綠化在上新臺階。
強力推進以制度管人、管事,形成合理有序的工作機制,工作的職責內容清晰明了,工作將管養地段按照網格式劃定區域,明確專門人員進行養護,讓每一處每一塊綠化地帶都有養護人員負責管理,對網格責任地塊有問題不推諉,責任明確管護地段清楚,沒有盲區。強化監督管理,提高監督人員責任心,強力推進分段監督,切實做到日常巡查與考核相結合,形成監督有責,管養有責的雙重責任機制。通過專業技術人才引進、人員合理配置,管養設備增添、監督機制提高,逐步形成高質量、高標準、精細化管理的園林綠化隊伍。
對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及外包服務的綠化公司的管理人員和園林綠化養護工人,加強在業務技術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培訓,讓園林綠化養護工作的管護效果與技術工資掛鉤。通過對造型樹種進行修剪、整形、施肥、除草、病蟲害防治等技術培訓,又對管理崗位人員進行管理培訓,通過技術和管理水平的培訓,強力推進分片包養,責任到人,提高園林管護人員的技術水平和管理水平,通過技術性的管養,讓城市園林景觀帶呈現出喬灌草高低搭有形,錯落有致,灌木球體有不同形狀的觀賞性,城市景觀形象總體得到提高。
將護綠愛綠、爭做文明市民的內容通過電信、移動、廣播、電視等通信信息網絡媒體進行短信提示及滾動播出宣傳;制作宣傳護綠愛綠、爭做文明市民的小視頻在人民廣場、公園、街道的大屏進行播出;各街道社區的展板宣傳板等平臺進行護綠愛綠,爭做文明市民的宣傳活動;制作爭做文明好市民的倡議書,讓倡議書進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園、進社區、進各黨政機關行政事業等單位、各大、中、小企業行宣傳講讀。通過全方位的大力宣傳,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大家做到不亂踩、亂踏草坪,不亂攀爬樹木,不亂摘花、摘果。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從創建身邊的文明小事做起,爭做文明之風的倡導者和傳播者,保護好我們自己生活的美好家園,攜手共建生態文明和諧美好的甕安。
我國當前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隨著城市建設的進步和發展,人們不再滿足于能吃飽穿暖的基本生活需求,而是根據自身條件提出較高的生活質量需求,希望有一個舒適和優美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城市的園林綠化景觀和單位、住宅小區綠化環境更是直接體現了一個城市建設環境的形象而成為一個城市的首要名片,是一個區域的門面擔當。在招商引資工作中一個城市環境的綠化景觀建設是否優美,對招商引資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吸引作用。
對新增加的公路、大道、公園、住宅小區的綠化地塊時,結合本縣的氣候條件,選擇適宜比較獨特獨有的能賞花、賞果、觀葉的喬木、綠籬、花草品種,如各不同品種顏色的月季、薔薇、紫藤、繡球花、西洋鵑等花期較長,觀賞性又較高的品種。而觀花類的喬木、灌木、草花選擇花期較長的品種,通過喬灌草相結合,以及開花季節的不同,結合綠化樹種樹葉的顏色搭配,使各小區、大道、公路、公園、廣場的綠化地塊在每個季節都有花開花賞,不同的季節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形成本縣獨有的特色和亮點,不斷吸引外商來投資建設,讓外州、外省的游客來甕安旅游、休閑、度假,讓甕安有看的、有玩的,使之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
縣綜合執法局及縣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的園林綠化管理及執法部門,共同加強對公園、廣場、大道、公路等公共綠地的執法力度,對破壞綠化地帶的行為進行處理并及時有效地修復和恢復。讓小區物業管理部門加強對本小區的園林綠化的有效管理,對小區的綠化保護通過用張貼溫馨提示等進行宣傳和宣講,加強巡邏查看,及時制止小區內亂踩、亂踏草坪、亂爬樹木、亂折亂摘樹枝、花草等破壞綠化帶的不文明行為。通過各單位的相互配合,加大執法力度,做到公共綠地及小區綠化帶的破壞得到及時有效的恢復,使水區綠化面積不缺失、不破損,綠化環境越來越優美,廣大市民群眾的滿意度和幸福度能得到有效提高。
我們在尊重傳統節日的同時,做到以文明祭祀的方式來寄托哀思,提倡廣大市民無論是在城鎮還是農村,在傳統的中元節、清明節、春節等傳統節日中,通過獻花、敬酒、植樹,以及清掃墓碑、誦讀祭文和現代化的網上祭奠等文明及環保的方式和替代物來寄托哀思,提升傳統節日在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中的時代意義。而通過文明環保的祭奠方式活動,極大地減少了園林綠化植物被破壞和損毀的現象,也不同程度地減少園林工人因打掃祭祀所產生的垃圾而花費的工作量,更是減少了因燃燒香、蠟、紙、燭和煙花、爆竹對大氣的污染程度。讓城市的園林綠化景觀得到有效地保護和長遠的觀賞性。
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地增加綠化面積,鼓勵房地產開發對屋頂進行綠化設置、小區的大門、酒店的大門、各街道及步行街道的門面種植盆景等綠色植物,做到人人愛綠、護綠、門前三包的良好氛圍,提高城市綠化覆蓋率。
城市的園林綠化建設質量、作用與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在工作過程中,必須以地方環境為基礎構建完善的園林綠化規劃網,合理控制各種植被的比例,使植被適應城市建設環境,同時滿足人民的審美要求。同時學習先進技術,引進高素質技術人員,科學合理規劃、管理,打造更好的園林綠化工程,不斷促進甕安縣城市綠化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