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仰望夜空中的月亮,大概無人會想到它正慢慢地遠離地球。1969年,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阿波羅計劃在月球上安裝了反光板。數據表明,目前月球每年都在以3.8厘米的距離遠離地球。
如果按月球目前的遠離速度向前追溯,最終會推斷出,地球和月球大約在15億年前曾在一起。然而,月球是在大約45億年前形成的,這意味著月球目前遠離的速度遠比過去要快。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和瑞士日內瓦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現了可揭示月球逐漸“遠去”的長期歷史。這并非來自對月球本身的研究,而是來自讀取地球上古老巖層中的信號。相關研究發表在最近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
據報道,目前,人工智能技術使得非侵入式大腦解碼技術更進一步。盡管該技術尚不能使無法語言交流人群像正常人那樣談笑風生,但可使科學家精準解碼他們的語音內容。
這項人工智能技術可從參與者大腦活動中解碼單詞和句子,其準確性令人不可思議,但仍無法達到100%精準,人們僅需幾秒鐘的大腦活動數據,即能通過人工智能技術推測出人們聽到什么內容,他們在一項初步研究中發現,參與者從選擇性測試中找到正確答案的概率平均達到73%。
澳大利亞工程師領導的科研團隊在最新一期《自然·材料》雜志上撰文稱,他們首次使用3D打印方法,獲得了迄今比強度最高的鈦合金,這是航空航天、國防、能源和生物醫學行業的一次重大飛躍。
莫納什大學的這項最新研究表明,尖端3D打印技術可用于生產超高強度商用鈦合金,讓其獲得前所未有的機械性能。
研究人員解釋說:“鈦合金需要復雜的鑄造和熱機械加工,才能獲得某些關鍵應用所需的高強度。我們發現,3D打印等增材制造技術可以利用其獨特的制造工藝,在商用鈦合金內制造出超強且熱穩定的部件。”
美國斯坦福大學和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工程師發明了一種小型自主設備,它帶有一個可伸展的柔性傳感器,可附著在皮膚上,測量下方腫瘤大小的變化。這款由電池供電的非侵入性設備具有10微米的信號靈敏度,只需按下按鈕,即可將結果無線實時傳輸到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中。
研究人員說,這一“測量腫瘤的靈活自主傳感器”代表了一種全新、快速、廉價、便攜和準確的方法來測試抗癌藥物的療效。長遠來看,它可能會給癌癥治療指明新方向。這一傳感器可在分鐘尺度上檢測腫瘤體積的變化,而卡尺和生物發光測量通常需要長達數周的觀察期才能測出腫瘤大小的變化。
據美國趣味科學網站近日報道,德國天體物理學家稱,他們通過分析“蓋亞”探測器提供的數據,或許發現了銀河系的“古老心臟”——銀河系內所有恒星和行星圍繞這一古老的原始核生長。
銀河系內1.8萬顆最古老的恒星位于人馬座,來自銀河系的原星系(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原始質量體),125億年前,年輕銀河系內的第一顆恒星由此形成。研究人員發現,這群古老恒星的質量約占銀河系總質量的0.2%。
為發現這一“古老心臟”,天文學家利用了歐洲空間局“蓋亞”探測器提供的數據。“蓋亞”于2013年發射升空,重1630公斤,目的是繪制最詳細、最準確的銀河系地圖。


微信內已上線“微信刷掌支付”小程序,可為用戶更加便捷的管理刷掌支付,但刷掌支付功能需要在刷掌設備中開通。刷掌支付是繼密碼支付、指紋支付、刷臉支付后,微信推出的又一種支付方式。
據悉,目前微信支付已在深圳部分商家接入刷掌支付設備進行測試,用戶可以通過刷掌紋支付訂單。刷掌設備由微信支付提供,設備上設有顯示屏和掌紋識別區,用戶開通微信刷掌支付功能后,只需要在掌紋識別區進行掃描,即可完成商品的支付,相比于傳統的密碼支付和指紋支付更加便捷。
根據技術監測網對創新研究公司GreyB提供的最新專利申請的獨家分析,中國邊緣計算行業中的創新在過去一年中出現了爆炸式增長。在過去一年中,提交邊緣計算專利申請最多的十個組織中,有七個屬于中國,排名前十的大學全部歸屬于中國。這是由中國5G的快速部署及其對智能電網的追求所推動的。
展望未來,Linux基金會預測,到2028年,全球38%的邊緣計算基礎設施將位于亞太地區,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國家預計將成為該地區采用邊緣計算的重要參與者。根據該報告,預計西歐國家也將成為主要貢獻者,占全球邊緣基礎設施的29%,而美國將占21%的份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