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評論員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新時代遼寧振興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走深走實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這是振興的動力源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群眾路線是我們黨的生命線和根本工作路線,是我們黨永葆青春活力和戰斗力的重要傳家寶。”遼寧振興春潮涌動,按下了高質量發展的快進鍵。如何在破題中前行,怎樣在發展中提質?答案之一就是樹牢群眾觀點、站穩人民立場,匯集民智、凝聚民力,在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生動實踐中,奏響振興發展的奮進曲、人民幸福的小夜曲。
堅持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不管時代如何發展,黨的群眾路線這個看家本領都不能丟。面對新形勢新任務,我們必須始終牢記,群眾的立場就是我們的立場,群眾的愿望就是我們的愿望,群眾的利益就是我們的利益;必須始終牢記,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心中時刻裝著人民,把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工作路線貫徹到振興發展全過程,問政于民、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就能夠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找準重點攻堅的方向。要堅持問題導向,大興調研之風,讓“現場辦公”成為常態,在深入群眾中發現和解決問題,讓政策措施順應群眾的意愿、符合群眾所想,轉化為群眾的行動,并在群眾實踐中得到檢驗。脫離群眾,高高在上,不僅我們的黨會失去生命力,振興發展也會成為無源之水,又怎談發展的高質量、人民的幸福生活?唯有始終同人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始終同人民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才能凝聚起推動振興發展的強大動力。
用心用情用力服務群眾。進入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有更高的向往。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深入群眾,察民情、聽民聲、知民意,認真解決好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要把為民造福作為最重要的政績,堅持“新官理舊賬”,弘揚斗爭精神,敢啃“硬骨頭”,敢接“燙手山芋”,以釘釘子精神踏踏實實干事、勤勤懇懇為民,以實打實的業績讓群眾滿意。要統籌協調各方力量,完善基層網格化管理,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黨組織,有什么困難都能得到及時幫助,有什么問題都能得到及時解決。要以繡花功夫管理城市,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治理新格局,切實提升群眾生活品質。穩崗促就業要出實招,群眾辦事要“一件事一次辦”,老舊小區改造要廣泛聽取民意……要讓群眾感受到變化,享受到實惠。
扎實走好網上群眾路線。一條網線,一端連著黨情,一端連著民情,這是網上群眾路線的鮮明特征,也是新時代黨員干部的一門必修課。要學會在網絡上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隨時了解群眾所思所愿,收集好想法好建議,及時回應網民關切,努力探索群眾工作新模式。要緊緊依托12345 熱線平臺,暢通信息渠道,完善平臺功能,建好“問題池”,廣泛了解民意訴求,現場協調解決問題。網絡新天地,施政大有為。要在踐行網上群眾路線中查找短板弱項,發現問題苗頭,制定措施辦法,切實做到線上訪民情,線下解民憂,全力解決好群眾急難愁盼問題,畫好網上網下最大同心圓,讓新時代黨的群眾路線走得更深、更實、更有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