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代群,宋洪忠·武漢泛洲精沖有限公司
本文分析了一種齒形板精沖零件的產品特點,介紹了向上排出廢料的創新設計方案和設計要點。通過該設計方案,解決了傳統向下排出廢料方案中,上下模具分模面間廢料較多、模具易疊料的問題。
圖1 為汽車自動擋變速箱內一種齒形板零件,料厚3.2mm,材料為S500MC。其產品特點是孔較多(共6 個)、較 小(φ2.65mm ~φ4mm 間4 個),各孔與外形間位置度要求較高。

圖1 齒形板零件圖
該零件采用精沖復合落料模進行落料生產,以保證零件尺寸精度和斷面質量。

在常規精沖落料模設計中,廢料從上模向下排出,在凹模表面用壓縮空氣吹走。但本產品廢料較多、較小,其容易粘附或散落在模具表面,不易被全部吹走,易造成模具疊料事故,從而損壞模具、影響生產。
為解決上述問題,在上述精沖模中創新設計一種向上排出廢料的結構,將4 種小廢料向上排出(零件和大廢料仍按常規方法從凹模表面出料)。因小廢料隔離單獨排出,因而解決了上述廢料疊料問題。
生產該零件的精沖復合落料模如圖2 所示。其整體結構非本文闡述重點,故不贅述。該模具中,上排廢料設計方案如圖3 所示。

圖2 精沖復合落料模示意圖

圖3 上排廢料方案圖
在精沖模復合落料生產過程中,沖孔沖頭向上沖裁,沖孔廢料進入凸凹模中。在后續沖裁過程中,在沖裁力作用下,廢料塊疊加成串向上運動,當其接觸到推料塊斜面時,被橫向推倒,隨后被壓縮空氣從廢料通道中吹出模具。在上述動作過程中,在推料塊和壓縮空氣的共同作用下,原本向上運動的廢料得以有效改變方向,從橫向排出模具。整個向上排出廢料過程得以順利實現。
上述方案設計要點如下。
⑴保證廢料通道直徑大小合理。豎直廢料孔通道直徑從下至上逐級增加0.2mm,確保廢料在通道內向上運動時間隙充分、通道順暢。同時,通道直徑小于零件最大外形,避免廢料在通道內翻轉、擠塞,形成斜楔效應,導致卡滯。
⑵保證各級廢料通道的同軸度。凸凹模、凸凹模墊片及上模墊板間以銷釘定位,保證各級廢料孔的同軸度,避免安裝錯位而導致廢料通道被堵塞。該問題會導致廢料不能被排出、進而引起凸凹模脹裂、模具損壞。
⑶在上模墊板廢料孔上方、上模座下方設計帶傾斜角度的推料塊。當廢料向上運動接觸到推料塊斜面時,會被橫向推倒,避免廢料始終向上運動而導致堵死。該斜推料塊結構為本文排廢料方案的核心所在。圖4 為兩種推料塊結構形式。其斜面角度為20°~25°。角度過小不易于推倒廢料塊;角度過大會引起較大的垂直向下反向阻力,有反向擋死廢料、致使其不能垂直向上頂出的風險。

圖4 推料塊結構形式圖
⑷在上模座左側安裝氣流閥。在高壓氣流作用下,被推倒的廢料會順利橫向吹出。氣流閥結構如圖5 所示。

圖5 氣流閥圖
⑸在上模座的下表面合理設計水平方向廢料通道線路,如圖6 所示,有效避開頂桿、螺釘等部件,使廢料能順利吹出模具。

圖6 廢料水平通道圖
該模具設計創新,構思巧妙,結構簡單,廢料排出效果佳,能有效解決精沖模中小廢料排出困難問題。可為類似多孔精沖零件的模具設計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