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奈爾?塞凡提斯

英國“這里是倫敦”網站11月7日文章,原題:英語vs中文,誰勝出?2022年全球有14億人以英語為第一或第二語言,中文則以近12億人的數量緊隨其后。過去幾十年來,隨著中國的龐大制造能力、持續發展的經濟以及國際社會對其深厚文化的興趣,中國文化及其影響已變得越來越普遍。事實上,中文已進入英國的中學甚至是小學課程。
2022年10月7日,“漢語橋”演講比賽的頒獎儀式在倫敦中國城舉行。這個全國性的比賽有來自100所英國中小學的近500名選手參加。除了為獲獎者頒獎,頒獎典禮還慶祝了英中兩國的伙伴關系,宣布“漢語橋俱樂部”已在倫敦成立,并進行展示中國多樣性傳統文化的表演(如圖)。金斯福德社區學校的校長瓊?德斯蘭德說"“(如今)中國處于許多發展領域的中心。”
中國被譽為“世界工廠”,是一個全球超級大國,預計未來十年的經濟將皇指數級增長,會超過美國等(西方)國家。英國似乎已經注意到這一點。
2016年,英國文化協會和倫敦大學教育研究院合作推出中文培優項目,目標是到2021年使5000多名英國學生能流利地使用普通話。合作取得成功。英國文化協會的研究顯示,中文普通話是“對英國未來最重要的語言之一”。許多英國學校已將普通話列入必修課程,包括許多小學。截至2022年10月,共有79所英國學校提供相關課程。
這種英中關系是互惠互利的。2016年有近60萬名畢業于英國的中國學生回到中國,中國重視英國——軟實力超級大國——這個可信賴的貿易伙伴。英國現在是中國的第二大研發伙伴。
顯然,英國正采取主動對年輕人進行教育,不僅確保國際聯系還為未來提供機會。這種互惠互利的關系不是“更好的語言”之間的競爭,而是為未來職業提供優勢,為英中兩國的學生提供有用的語言技能并促進智力發展。▲(作者查奈爾?塞凡提斯,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2-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