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
(乳山市人民醫院 山東 威海 264500)
為了保證醫院的標準化、系統化和規范化的良好環境,眾多醫院在手術室中均采用了7S精益管理模式。手術室是對患者進行手術以及搶救的關鍵場所,具有較快的工作節奏,同時也存在較高的意外風險。為了保證手術室護理質量,本研究選取2020.3-2022.4在本院手術室接受手術的患者,分析了7S管理模式在手術室管理中應用的價值,并得出如下研究結論。
本研究所選取的研究對象,均于2020.3-2022.4在本院接受過手術室治療,其中病例總數為50例,參考組與干預組均有25例患者。參考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的比重較大,總人數有15人,女性患者所占比重較小,總人數有10人,患者年齡22~67歲,均齡(44.53±2.18)歲。干預組25例患者中,男性患者與女性患者數量也存在一定差異,男性患者12人、女性患者13人,患者年齡20~65歲,均齡(44.57±2.31)歲。結合兩組臨床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數據中患者年齡和性別均未展現出明顯差距,P>0.05。
參考組實施常規手術室管理。干預組實施7S手術室管理。嚴格遵守醫院的標準和要求,通過干預小組的建立,確保手術的順利性。手術干預小組建立中,科主任需要擔任第一負責人的身份、手術室護士長將作為第二責任人,并需要在組內設置一名優秀骨干護士秘書,推進秘書再給予各區域各項工作設立小組長,分配組員。展開全科培訓動員大會,保證全員參與,確保每一名醫護人員都正確認識到7S管理活動的目的和價值。(1)將與手術無關的物品清除,保證手術場所中存有的物品均為本次手術需要的物品。分別劃分手術室的更衣室、辦公室、餐廳、值班房、手術間、輔助用房等區域中的物品,保留每日所需和必用品,將不必需物品清理干凈。(2)保證必要的物品存放的恰當和適應性,并通過標簽進行嚴格的歸類劃分,根據物品所使用的頻率分層管理。無菌室器械包需要根據有效期規范進行嚴格的擺放,按照從左至右、從上向下的順序拿取。各手術間一次性耗材與消毒液,需要保持在統一的位置中,保證讓操作人員能夠一眼看到標簽,設定基數,采取房長負責制進行每日檢查,對手術物品的定位、定品和定量情況進行觀察和研究。(3)保證工作區域的整潔性,維持手術室環境的整潔狀態。清掃過程中,需要相關人員使用合理方式,清理地面、墻壁、生活區域和手術工作區域。正確劃分清掃責任區,并派遣專業人員進行清掃,相關責任人需要進行每日的檢查和記錄。(4)進行整理和整頓,清掃之后也需要相關人員積極維護清掃環境,保證現場狀態的完善性,定期清理手術室中的物品,并將其制度化、責任化,保證一次性耗材質量的完整。(5)進一步保證科室內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培養員工良好的工作習慣,并養成團結友愛的工作精神。(6)加強對手術室儀器設備應用和管理安全性的教育,建立細致化和全面化的管理制度。(7)對手術室內的空間進行合理化運用,結合手術患者的數量,保證手術敷料以及器械和其他相關醫療衛生用品使用的完善性,嚴格遵循相關使用頻率,保證一次性醫療用品的恰當性,保證庫房零庫存。
綜合分析兩組對手術室護理滿意度、不良事件以及護理質量評分的差異。護理滿意度的總滿意度評分為100分,分值保持在90分以上為十分滿意、分值保持在80~90分為較滿意、分值保持在60~79分為滿意、分值保持在0~59分為不滿意。

綜合兩組的護理滿意度分析,采取常規手術室管理的參考組的護理滿意度明顯低于應用7S護理的干預組,P<0.05。

表1 護理滿意度對比 [n(%)]
比較兩組患者的不良事件,發現干預組的不良事件情況0例(占比是0.00%),參考組不良事件情況4例(占比是16.00%),χ2=4.347、P=0.037,組間差距情況比較大,P<0.05。
干預組消毒記錄完整性評分為(86.20±1.13)分、丟棄物品規范性評分為(89.36±2.51)分、流程處理規范性評分為(86.79±0.28)分;參考組消毒記錄完整性評分為(79.61±1.35)分、丟棄物品規范性評分為(79.25±0.24)分、流程處理規范性評分為(79.39±0.85)分,t=18.716、P=0.000;t=20.048、P=0.000;t=41.344、P=0.000,P<0.05。
7S管理理念最早來源于日本,其中主要包括了7項內容,即整理(seiri)、整頓(seiton)、清掃(seiso)、清潔(seiketsu)、素養(shitsuke)、安全(safety)、節約(save)。上述7項內容的開頭字母均為“s”,因此該管理理念也被稱為7S。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7S管理理念,提升了手術醫生對護理的滿意度[1]。同時該管理方式的應用,確保了工作場所的整齊和干凈,確保能夠一眼找尋到所需物品,大大減少了手術過程中需要浪費的時間,同時也降低了護理差錯出現的可能性,制定了可操作性的具體流程和環節,對工作質量及工作效率提升有重要的促進意義。規范化的放置耗材、設置標簽、優先使用有效期較近的耗材,有效規避了手術耗材過期或積壓問題的發生[2]。手術室對于護士業務能力有著較高要求,需要護士能夠全面化的掌握手術所用耗材,并嚴格記錄手術耗材的使用情況,以免出現耗材丟失。7S管理舉措保證了管理及使用的規范性,并控制了耗材的占比,為患者減輕了住院的壓力,并且滿足了醫院對于經營效益的訴求[3]。
本研究中,7S管理方式的應用,有效改善了手術室環境,并提升了手術室醫院感染的控制質量,保證了醫務人員的衛生依從性[4]。7S管理理念保證了生活垃圾與醫療垃圾的正確區分,在手術室中,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和隔離技術需要,為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5]。通過手術室院感知識培訓和考核,進一步增強了手術室醫院人員綜合素質能力和技術水平,有效實現了感染風險的控制。本研究中,干預組比參考組的護理滿意度更高,P<0.05;干預組不良事件較參考組更少,P<0.05;干預組的護理質量評分更高,P<0.05。
綜上所述,將7S管理方法應用在手術室護理中,對護理質量提升有重要價值,增強了護理滿意度,減少了不良事件,并增強了護理質量評分。由此可知,在手術室護理中,應用7S管理模式具有重要價值,值得在臨床中進行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