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文明 侯國防
針對當前多元復雜的基層社會矛盾,河南省鹿邑縣公安局馬鋪派出所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根據基層警務工作實踐,建立“公安民警+社會力量+基層黨組織”為基礎架構,以公安工作為主導,以社會協同為支撐,以黨建引領為保障,探索總結出“1+N+1”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新機制,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激化,問題不上交”,走出了一條基層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和社會治理創新之路。
馬鋪派出所在轄區內實行“網格化”管理,充分發揮“一村一警”優勢,走村串戶深入群眾,建立“警察就在您身邊微信群”,線上互動與線下走訪相結合,“大數據+鐵腳板”不斷拓展情報信息觸角的廣度和深度。派出所主動發現、梳理匯總網格內存在的矛盾糾紛苗頭和隱患,對收集掌握的情報信息及時進行動態研判,分級管控,提出處理意見和方案,真正做到底數清、情況明、情報靈、處置快。
對于個體性的小矛盾、小糾紛,馬鋪派出所超前介入,快速疏導化解,防止矛盾糾紛進一步惡化;對于涉及面廣、解決難度大、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的熱點、敏感問題,制定處置方案逐步化解,筑牢矛盾糾紛排查化解“第一道防線”。
馬鋪派出所創新工作思路,充分發動各種社會力量,聘請人大代表、村兩委成員、社會知名人士擔任矛盾糾紛化解管控“調解員”,與政府職能部門相互配合,組建成強有力的人民調解隊伍;村網格員、志愿者擔任矛盾糾紛主動發現“信息員”,負責上報發現的鄰里糾紛、債務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等,與“一村一警”機制相互補充,第一時間將小矛盾、小糾紛、小隱患摸排出來。
馬鋪派出所堅持走群眾路線,充分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依靠群眾,不斷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多元排查化解工作質效,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馬鋪派出所黨支部通過與轄區各級黨組織密切聯系、交流合作,強化基層黨組織統攬和協調作用,發揮黨的組織優勢,借助黨的組織力量,把各方資源有效整合到一起、擰成一股繩、握緊一個拳,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近年來,馬鋪派出所利用“1+N+1”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工作法成功化解矛盾糾紛236起,成功率達100%,因矛盾糾紛引起的治安、刑事發案率同比大幅下降,轄區人民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逐年上升。
馬鋪派出所所長劉建偉介紹說,接下來,他們將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大起底、大化解,確保不漏掉一個問題、不放過一個隱患、不留存一個盲點,最大限度地把矛盾消解于未然、把風險化解于無形,實現風險隱患動態清零,為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創造安全穩定的政治社會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