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 敏
(云南省第三人民醫院 云南 昆明 650011)
引言:筆者結合回顧性研究法客觀性地分析肝膽胰外科護理風險,然后通過實施針對性的風險控制策略進行管理,能夠發現患者的護理服務水平大大提升,相關內容如下。
抽取我院肝膽胰外科于2021.1-2022.1之間接收的80例患者,其中,將前6個月來院的患者設置為對照組,其例數是35例;將后6個月來院的患者設置為實驗組,其例數是45例,。其中,對照組患者的男女之比是19:16;年齡在20-78歲之間,均值是(48.13±1.89)歲;疾病類型是膽囊結石、肝臟腫瘤、胰腺良惡性腫瘤等,其例數各是15、13、7例。實驗組的的男女之比是26:19;年齡在19-77歲之間,均值是(49.02±1.44)歲;疾病類型是膽囊結石、肝臟腫瘤、胰腺良惡性腫瘤等,其例數各是21、14、10例。比較兩組病患的常規資料,則能夠看出其差異不明顯,接下來的實驗存在對比意義,P>0.05。
另外,在2組患者的臨床護理期間,護理服務人員是固定不變的,總計是18名,其中男女之比是1:8;其工齡是1-18年,中間值是(5.46±0.88)年;其年齡大小是19-36歲,中間值是(25.12±3.01)歲;其學歷文化包括大專、本科,其例數各是8、11名;其職稱包括:護士、護師、主管護師,其例數各是6、9、3名。
對照組選擇的是常規護理模式,具體是指:對病患的病情變化進行觀察與分析,然后給予針對性的護理干預策略,同時還需要對患者進行心理管理與藥物教育等。
實驗組選擇的是常規護理模式與風險管理模式,其內容包括:加強護理人員培訓與業務指導。對以上所有護理人員進行臨床培訓與指導,并創建一個專業的護理研究小組,然后安排一名資歷深厚的高級護理人員為小組組長,帶領所有護理人員一起開展臨床護理工作[1-3]。一方面,組織所有護理人員學習現代化臨床護理基礎知識,并掌握肝膽胰外科臨床護理專業知識與最新的實踐技能;另一方面,學以致用。結合已經掌握的臨床專業知識與護理經驗等進行整理、歸納等,然后整理出其中存在的風險要素,并剖析其存在的原因,在此期間需要進行組內討論與分析,并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文獻的方法逐步優化臨床護理流程與處理。然后在臨床實踐工作中逐步落實下去[4]。以2個月為期限,然后客觀性地分析其臨床護理應用效果,為下一步持續性地優化臨床護理管理策略帶來指導與幫助,方可盡可能地控制臨床護理風險。
統計對比2組的護理風險事故發生率、臨床滿意度等指標;而且還需要對比2組患者護理前后的護理質量評分。其中,護理風險事故一般是指:風險事故發生率、護患糾紛率等。護理質量評分是通過本院自行的護理質量評分量表實施評價,其包括五個維度,即:基礎護理、專科護理、臨床安全、健康教育、護理流程記錄,其滿分均是100分,分值愈大說明護理質量愈好[5]。
把本研究數據利用SPSS28.0軟件實施處理,其中,計數指標通過(n,%)進行評估,需要給予x2檢驗;計量指標通過(x±s)進行評估,需要給予t檢驗。假若P<0.05,那么其差異明顯。
在干預后,實驗組的護理風險事故率是4.44%明顯小于對照17.14%,其對比差異突出,具備統計學價值(P<0.05)。如表1。

表1 統計對比2組的護理風險事故率(n,%)
在干預后,實驗組的滿意度是97.77%明顯小于對照組85.71%,其對比差異突出,具備統計學價值(P<0.05)。如表2。

表2 對比2組的臨床滿意度(n,%)
在護理干預前,2組的護理質量評分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不存在統計學優勢;在護理干預后,2組的護理質量評分都有所增加,但是實驗組的增加幅度更大一些,并且組對比差異顯著PP<0.05,存在統計學優勢。如表3。

表3 統計對比2組的護理風險事故率(x±s)
對肝膽胰外科患者實施臨床護理干預非常關鍵,必須要客觀性地分析其中存在的風險因素。一方面,對于這一類疾病來說,具有復雜、進展快、易反復等特點,尤其是對于老年患者來說,可能會存在心腦肝腎等合并癥或者其它組織器官功能障礙等問題,這必然會導致臨床護理難度大大提升[6]。另外,肝膽外科護理工作壓力大,很多醫院的護理人員相對緊張,存在資源分配不均等問題,這很容易引起臨床護理期間出現遺漏問題,造成風險問題的出現[7]。總而言之,肝膽胰外科護理風險比較復雜,我們需要對其進行逐一分析,方可尋找針對性的防范策略。
1.疾病本身。在臨床上,肝膽胰外科疾病的類型比較多,通常臨床特點具有急、重、危等特點,更有甚者必須要對患者盡快實施手術治療。但是大部分手術存在很大的風險,同時無法最大化地保障術后能夠及時恢復健康[8]。而且大部分肝膽胰外科患者的年齡偏大,他們的身體素質及機體功能相對減弱,合并較多基礎病;此外,術后管道多,以及禁食時間長,發生醫院感染的風險大。
2.護理人員。由于臨床護理人員的專業服務技能、思維意識等完全不同,特別是一些相對年輕且剛入職的護理人員缺乏豐富的實踐經驗,在遇到突發性問題的過程中無法冷靜且離理智的面對,不能夠第一時間尋找科學、有效的應對措施,同時,部分護理人員的職業素質有限,在平時的工作期間缺乏認真的工作態度,造成其臨床服務質量下滑,很容易引起護患矛盾或者糾紛等。另外,在肝膽胰外科的臨床護理工作中,大部分醫護人員承受的工作壓力非常大,久而久之則會引起精神怠卷、注意力下滑等問題,這也是造成護理風險加大的一個重要原因[9]。
3.缺乏溝通與交流。在肝膽胰外科疾病的臨床護理期間,由于很多造成比較繁瑣且復雜,護理人員每日承受的工作壓力非常大,沒有太多的時間、精力等和患者及其家屬等進行交流與互動;另外在身體極度怠卷的情況下,大部分醫護人員的工作態度比較敷衍,且說話語氣過于生硬,無法一致維持著良好的工作狀態,此時很容易引起患者及家屬的不滿和抱怨,或者一些護理人員在向患者說明臨床護理細節的過程中,存在過于著急或者缺乏耐心等問題,無法使患者及家屬進行全面理解與掌握,這都會因為溝通交流無效引發一些臨床護理風險,導致事故率大大提升。
4.管理工作。在臨床護理管理期間,其工作質量、效率等提升和管理有著很大的相關性。在傳統的管理制度中,很多管理策略不完善,對應的管理制度落實效果不佳,大部分管理工作者缺乏管理意識,造成在實際管理期間暴露出不少問題,造成護理工作無效有序、規范地開展下去。特別是對于剛入職且處于實習期的護理人員來說,對臨床護理管理制度的了解不全,很容易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一些錯誤或問題,導致護理質量持續下滑。
1.創建完善的護理管理制度。按照肝膽胰外科護理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明確臨床護理工作的常規流程,對所有護理過程與細節等進行規范性約束與管理,確保每一位護理人員能夠按照既定的路線與操作要求等進行規范性服務,方可最大化地增強臨床護理工作的規范性與有效性[10]。
2.設立臨床護理監管制度。務必要在肝膽胰外科護理工作中增設一個相對獨立的管理制度,方可對護理人員的整個服務流程進行全方位監督與控制,促使護理人員的責任意識不斷提升,同時還能夠增強其臨床操作的規范性,利用這種方式能夠及時且有效地彌補管理制度存在的漏洞與不足,這對于增強護理人員的服務質量、提升臨床服務效率等帶來很大幫助。
3.加強護理資源協調配置。因為肝膽外科護理工作比較繁瑣,存在一定的難度與強度,此時必須要對臨床護理人員的值班方案進行優化,通過輪休調班等方案,確保護理人員擁有足夠的休息時間;并且還需要科學調整護理小組的人數與資源,讓一些經驗豐富、綜合素質強的護理人員帶領新入職且經驗少的醫護人員,一起開展臨床護理服務活動,確保新入職的護理人員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臨床護理知識,熟悉整個操作流程與方法,為逐步增強其臨床護理水平、提高專業能力做鋪墊。
4.增強風險護理意識。務必要將風險防范意識全方位地融入到整個臨床護理管理過程中,確保所有護理人員能夠無時無刻地關注風險的防范與控制,由此能夠對自己的一些不規范行為進行約束與限制,并逐步增強醫護人員的職業素養與責任觀念。當然,在此期間還需要利用獎勵等手段增強護理人員的工作熱情,方可確保其開展的各項護理服務能夠逐步增強質量。
總之,在肝膽胰外科護理工作中,必須要動態性地優化其臨床護理管理制度,方可對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漏洞進行彌補與優化,這是真正降低臨床護理風險、減少患者投訴率、增強臨床護理質量的一個有效策略,值得在一線廣泛應用及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