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威莉
黨課教育的高質量,對黨課影響深遠,意義重大。但在實踐中,一些地區和部門在開展黨課教育時存在形式化、單一化、空泛化等現象。黨課講課者要努力把握好黨課教育的“忌”與“宜”,真正讓黨員受教育、群眾得實惠。
“知其史方能激其志,激其志方能盡其責。”一堂好的黨課,一方面要突出其黨性。黨課姓黨,要突出黨的理論、路線、方針和政策。因此,要注重選擇理論功底扎實、黨性修養強、帶頭作用明顯、群眾基礎好的黨課講課者,同時也可以外請技術骨干、專家、學者、先進典型等進行授課。另一方面,授課準備要用心。黨課所授內容一定要“真實”,要把黨的光輝歷史、優良傳統等作為黨課教育的主要內容,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避免出現夸大、歪曲、虛構、隱瞞等情況,要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體現內容的真實性、可靠性,讓聽課者更好學習黨的理論成果、感悟黨的百年奮斗史、銘記黨的偉大貢獻。
在井岡山革命時期,毛澤東同志曾多次強調對不同對象說不同的話,碰到雇農要講雇農話、碰到中農要講中農話、碰到商人要講商人話、碰到工人要講工人話,不能一講一大篇。開展黨課教育,也是跟不同的人打交道,跟不同的人宣傳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等內容。因此,講課者要與時俱進創新宣講方式,讓黨課講授的方式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不斷增強黨課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方面,講課者要打破思維定式和路徑依賴,把黨課從傳統的集中式、固定式的課堂中解放出來,依托研討式、情景式、體驗式教學等特色活動,把黨課開在田間地頭、紅色基地、家庭院落等地。另一方面,針對流動黨員和行動不便的老黨員等,講課者要利用好黨員遠程教育平臺進行授課,增強黨課教育的覆蓋面,確保“人人可學、人人可講、人人可獲”。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黨課教育要“有形覆蓋”,更要“有效覆蓋”。因此,講課者要做實做好黨課教育的“后半篇文章”,讓聽課者在黨課教育中直接觸碰最基層“神經末梢”的民生痛點、難點,聽到最真實的心聲,幫助聽課者把黨課學習成果向外延伸、拓展,轉化為“我為群眾辦實事”的實際行動。黨員要主動到農村、社區、企業一線開展實踐性活動,以踏實肯干的工作作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把從黨課教育中學習到的理論成果轉變為“白話”“土話”“實話”講給群眾聽,激起他們更多思想上的共鳴;同時,在實踐中將黨課學習內容與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結合在一起,從而夯實自己干事創業的基本功,讓內容真實、形式切實的黨課教育發揮“領航”作用,從而真正使黨課教育有成效,讓黨的精神永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