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空間”既是風景又是課堂》
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
師源 孫也達 張悅
微空間”讓理論宣講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
如何讓理論宣講有深度、有溫度、有力度?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在這方面進行了成功實踐,積累了有益經驗。
北戴河區注意聯系基層實際,創新理論宣講方式、途徑,其做法有三點值得點贊。一是“面對面”宣講更走心。該區緊緊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所)陣地資源,推動基層宣講團、“輕騎小分隊”等理論宣講隊伍深入基層一線。這些奔走在街頭巷陌的理論宣講隊伍,通過“會場+現場”的形式,開展調研式、互動式、座談式等各類專題宣講,讓黨的聲音飛入千家萬戶。二是“微陣地”宣講更靈活。該區充分利用街道、公園、社區等微型公共空間,依托“家庭黨校”“潤新小院”等特色陣地,通過一張方桌、幾條板凳這樣的“微陣地”,讓“微空間”既成風景又成課堂,讓“每面墻壁都說話,每個角落都育人”,打通了理論宣講“最后一公里”,使更多的居民能在閑暇時間接受黨的理論熏陶。三是“融媒體”宣講更便捷。該區在充分用好“學習強國”學習平臺的同時,依托各類新媒體平臺,開設了“紅色記憶”“我的光輝歲月”等專欄,創造性地采用“線上自學+線下競賽”的學習模式,創新理論宣講形式和載體,打造了“指尖上的課堂”,讓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理論學習隊伍中來,形成了比學趕超的濃厚學習氛圍。