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衛華
(隆回縣農業農村局,湖南 邵陽 422200)
金銀花是十分名貴的中草藥之一,其主要分布在歐洲、亞洲等溫帶到熱帶地區,屬于一種具備保健作用、入藥作用以及生態性能集中為一體的經濟植物。我國湖南省隆回縣在七十年代伊始就展開進行金銀花的人工種植,迄今為止歷史悠久,對于金銀花的種植范圍以及產出量也十分可觀,具有金銀花之鄉的美名,金銀花也逐漸成為隆回縣的經濟來源關鍵渠道。本文由隆回縣金銀花種植概況展開分析,研究了其中存有的缺陷與不足,并提出解決措施,希望可以為金銀花產業作出貢獻。
隆回縣位置處于湖南省中部偏西南方向的資江上游,地處祁邵丘陵向雪峰山脈過渡地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呈階梯式抬升,為半丘陵半山地地貌類型,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隆回縣總體占地面積為2868km,隆回縣是我國十分典型的農業大縣,同時其也是我國大力幫助扶持的已脫貧縣、湘西重點開發的革命老縣。處于隆回縣西北部地區的小沙江鎮、虎形山鄉、麻塘山鄉等山區村落,其平均海拔都達到了1350m,最高海拔為1780m,山頂常年云霧繚繞,該地常年雨水適中,日照充足,無霜期達212d,受海拔高度和南北地形地勢存在著巨大差異的影響,隆回南方和北方小氣候差別明顯。這些鄉鎮周邊,方圓100km沒有任何大型的工礦企業,同時不會受到工業廢氣、廢水以及廢物、農業廢物、城市垃圾等污染源的限制與影響。地勢崇高險峻,山巒疊嶂,土壤質地松軟稀疏,為沙壤性土,耕地土壤層深厚,其中有著大量有機物質。依據湖南省土壤質地研究所進行的樣品抽取檢查測驗,其pH值6.0~6.1,有機質2.24%~4.99%,N、P、K含量均較豐富,土壤肥力較高,十分適合金銀花等相關中草藥的成長種植。因此,湖南省隆回縣也具有我國林業部門所認可命名的金銀花之鄉的贊譽。
金銀花產業是湖南隆回縣的主要支柱型產業,人工種植歷史至今有40多年歷史,經驗豐富,資源也十分豐富多樣,近年來,隆回縣對金銀花產業的種植大力探索與挖掘,并且大范圍進行擴大生產,長時間以來,人工栽培金銀花已取代野生栽培,這一舉措,為隆回縣藥農及相關工作人員脫離貧困、發展山區農村經濟和增加農民家庭收入、走上小康之路,帶來了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
截止到2021年底,隆回縣從事金銀花生產加工銷售的企業12家、專業合作社72個、花農18萬多人,隆回縣金銀花產業整體種植范圍達到了2.07萬hm,金銀花產業總體產出量達到了2.3萬t(金銀花干花),占全國金銀花產量的60%,整體綜合產出數值達到了50億元,在全國范圍內相比較來看,隆回縣的金銀花種植面積以及產出數值都處于我國的前列,是金銀花種植佼佼者,在全國范圍中具有較大的影響作用與意義。
湖南省隆回縣金銀花產地初加工率已經趨近于100%,整個隆回縣已經有金銀花初加工的企業300余個,切實達成了我國南方地區金銀花產業初加工集群。金銀花初加工由原來的鍋蒸太陽曬,到機械加工,蒸汽殺青、微波殺青、低溫烘干、太陽能烘干,全縣95%以上的金銀花實現無公害機械加工。隆回縣內有盛世豐花、白馬山藥業、鴻利藥業等多家深加工企業,同時大力度開發出了金銀花產業衍生的益生菌保健品、金銀花衍生的飼料添加劑、金銀花茶等多種多樣的加工產業鏈條。
目前,隆回小沙江中藥材市場是我國南方最大的金銀花集散地,南方金銀花的80%通過小沙江中藥材市場中轉銷售,在隆回縣內從事金銀花銷售的經紀人隊伍已達2000余人,現有省內外客戶170多家,在20多個城市建立了銷售網絡網點和銷售窗口,同時與南京、武漢、玉林、亳州等地的大型制藥廠建立了穩定的購銷關系,形成了“買全國、賣全國”的發展態勢,小沙江中藥材市場已成為全國六大中藥材市場之一。
現階段,湖南省隆回縣當前時期具備金銀花等相應中藥材種植以及金銀花加工骨干企業12家,其中,省級別的金銀花產業龍頭企業4家,分別為鴻利藥業有限公司、隆回縣天域現代化農業有限公司、湖南隆回一都富硒茶業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寶慶農產品進出口有限公司,市級別龍頭企業四家,金銀花產業專業合作社72家,省級別的金銀花特色產業園2個。
湖南省隆回縣屬于國家級別金銀花產業開發科學技術富民的試點縣區,其與湖南省林業研究所、中科院等相應的高等研究院所一直以來都具有較為緊密與高效的合作關系,其一同創辦了科學技術專家服務團隊,在豐華、鴻利藥業分別構建創辦了省級別的工程研究據點,并圍繞著金銀花的使用進行研究發明。
金銀花產業對于提升推進高寒山區貧困戶,增加收入脫貧致富發揮出了十分關鍵的意義與作用。整個隆回縣現階段具備金銀花種植人員18萬余人,其平均年收入最低可達到上萬元,多則可以實現數10萬元。在2020年,主要金銀花生產區,種植人員平均可以支配的收入實現了15000元,隆回縣鄉鎮住戶人員平均可以支配的收入實現了11000元,超過全隆回縣鄉鎮居民平均收入水平37%以上。
隆回縣金銀花種植品類主要有以下3種,一是金翠蕾,二是銀翠蕾,三是白云。金翠蕾:其花蕾顯現出了含苞待放的棒狀,花冠不開裂,無毛,長約4cm。其具有較強適應能力,可以抵抗旱澇與嚴寒,定植第3年,可以實現產出干花220kg/667m。銀翠蕾的形狀為含苞未放的棒狀,平均長大概為4.2cm,其適應能力優良,抵抗酷暑與寒冷,抵抗土地貧瘠。定植第3年,可以實現產出干花173kg/667m。白云外形為花冠半開裂,平均長為3.9cm,適應能力好,耐干旱,定植第3年可以產出干花260kg/667m。
通常會在3月份的下旬展開,進行翻挖松土,深度應該處于20cm左右。經由這一工作,可以實現土壤通氣增加溫度,推動金銀花根部的活動,在翻挖進程中斬斷一部分老根,可以實現新根生長。
通常在7月份的中旬以及下旬進行,這時處于三伏天,田地之中的雜草較多,這會與金銀花爭搶肥料與水分。因此展開翻挖伏土,可以實現除草、松土以及壓草積肥三合一的作用。在展開全方位翻挖時,貼近金銀花根部的區域集中埋草,翻土的深度應該處于15cm左右,埋草深度應該處于25~30cm。
通常在10月中旬~12月上旬,依據冬季清園工作開展,翻挖深度20cm,將地表存有的雜草、落葉等埋進土壤之中,并將一部分入土過冬的病菌、蟲害翻出土表層,破壞其過冬場所,以達一勞永逸之目的。注意冬挖土坯時,不需細挖,翻出粗坯,以凍曬病菌、蟲害為佳。
應該依據金銀花的施肥準則進行設計規劃。
一是大范圍全方位發展推行金銀花產業進程初期,缺乏科學引種,引進了大量的野生金銀花植株;二是以本地常規品種為主,花期短易落花,不利于采摘,同時產量相對較低,價格也低,效益相對于優良品種差。三是經過30多年的產業發展,低產低效植株老化面積占比較大,現有品種呈現出抗病蟲害能力下降、產量減少、品質衰退等趨勢。據調查,目前隆回縣金銀花植株老化率達46%,良種推廣率不足50%,平均單產干花120kg/667m,每年造成金銀花產區減產而導致直接經濟損失達11000元以上,約0.67萬hm金銀花品種急需進行品種改良。
一部分藥農并沒有深刻認識理解到合理科學的金銀花種植培育技術,沒有優化金銀花的通風透氣、采光等條件,這就使得金銀花種植過程之中病蟲害出現概率大幅提升,從統計金銀花病蟲害的年防治次數來看,1999年2次,增加到2015年的3次,每667m防治成本由5元增加到100元,每年防治病蟲害成本已達2000萬元以上,特別是金銀花根腐病、白絹病危害嚴重。
一是部分藥農使用較強毒性農藥,在預防病蟲害的過程中,極少數藥農使用了具有較強毒性農藥,更有甚者在金銀花花期也使用了藥物,并且藥品之中的堿性農藥使用量較多,這就使得一部分金銀花農藥含量超出標準規范。二是大量使用常規化肥,造成土壤板結。土壤板結使土壤酸堿度改變,植株根系呼吸受阻,呼吸減弱,不能正常發育,根系因缺氧而活力下降,導致金銀花植株死亡或生長長勢不旺,造成大量減產。
一是原材料產地初加工雖已成規模,但大部分廠房簡陋、設備不先進,需升級改進。目前大部分花農主要以買花賣花為主,處于產業鏈底端。企業整體實力不強,精深加工水平低,產品附加值不高。二是產業僅有30%不到的基地由企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大戶組織專業化生產,生產加工規范化、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不高,小生產與大市場脫節,抗風險能力較弱。龍頭企業少、規模小、帶動力不強,公司與生產基地、農戶結合不夠緊密,各環節的利益分配矛盾突出,產供銷一體化經營格局尚未形成。
最近幾年以來,因為金銀花產業種植規模的擴張,很大一部分金銀花種植人員在外地盲目引入其他類別與品種,這就使得隆回縣金銀花種類的資源混亂,與此同時,隆回縣整體依舊存有大約4000hm金銀花植株產生老化狀況,急需革新換代。要想處理上述問題,就應該在金銀花品種選取、培育種植全新優異品類著眼,充分合理借助當地林業部門以及湖南省科學研究所一同合作的全新科技成果,應用良種組培苗革新老化陳舊的植株,提高金銀花藥用之中的有效組成部分以及金銀花產品所具備的價值,與此同時嚴格把握控制盲目在外地引入的金銀花種類。
應該加大力度展開對于金銀花種植人員的技術提升,最快速度展開進行標準性的生產工作、金銀花保存、加工以及售賣工作。采取印發資料、現場教學的方式向藥農輸送實用的新技術、新知識。做到通過各種培訓工作,使金銀花主產區的藥農95%以上掌握金銀花生產的基本技能,樹立無公害生產理念。并通過以上工作,培訓一批能指導他人生產的農村技術骨干,開展GAP種植、GMP加工以及規范性售賣,從而有效提高推動金銀花產品的內在質量以及層次,提高金銀花產品的附屬質量,有效保障產品質量優異,價格合理。
為了提高隆回縣金銀花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的顯著發展,符合國家有關發展農村經濟的方針政策及農業產業化發展規劃,建議國家農業農村部、省農業農村廳將隆回縣金銀花生產項目列入湘西開發重點支持項目。
可以在隆回縣內創設將金銀花產業作為核心的中藥材購買與銷售企業,進行企業與金銀花基地+金銀花種植戶相結合的道路,科學利用有線互聯網以及現代化科學高效管控技術,力求在3~5年構建完成1個或者2個,在全國范圍內具有一定影響作用力的農產品購買與售賣產業鏈條,形成一個有規格、高效率的專業化市場,從而切實保證金銀花產品的銷售路徑。
將湖南省鴻利藥品企業、銀海藥品企業等相應保健品企業作為基礎與核心,構建形成一系列年加工規模100萬kg以上,平均年產業數值過億的中草藥精致深加工產業鏈條,強化增進金銀花作為主要核心的中草藥科學研究開發強度,切實有效推動產品的整體競爭水平,實現金銀花產品附屬值的進步,使隆回金銀花真正走向產、加、銷一體的產業化發展路子。
綜上所述,本篇文章對于隆回縣的基礎概況、金銀花產業概況等相應內容進行了分析與說明,同時對于金銀花產業的種植情況展開表述分析,在此基礎上,筆者對于金銀花種植進程中存有的缺陷與不足進行說明,最后提出了關于缺陷問題的解決措施,得出金銀花產業為隆回縣的支柱性產業,但是在現階段種植工作中,依舊具備一些科技掌握不到位、種植活動不合理的現狀,因此應該對癥下藥,強化提高科學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革新管控體系,創設專業性市場、積極培育產品精深加工企業,從而打造一支強有力的金銀花產業發展鏈條,讓隆回縣金銀花之鄉的美譽遍布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