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榮
(莒縣中醫醫院 山東 莒縣 276500)
現階段我國醫療技術有突飛猛進的發展,各項醫療技術的實施離不開高端醫療設備,近年來我國各地醫院不斷購入各種醫療設備,且不斷更新醫療設備維修管理方案,不斷提升設備維修管理質量[1]。完善的維修管理方案,可促進醫療設備正常運轉,保證醫療服務正常進行,經過長期臨床實踐發現,傳統設備維修管理方法已不再適用,新興管理方法逐漸取代傳統管理,PDCA就是其中效果較好的管理模式之一[2]。計劃-實施-檢查-行動是PDCA模式的關鍵性步驟,整個管理過程系統化,統籌規劃各方面問題,采用循環式管理方法,下一次PDCA實施時刻借鑒上一次經驗,查漏補缺,不斷完善管理漏洞,提升醫療設備的維修管理質量。此外,PDCA模式循環往復,還能讓管理人員自我反省自身存在的問題,進而提升自我綜合素養[3]。為進一步分析該模式的臨床應用價值,本次選取我院同一批設備100件,比較PDCA實施前后的設備維修管理質量,報道如下。
選取2020年4月-2021年4月作為對照組,2021年5月-2022年5月作為觀察組。設備數量100臺,心電監護儀26臺,彩超、數字X線診斷系統各2臺,生化分析儀5臺,輸液泵65臺。購入年限1-8年,平均使用年限(3.50±0.65)年。研究期間的設備均為同一批,無報廢、更換等情況(P>0.05),可進行后續比較。
納入標準:①設備數據資料完整,經專業人員核對;②醫療設備運轉正常,可正常使用;③管理員熟知各種設備的構造和維修方法。
排除標準:①設備損壞,但不影響使用;②儀器資料不完整;③設備超過使用年限。
對照組:常規設備維修管理,措施如下:(1)建立檔案:每個設備建立一個檔案,在電腦中輸入設備型號、名稱等基礎數據,預留空白區域,后期按時填寫維修記錄。每次維修、檢查設備后,及時整理檢修資料,錄入電子檔案的同時整理紙質資料,存放于檔案柜中,以便后續查閱。(2)構建基礎化的設備管理制度:嚴格限制設備使用時間上限,避免長時間使用燒壞電路板;秉承“有問題立即解決”的原則,避免拖延維修期限,影響設備正常使用。(3)定期培訓設備責任人的基礎知識:講解所有設備維護、清洗、消毒等流程,全面宣傳注意事項,避免設備維修管理不當,導致設備障礙。(4)定期檢查倉庫,及時補充缺失的零部件,確保設備零件磨損后可立即更換,縮短維修時間。養護用品規范化存放,定期補充養護用油、養護用水等物品。
觀察組:在常規管理基礎上,實施醫療設備維修PDCA管理模式,措施如下:
(1)計劃階段(P):構建完善的維修管理方案,包括應急預案、輻射管理、保養維護等管理制度的制定,明確設備發動機、風扇等具體的維修養護方案,羅列詳細的安全養護注意事項;健全設備質量控制制度,包括校準制度、檢測制度、預防性維護制度等,配備專門的質控中心室,實時監測醫療設備的運轉情況,發現風險及時通報維修;設備責任人需定時檢查設備,每天一小檢,每周一大檢,檢查后詳細記錄表格,特殊養護記錄和一般養護記錄分開填寫。
(2)執行階段(D):在完善管理方案的基礎上,執行相應的管理措施:①健全培訓管理制度:專業技術團隊對設備進行維修保養,所有團隊人員需輪流接受培訓,1年為一個輪轉培訓周期。按照設備類型進行分級、分層次培訓,診斷性設備、治療性設備、輔助性設備維修管理人員分開培訓,必要時邀請廠商定期進行針對性培訓;每周小組內部開會,共享本周設備維修工作情況,匯報存在問題的設備,匯報下一階段養護管理方案;小組內部總管理者總結醫療設備本年度的維修管理情況,采用PPT方式匯總本年度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的優點和不足,年度匯報時形成統一的獎罰制度,激勵維修管理工作到位的管理人員。②設備配件標準化管理:所有醫療設備配件嚴格入庫、出庫管理,設立倉庫管理系統,入庫和出庫配件必須記錄在案,賬目明確;配件按照用途、大小、使用頻次等分門別類,放置在相應貨架好,貼好標簽,避免貨不對碼的情況出現;規范化配件來源和處理途徑,所有配件必須統一從規定單位購買,嚴禁私自更換合作方。報廢配件堆放到指定位置,拉到指定場地統一銷毀,禁止報廢配件二次使用。③醫療設備巡檢管理:增加巡檢次數,責任人每天巡視檢查一次,總管理人員每月巡視檢查一次,及時排除設備隱患,當醫療設備出現故障先解決問題,再問責。
(3)檢查階段(C):檢查執行階段的相關工作完成情況,及時查漏補缺,彌補醫療設備維修養護的缺失。檢查階段先由責任人自查,再由小組長檢查,最后由總負責人采用抽查和問卷調查的方式,層層落實醫療設備維修管理方案,避免漏檢。檢查完成后各科室形成反饋,根據檢查情況制定后期的設備維修管理計劃。
(4)行動階段:對上述三個階段工作加以總結,分析經過上述階段后,醫療設備維修的現階段成果,同時對比現階段目標,確定設備維修管理工作是否達標。篩選出不符合預期的維修管理設備,分析出現問題的原因,針對原因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表揚和激勵優秀管理人員,指出部分人員在設備維修管理期間的不足。按照新的管理計劃,繼續開展下一個PDCA管理流程。
(1)記錄兩種管理模式下,醫療設備的檔案完整率和運行完好率。
(2)記錄兩種管理模式下,兩組設備維修管理的執行率,包括二級保養表填寫、狀態標簽懸掛、醫療設備質控等工作。
(3)醫療設備維修管理質量評估,通過對診斷性設備、治療性設備和輔助性設備的維修管理工作評估,反饋醫療設備維修管理質量,根據設備維修管理標準擬定各類設備維修管理評分表,每類設備維修管理質量評分總分100分,評分越高保提示醫療設備維修管理質量越高。
(4)記錄管理前后,設備維修及時率。

觀察組檔案完整率、運行完好率高于對照組,組間差異明顯(P<0.05)。見表1。

表1 兩組檔案與運行狀況[n(%)]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維修管理執行率較高,組間數據存在顯著差異(P<0.05)。見表2。

表2 維修管理執行率[n(%)]
兩組設備維修管理質量評分相比,觀察組各類設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組間數據差異顯著(P<0.05)。見表3。

表3 設備維修管理質量評分分)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設備維修及時率較高(P<0.05)。見表4。

表4 設備維修及時率[n(%)]
醫療設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醫院的綜合實力,醫療設備正常運轉、故障少,才能更好地服務患者。通過研究發現,醫療設備的正常運轉,離不開完善的維修管理方案和制度流程,每個醫院都有不同的設備維修管理方案,因地制宜、因時制宜的維修和管理,是保證醫療設備有序使用的關鍵[4]。
作為醫院的重要物質基礎,醫療設備運行狀態,會對醫院服務水平產生直接影響,嚴重會關系到患者生命[5]。做好設備維修管理,能夠為就診患者構建一條綠色的生命通道,本研究認為PDCA模式在醫療設備維修管理中的應用效果良好。對比應用PDCA管理模式前后,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的管理情況得到,觀察組檔案完整率、運行完好率高于對照組,維修管理執行率高于對照組,觀察組各類設備評分均高于對照組,設備維修及時率高于對照組(P<0.05)??梢奝DCA維修管理模式下,可保證設備維修管理有序化、流程化,有效提升檔案完整率和設備運行完好率,不同類型設備的維修管理質量均有所提升,管理執行率也明顯提升??梢娏己霉芾矸桨傅膶嵤瑢討B化監測醫療設備運轉情況有積極意義,及時監測故障和風險,可立即調派工作人員進行優化調整,最大程度保證設備維修管理的有效性[6-7]。
本次醫療設備管理工作成效顯著,與PDCA模式的順利實施有密切關系[8]。PDCA是具有循環特征的管理方法,可循環往復計劃、實施、檢查和行動階段,每個循環階段完成后,設備維修管理人員對短期管理情況進行梳理,篩查出管理問題,在既往管理方案上進行完善,不斷提高設備維修管理的質量。PDCA思想具有系統化、全面化的優點,每項管理工作在這一模式下課有條不紊地進行,避免遺漏相關工作內容[9-10]。且該模式結合管理思想和質量控制思想,多角度考慮醫療設備維修管理的需求,實現管理多元化,有效降低醫療服務中的設備安全事故。PDCA模式目前在我國多家醫院已經應用,相信隨著醫療技術和管理理念的不斷更新,未來醫院醫療設備維修管理會更加系統化,管理質量會更高。
綜上所述,PDCA模式用于醫療設備維修管理中,可取得理想化的管理效果,能有效提升維修管理執行率、維修管理質量及維修及時率,可在醫院設備維修管理工作中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