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建忠
總體國家安全觀是新時代國家安全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這就要求企業必須牢牢守住安全這條紅線,真正把安全作為發展的前提、基礎和保障。筆者就企業推進安全發展面臨的問題與挑戰、如何實現企業本質安全提升、以黨建引領企業安全發展等方面進行了思考與總結。
意識方面。一是企業對員工安全心理的引導意識不足。當前,一些企業對安全管理的宣傳重視度不高,且宣傳方式相對單一、互動性不強、體驗感不夠,這就導致員工對事故后果、危害嚴重性關注不足,認識不夠,容易對風險事故的防范掉以輕心。二是員工自身的安全意識不足。部分員工存在魯莽、固執、沖動等性格缺點,以及省能心理、僥幸心理等不安全心理,使他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等方面的能力較為缺乏,增大了安全問題發生的可能性。管理方面。一是企業在安全制度體系的執行標準上不夠細化,員工缺乏更加規范有序的安全管理邏輯和科學方法,難以系統地開展安全管理工作。二是企業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多以零事故為目標,更加強調人的不安全行為,但對工作環境的關注度不夠,沒有致力于創造更加安全舒適的工作環境。
加強意識引導,強化專業能力。首先,企業可在“四種意識”上加強對員工安全意識的引導,分別為“只要有可能就會發生”的風險意識;“科學管理可將危險控制在可接受范圍”的預防意識;“安全管理關乎國家安全、企業發展”的政治意識;“安全管理關乎員工家庭幸福”的安全生產意識。其次,針對存在性格缺點的員工,企業應及時組織開展心理素質提升培訓,幫助他們建立更加謹慎、克制的心理狀態。根據每個班組的特性,編制安全教育專項培訓課件,以一崗一標為抓手,開展全員理論、實操培訓考試,持續提升安全生產專業能力。完善管理機制,夯實安全體系。首先,企業應及時進行人崗匹配,對心理狀態、專業能力與崗位不匹配的人員及時進行調崗換崗。其次,針對員工中普遍存在的不安全心理,強化監督管理,明確責任體系,嚴格追責考核。再次,編制符合企業實際的安全管理規范,幫助員工建立更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行為體系。同時,建立結構化管理機制,全面開展體系對標檢查,確保企業始終能及時采取措施應對安全風險。
切實做好“三定”工作。定區:基層黨組織牽頭對安全風險點、高危風險區進行識別和確認,劃定黨員安全責任區。定人:指定責任黨員指導班組員工開展互保聯保,推動互助安全管理文化落地。定責:責任黨員定期對所管轄區域開展風險隱患網格化大排查,識別安全風險,擬定整改措施,確保整改落實。認真開展“擰閥”工程。擰緊思想閥,指派黨員擔任“安全宣講員”,指導并監督員工達成安全學習教育目標。擰緊紀律閥,充分發揮黨的監督職責,黨支部委員結對室組,對室組安全責任及安全制度落地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指導召開安全專題會。擰緊行為閥,開展黨員監督結對活動,支部黨員與身邊的員工簽訂安全監督協議,負責結對對象的安全意識提醒和安全行為監督,及時糾察和制止不安全行為發生。大力推進“堡壘”行動。充分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將安全教育作為支部黨日活動主題,開展安全獻計日、現場整理日等主題活動,促使每個黨員積極思考,為安全工作獻計獻策;以黨員責任區為核心輻射單位工作、活動全范圍,按風險等級識別出風險最高的崗位或工序,形成風險管控清單,逐一擬定管控措施,并將工作成效納入年度黨員民主評議及創先爭優評比;當月過“政治生日”的黨員圍繞安全主題作出生日承諾,明確近期安全管控的目標及完成時間,嚴格按目標推進實施,并接受黨支部工作驗收及群眾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