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喬等一
選題來源|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
案件類型|信用卡詐騙罪、洗錢罪
為獲取一點好處費,明知上家冒用他人信用卡,仍為其提供設備用于信用卡詐騙,甚至妄想洗白“黑錢”,最終入獄。
2021年8月上旬,被害人龔先生收到短信,稱其電子ETC被停用,如要恢復須點擊某網址鏈接。龔先生根據提示進行操作后,發現自己的信用卡先后兩次被盜刷共計近9000元,遂報案。另有多名被害人因相同情況報案。2021年9月初,靜安公安分局立案偵查。
2022年1月13日,警方根據被騙資金流向鎖定犯罪嫌疑人李某。李某到案后,承認自己因“缺錢”,接受上游盜刷信用卡詐騙團伙的指示申領POS機,并綁定自己的銀行卡作為收款賬戶提供給上家,隨后將賬戶里的錢提現交給對方,他從中抽取1%的“好處費”。此外,李某還以“好處費”為誘惑,指使陳某某(另案處理)等5名學生綁定多部POS機,轉移收款資金并提現。
檢察官進一步偵查發現,李某在盜刷套現時,自行或組織陳某某等學生故意多次轉賬至他人的銀行卡取現,通過贓款分散、流轉的方式,試圖洗白信用卡詐騙資金。經查,2021年8月至10月間,李某為上游團伙提供5臺POS機并提供銀行賬戶用于收款,盜刷消費并清洗資金總計37萬余元。
近日,靜安區人民檢察院以信用卡詐騙罪、洗錢罪對被告人李某提起公訴。靜安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被告人李某犯信用卡詐騙罪、洗錢罪,數罪并罰,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6萬元。
主講檢察官王偉偉點評
本案中,李某明知上家是信用卡詐騙犯罪,仍為其提供POS機,并綁定自己的信用卡作為收款賬戶,其行為與上家一起構成信用卡詐騙罪;同時,李某為了掩飾隱瞞信用卡犯罪所得的來源和性質,自行或指使他人將信用卡詐騙資金清洗、財產轉移。其行為符合我國《刑法修正案(十一)》中的自洗錢犯罪,構成洗錢罪。
檢察官提醒: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證、銀行卡、登錄賬號和密碼等個人信息,不出租、出借、出售個人銀行卡、身份證等個人信息,不為蠅頭小利葬送自己大好前程。
(王偉偉,上海市靜安區人民檢察院第七檢察部檢察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